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076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工工艺概论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化学工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化学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初步掌握化学工艺基本技能,能分析和处理一般化学工艺问题,具有现代化工职业素质,为毕业后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化工生产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用引探法教学,通过教师设置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2、依据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化工工艺课堂教学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化工工艺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要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要使学生的获得认知、参加活动、增加体验、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化工工艺课程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3、行动导向教学,提高学

3、生的积极性课程教学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构建“真实的虚拟”学习情境,遵循为行动而学习原则,让行动成为学习的起始点,尽可能地让学习者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不再是教学的受体,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精心设计以生产实践中具体产品的品质检测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组织教学,或2个课时、4个课时、6个课时,也可能多个课时,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理论一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学生基于主动,自调、建构以及情境、引导、社会化意义的“学”,教师基于激励、支持、咨询以及指示、描述、解释性意义的“教”。(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思想以职业分析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以职业

4、能力为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由实践情境构成,工作过程为中心,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各环节的评价和调控;以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2、课程设计原则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对实际职业情境加工成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即营造“真实的虚拟”情境,以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以任务驱动设计工作过程环节,并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体化。本课程是化工工艺知识与理论的提炼及归纳,突出理论与

5、实际的结合,强调基础知识与工艺原理的应用。学习时,应注意应用基础科学理论、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及相关工程学知识,分析、组织和评价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通过作业、现场教学、课堂分组讨论、参加实际生产装置的核算和技术改造等多种方式,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在组织方式上: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组合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分组进行“大循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进行不同子模块的教学,随后交叉完成其它子模块的教学,保证人手一台仪器,让每一位学生均有充足的实践训练时间。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计算方法。2 .掌握典型

6、化学品的特性、合成原理和生产方法。3 .了解化工生产的原料及主要化工产品的工业应用。(二)能力培养目标L能正确理解化学工艺流程,具有阅读和测、绘制工艺流程图的能力。4 .能正确理解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对常见的化学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具有处理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5 .能正确理解典型化学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具有简单工艺计算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 .培养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2 .培养职业道德意识。三、内容标准:模块一:绪论(一)项目任务: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发展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化工生产知识,为祖国化工事业的发展理论基础,做好知识的储

7、备。(二)学习目标: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充分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现状、发展方向、开发的重点,能正确的规划自己人生的化工职业生涯。(三)学习任务: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简史;理解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化学工业的分类,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掌握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体系。参考学时4学习目标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充分了解我国化学工业的现状、发展方向、开发的重点,能正确的规划自己人生的化工职业生涯。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了解化学工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了解主要化工产品及其工业应用。三、了解绿色化工、清洁生产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了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与

8、战略重点。五、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习内容和要求。能力训练正确的规划自己人生的化工职业生涯。考核建议对基本概念进行强化记忆.了解化学工业的行业分工及其相互关系。O模块二:化工安全及“三废”处理(一)项目任务:了解化工了解生产中常见的有关燃烧、爆炸、压力容器、工业毒物、化学灼伤、噪声、辐射、三废等相关基本概念;理解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噪声、辐射危害以及化工企业的预防手段;理解三废处理基本过程原理。(二)学习目标:能使用使用常见消防器材,能清楚准确表述所发生的灾害情况,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能分析辨识实习企业或模拟岗位现场的危险源;能对安全隐患及三废处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三)学习任务:

9、养成具有“安全生产”的从业态度和环境呢和谐意识。参考学时14学习目标能使用使用常见消防器材,能清楚准确表述所发生的灾害情况,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能分析辨识实习企业或模拟岗位现场的危险源;能对安全隐患及三废处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了解化工生产防火防暴技术二、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三、了解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护四、了解劳动保护技术常识五、了解化工“三废”的污染与治理能力训练理解三废处理基本过程原理。考核建议燃烧与爆炸的知识及“三废”处理的利用模块三:化学工业的资源路线和主要产品(一)项目任务:了解化工资源概况,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途径;理解化学工业生产的多方案性、资源的综合利

10、用方法和途径;(二)学习目标:能对化工生产的原料、生产路线、产品方案等进行初步比较、评价和选择;能基本掌握资源的综合利用原则和方法。(三)学习任务: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培养工程技术观念了解化工资源概况了解化学工业主要产品网络了解资源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工生产的多方案性模块四:化工生产过程基础知识(一)项目任务(1)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理解催化剂的组成、活化与中毒,工艺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二)学习目标:了解催化剂的活化、使用和装填技术(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20学习目标了解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化工生产过程的常用指标与经济评价二、工业催化三、

11、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能力训练建立与人协作、具有团队意识的工作作风考核建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计算模块五:化工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分析(一)项目任务(1) 了解自动化工艺控制的方法与实例(2)理解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工艺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二)学习目标: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18学习目标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化工生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二、化工生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三、工艺条件的分析与选择四、化工生产工艺控制五、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实例能力训练培养工程技术观念,成本和安全生产意识考核建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模块六:典型的化

12、工生产选介(一)项目任务理解单元反应的原理及工艺影响因素,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概念及操作方式(二)学习目标:以工程的观念、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的观念,选择合适的工艺生产方法(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以工程的观念、经济的观点和市场的观念,选择合适的工艺生产方法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妙类热裂解过程三、氧化过程四、跋基化过程五、聚合过程六、芳姓生产过程七、离子交换过程能力训练提高对开发新产品及对现代工艺过程技改的兴趣考核建议影响裂解过程的工艺条件模块七: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一)项目任务了解氨合成的工艺流程、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二)学习目标: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组成及单元操作和设备的配置

13、三)学习任务: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组成及单元操作和设备的配置相关知识基本知识:一、概述二、化工工艺流程的配置三、化工工艺流程的分析、评价与优化四、典型工艺流程解析能力训练能分析与化工生产相关的事件现象考核建议工艺流程配置的一般原则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参考学时和学分参考学时:70学时学分:4学分2 .教学方法(一)项目教学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践场地等教学手段。讲授基本知识时,要结合具体生产实践;讲解操作过程方法时,教师要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二)考核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采取模块评价、单元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知

14、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三)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应当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教材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要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编写教材时应设计相应的学习指导语,教材中给出针对性的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打好基础。3、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4、课后习题要多样化,应增加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内容课后实践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能力

15、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限制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编写教材时,知识巩固要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设计一些开放习题、研究性习题。技能巩固与能力提高,要结合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设置一些与课堂实验教学相对应的实验,创新实验选取来自生活、生产实际的测试项目和教师的科研课题,让学生自主选取在课余时间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教材的使用建议在教材的使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案例库、学习案例库、考核案例库)1、开发基本模块中的典型实例;2、开发综合实训材料;(五)其他1、该课程按照定位要求,采取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2、本课程所列的总学时、模块课时为建议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建议课时包括课堂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不包括考核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