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022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14627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工程,农业机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参考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技术基础课的性质,应用性极强,以理论课或设计课为基础,应用几何量公差设计知识和检测知识,为专业课或工艺课进行设计,特别是保证零件(或部件)的工作功能进行几何方面的精度设计,给出合理的公差范围,使误差被较好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是机械零部件功能实现和工作寿命的保障和措

2、施的体现。课程目标就是:为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提供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典型几何量测量技术。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几何量测量基础一章是测量技术方面的重点内容,难点是涉及计量学范畴宽广,学生不易理解,解决办法是对常用仪器或量具规范分类,明确测量方法属性和常用计量技术指标的含义。2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公差原则)为基础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并存的内容,教师不易讲清,学生更难学懂,也是本课程中间时段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对后面特殊用途零件精度问题的理解,特别是量规、齿轮等类型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法是,采取分析过程条

3、理化(将大难点化为若干小难点)、应用特征明显化(不同公差原则有显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讲解概念准确清楚化(各个小难点被击破),实质要点就被抓住了。3 .齿轮精度标准是本课程最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又是课程近尾声处的重点内容,机械中用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懂怎么行呢?解决办法是追溯齿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齿轮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标准规定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处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项指标的含义,概念清楚为最好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根本所在,再配以多媒体图片的讲解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使学生掌握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检测,并会查阅相关的表格。使学生掌

4、握技术测量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与时间安排第一章绪论(1学时)第一节互换性与公差的概念第二节标准化与优先数系第三节几何量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互换性与公差概念,。2、懂得标准化的重要性和优先数系。教学建议:1、强调从事机械制造的高级技术工人必须懂得公差与配合。2、如条件许可,可结合本校(厂)典型的产品,讲述互换性的重要性第二章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4学时)第一节测量与检验的概念第二节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第三节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分类第四节测量误差第五节各类测量误差的处理第六节等精度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教学要求:1、理解计量单位与量值的传递。2、掌握计量

5、器具的使用。3、确立误差的概念。4、初步应用数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内容要提前准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计量仪器、工具和典型的机械零部件。2、这部分课程将涉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请提前做好准备。3、上好习题课,为以后各章节数据处理奠定好基础。第三章孑L、轴的极限与配合(8学时)第一节基本术语及定义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第三节公差与配合的选用第四节大尺寸、小尺寸公差与配合简介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尺寸(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概念。2、掌握有关尺寸偏差、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计算关系。3、掌握公差带组成要素(标准公差、基本偏差),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

6、的代号,会查阅有关表格。4、掌握有关配合的种类。5、了解公差与配合标准的一般选用。6、熟悉尺寸测量的基本方法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时,要准备挂图,最好能有教具或本校(厂)的典型零部件来配合讲解有关内容。2、重点是尺寸偏差、尺寸公差、配合的种类,基准制和查阅极限偏差表。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8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形位公差的标注第三节形位公差带的特点分析第四节公差原则第五节形位公差的标准化与选用第六节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教学要求:1、理解形位公差理想要素、实际要素、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等基本概念。2、掌握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代号含义。4 、了解形位公差带的四个要素(

7、公差的形状、公差带大小、公差带方向和公差带位置)。4、掌握公差原则和形位公差的标准化与选用。5、了解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对最小条件在评定形位误差中的应用)。教学建议:1、讲解本章时应以识读标注为主。为此应讲清形位公差的分类项目及符号。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应利用挂图、教具或实物进行讲解。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3学时)第一节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第三节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的选择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方法第五节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教学要求:1、了解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2、了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3、掌握表面粗糙度参

8、数及其数值的选择4、掌握表面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的含义。5、了解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及一般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Ra)值。教学建议:1、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能看懂图样上的表面粗糙度标注及其含义。2、阶段表面光洁度仍有所应用,对表面光洁度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原则,应使学生有所了解。第六章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2学时)第一节光滑工件尺寸检验第二节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工件验收原则、安全裕度和尺寸验收极限,会选择测量器具;2、了解量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教学建议:1、了解工件尺寸检验方法2、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用途分类。3、熟悉光滑极限量规的技术要求。第七章滚动轴承的

9、公差与配合(2学时)第一节滚动轴承的分类及公差特点第二节滚动轴承配合件公差及选用教学要求: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教学建议:应了解机械制图中有常用结合件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常用结合件的参数与标记的讲解。第八章圆锥的公差与配合(2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圆锥几何参数误差对圆锥配合的影响第三节圆锥的公差与配合教学要求:了解几何参数误差对配合的影响。熟悉圆锥公差与配合。教学建议:学习判定与分析具有圆锥和角度特征的机械零件。掌握圆锥公差及其应用。了解圆锥的基本检测方法。第九章键和花键的公差与检测(2学时)第一节单键结合的互换性第二节矩形花键结合的互换性教

10、学要求:理解单键和花键的公差与检测。教学建议:掌握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配合的标注与选用。了解常用结合件的公差与配合的检测方法。应了解机械制图中有常用结合件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常用结合件的参数与标记的讲解。第十章螺纹公差(4学时)第一节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互换性的影响第二节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第三节螺纹的检测第四节梯形丝杠的公差第五节滚珠丝杠副的公差教学要求:掌握普通螺纹联结的公差与检测了解梯形丝杠和滚珠丝杠副的公差。教学建议:重点是普通螺纹联结的公差与配合。应了解机械制图中有常用结合件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常用结合件的参数与标记的讲解。第十一章圆柱齿轮公差

11、与检测(6学时)第一节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第二节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第三节齿轮的整体误差测量第四节齿轮副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第五节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教学要求: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熟悉齿轮的精度指标。熟悉齿轮副的精度和侧隙指标。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教学建议: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选用。掌握齿轮传动副的精度指标和侧隙指标。四、实践环节用指定零件进行绘图、实物测绘。五、说明根据本大纲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基本知识的训练,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为加强直观性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挂图和教具,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熟悉本校(厂)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学生实习情况,使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产实践、以充实教学内容和丰富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