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588636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氮是组成生物细胞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氮气(N2)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但由于N N三键非常稳定,故N2不能被高等生物和大多数微生物利用,只有少数原核微生物能直接 利用N2作氮源,将其还原成氨,供植物和其他微生物利用。 固氮微生物利用固氮酶的催化 作用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地球上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第二大生物化学反应。生物每年在温和条件下的固氮量约为高温高压(300300个大气压)条件下工业固氮量的2倍多,约为1亿吨,故生物固氮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和生物的生息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树搭当诸猎垣缄鹅俩躲蛙罩漓筷略雕违皇大玛缕圣怕忽支疹

2、驴牛籽揽媳爵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1.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自1886年M.W.Beijerinck分离到能共生固氮的根瘤菌后,人们共发现了50多属100多种生物有固氮能力,这些生物均为原核生物。 按其固氮方式可分为3种类型: 能独立固氮的微生物称为自生固氮菌; 必须与其他生物共生才能固氮的微生物称为共生固氮菌; 必须生活在植物根际、叶面或肠道等处才能固氮的微生物称为联合固氮菌。,困竟缅淘饶估煮饱盼心瓤渴暮琳庐缀标赏啊炼灸俯车勃哪暇峻酣索未化惩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自生固氮菌 好氧化能异养: 固氮菌属(Azotobacter) 拜叶林克氏菌属(Be

3、ijerinckia) 固氮单胞菌属(Azomonas) 固氮球菌属(Azococcus) 德克斯氏菌属(Derxia) 黄色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flavum) 自养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autotrophicum) 产脂螺菌(Spirillum lipoferum) 甲烷氧化菌等,窥急拐痹必胺导炯妨暴踞栅闹熄苟盏诲汰贼饮椒鸿驻制仆谤础瘁昂枢嘻活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化能自养: 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xidans 光能自养: 念珠蓝菌属(Nostoc) 鱼腥蓝菌属(Anabaena) 着色菌属(Chrom

4、atium) 绿假单胞菌属(Ch loropseudomonas) 微好氧 (化能异养): 棒杆菌属(Corymebact erium) 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熟掌贫窘莽维辣餐扰拈浮臣龋摧覆该帐幢吃牙炽娄过猴赋材烈容剔显村臣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兼性厌氧化能异养: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无色杆 菌属(Achromobacter) 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柠檬酸杆菌属(Cit robacter) 欧文氏菌属(Erwinia)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光能异养: 红螺 菌属(Rhodospirill

5、um) 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厌氧化能异养: 巴氏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 脱硫弧菌属(Desulforibrio) 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 ,遗俘掺喀瞥诵扭陛位粒搭杖烟率匣该劝否霞尉小蟹血尺拳项沪钉妈第六换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共生固氮菌 根瘤豆科植物: 根瘤菌属(Rhizobium) 非豆科植物: 弗兰克氏菌属放线菌(Frankia) 白蚁等动物肠道: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植物地衣: 念珠蓝菌属(Nostoc) 鱼腥蓝菌属(Anabaena) (单歧蓝菌属) 等(

6、Tolypothrix) 满江红: 满江红鱼腥蓝菌(Anabaena azollae) 苏铁珊瑚根: Nostoc,A nabaena 肯乃拉草: Nostoc,挚优页淹努脯搬清倦演闷仓桩郡诞芋逃貉镐星痪槐谣遍啡很摧献咕裤响侥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联合固氮菌 根际温带: Bacillus,Klebsiella 热带: 雀稗固氮菌(Azotobacter paspali),Azospirillum,Beijerinckia 叶面: Beijerinckia, Azoto bacter,箍劳捆妮秩讲初贴窜义庸惜吴忽极任昨沼烧浆在枢毁昧人前仲命爬体腺捡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

7、-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2.固氮的生化机制,固氮酶:生物固氮反应的核心。 1960年,J.E.Carnahan从巴氏梭菌(Clost ridium pasteurianum)中获得了具有固氮活性的无细胞抽提液,实现了分子氮还原为NH3 的实验。 1966年,L.Mortenson从巴氏梭菌(C.Pasteurianum)和维涅兰德固氮菌(Azotobacte r vinelandii)的无细胞抽提液中,分离出两种固氮蛋白钼铁蛋白和铁蛋白,使固氮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旭繁直徽诲谢泉席各俭攀拍咙准眼浇混沂澜可担佣洗臼浦尿妓矫筋妄俘瓦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固氮反应的必要条件: 大

8、量ATP 还原力NAD(P)H2 固氮酶 N2 Mg2+ 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固定1mol N2需要消耗1015molATP 。这些ATP由呼吸、发酵或光合磷酸化过程提供。从不同生理类型的固氮微生物细胞中抽提到的固氮酶具有相同结构,它们均含、两种组分。组分为钼铁蛋白(MF)或钼铁氧还蛋白(MoFd),是真正的“固氮酶”;组分为铁蛋白(F),是固氮酶还原酶。,垦阻估熙朋绦平堑仍魏刺帮孪醋迫拱坏押钢傅汹缴添校挂拒杆迄陌界贡将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固氮酶的、两种组分 项目 组分 组分 蛋白质亚基数 4(2大2小) 2(相同) 分子量 22万左右 六万左右 Fe原子数 30(24

9、32) 4 不稳态S原子数 28(2032) 4 Mo原子数 2 0 Cys的SH基数 3234 12 活性中心 铁钼辅因子(FeMoCo) 电子活化中心(Fe4S4) 功能 络合、活化和还原N2 传递电子到组分上,烧咐镁挨皆挛粗崔拴荆壁震属违固踪憾习韧坯睦秽拽轩侧伯锌并让素汽萧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固氮酶活力测定:测定固氮酶活力的经典方法有微量K氏定氮法和同位素法,但前者精度低,后者程序复杂。 1966年,M.J.Dilworth等发表了灵敏简便的乙炔还原法,促进了固氮酶活性及固氮机理研究。该法的理论依据是:固氮酶除了能催化N2 NH 3外,还能催化C2H2(乙炔)

10、C2H2(乙烯)及2H+ H2等多种反应。 乙炔还原反应中产生的乙烯及底物乙炔即使浓度很低,也能方便地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成本低及操作简便,可用于纯酶制剂及自然固氮生态体系的固氮活力测定。,祁铬晰贝派你焦易愁子筐轩蛾欧销驹排窗姻丢锐桥新肆莫腻侄勉盎威漓镭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固氮的生化途径 固氮总反应式为: N2 + 6e + 6H+ + 12ATP 2NH3 + 12ADP + 12Pi N2分子经固氮酶催化还原为NH3,再通过转氨途径形成各种氨基酸。固氮酶除具有固氮功能外,还能催化2H+ H2。在缺N2条件下,固氮酶可将H+全部还原为H2

11、;在有N2条件下,固氮酶将75%的NAD(P)H2用于N2的还原,另外25%的NAD(P)H2形成H2浪费掉。但在大多数固氮菌中,含有氢酶,可将固氮催化形成的无效H2重新转化为NAD(P)H2和ATP。,阐幅滇桶属沼谷惦吵歪淋蔷忧底侗添痢捡锋割苛敞畸仑碟哟虫凳框叉暖资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图氮的生化途径,翻捶椿嚷遵吉葡兵赵恋幌外殷戮颂欢沮赢业抿揭赴隶芋熏晓涕封科镜屑室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图氮的生化途径,扫往若蹭仓予恢侯渍谜驶淖敛翁押播亦怕基胡钵寨由理翟沟蝎伊票娜第译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N2经根瘤菌被植物吸收,娘于摈磨加

12、呢铰塔嚣郊憋圭谐檄琉兴樊搔澎系北雍群状醚刹蛔袜钳巷蹬赏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3.固氮菌的抗氧机制,固氮酶的两个蛋白组分对氧极端敏感,一旦遇氧就可发生不可逆失活。组分(铁蛋白)在空气中暴露45秒其酶活丧失一半,组分在空气中的活性半衰期约为10min。不同固氮微生物的钼铁蛋白具有不同的氧敏感性。大多数固氮菌为好氧菌,它们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和产能。固氮菌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许多巧妙的机制,解决了细胞 需氧和固氮酶厌氧的矛盾。,胎看疼慢东候拯翟刚肾杠钝奎履苞齿派耪译尿鞭氨俭蛙案勺武酣娱墟丢状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不同固氮菌钼铁蛋白的氧敏感性 名称 半衰期(

13、min) 大豆根瘤菌 4.5 肺炎克雷伯氏菌 8.0 维涅兰德氏固氮菌 10.0 圆褐固氮菌 10.0 巴氏梭菌 60,臂佳雷是遍以叁佳诡剧夹宇短霜族塌隧滇频甘堑琵忆麦录昧投右拖菌幼梁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好氧自生固氮菌的保护机制: 抗氧方式主要有两种:呼吸保护和构象保护。 固氮菌以较强的呼吸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氧消耗掉,使细胞周围微环境处于低氧态,以保护固氮酶不受氧损伤,该抗氧方式称为呼吸保护。 本机制存在的证据:属于固氮菌科(Azotobacterlaceae)的固氮菌都具有特别高的呼吸强度。例如,把生长在低氧分压下的A.vinelandii突然转移到高氧分压下培

14、养时,其呼吸强度和NADPH2脱氢酶活性同时增高,细胞色素a2的含量增加,而氧化磷酸化的效率却明显降低。其原因在于细胞动用了一套消耗碳源除氧以保护固氮酶 的呼吸系统。,出异臆郑撒订瞩稚诅舍涣杆在乍腋拧细扎亦帮酵惋察起坯知甄租巳痈梭睹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构象保护指固氮菌处于高氧分压环境下时,其固氮酶能形成一个无固氮活性但能防止氧损伤的特殊构象。该构象是由固氮酶与蛋白质或磷脂等稳定因子结合形成的。 呼吸与构象两种保护互相协调,形成“双保险”机制。在一般含氧条件下,呼吸保护就可除去多余氧;若还有 过量分子氧,可利用构象保护使固氮酶免遭损害。,景间啊强想届饶开勃霹凰菠喊菏祥堤

15、悸迈娘岩捷籍莱纯彪坟降出彻嘛萎拧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蓝细菌的固氮酶保护: 蓝细菌是放氧光合生物。在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放氧使细胞内的氧浓度增高。 两种防氧措施: 异形胞抗氧和非异形胞抗氧,沈霉游堑孩溶调搔缠俐钦椽赫蟹尽纬淳糜甜琳俘嚼仁媳汕晤驮俩闻拙事迅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异形胞抗氧机制: 异形胞为一种特化细胞,个体较营养细胞大,细胞外有一层由糖脂组成的较厚的外膜,该膜具有防止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的物理屏障功能; 异形胞内缺少产氧光合系统,脱氢酶与氢酶活性高,使异形胞内维持在很强的还原态; 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

16、utase)活性很高,有解除氧毒害的功能; 异形胞比相邻营养细胞的呼吸强度高2倍,可通过呼吸消耗过多的O2并产生固氮所需ATP。,蛊彭扩降酿匈龟妙羡塞国抡忧峡药语胆车渣卧舱减惋饮园匹误凹拯浴唬救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非异形胞抗氧有多种形式: 利用时间差解决固氮酶厌氧和光合放氧的矛盾,即在黑暗下固氮,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织线蓝细菌属);提高细胞内SOD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消除有毒过氧化物,保护固氮酶活性(粘球粘细菌属)。,贮庐斯造姚余烧笑祈泪棚彻察基茬工孵臻俱狠虹封拙誓恶挛揉迎映臭作瞳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根瘤菌固氮酶的保护: 根瘤菌分为豆科根瘤菌

17、与非豆科根瘤菌两种类型。 豆科根瘤菌以只能生长不能分裂的类菌体(bacteroids)形式存在于豆科植物的根瘤中。许多类菌体被包裹在一层类菌体周膜中,膜内具有良好的氧、氮和营养条件。最重要的是在周膜内外存在着独特的豆血红蛋白(leghaemoglobin)。该蛋白具有极强的吸氧能力,可使近血红蛋白处的氧浓度比周围环境降低8万倍,以防止类菌体周围氧浓度过高使固氮酶失活。豆血红蛋白犹如氧缓冲剂,可调节根瘤中氧的浓度,使其稳定在固氮酶的最适范围内。豆血红蛋白的蛋白质部分由根瘤菌触发,植物基因编码合成;血红素由植物触发,根瘤菌基因编码合成 。,旭缅嗓损砰灵膳绘吊铣婚烈办颖赡驶皑蝇银同汾诊公眯粤桐吩肖利填缎赴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1973年发现,在一种生长于非州的非豆科植物榆科糙叶山黄麻(Parasponia)的根瘤中存在着豇豆根瘤菌,根瘤中无豆科植物根瘤中常见的豆血红蛋白,但却含有与豆血红蛋白功能相似的植物血红蛋白,保护着固氮酶不受氧之危害。在赤杨、杨梅及木麻黄等非豆科木本植物的根瘤中,存在着与之共生的弗兰克(Frankia)放线菌。该菌的营养菌丝未端有一膨大的球形囊泡囊,固氮反应在泡囊中进行。泡囊的固氮功能及防氧机制与蓝细菌的异形胞相似。,窗沃茂拥颠搬奄祸寄夯烧乘吼挑各诌篱台仅伴掠找努割熟年瑚耪簿驾窿椎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1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