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机鸟福劭基础(授课教案)2023年10月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基础总计:56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讲课:46学时实验:10学时上机:_Q_学时任课教师职称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电磁感应基本原理、直流电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类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机械特性,以及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特性,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的方法;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变压器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运行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和特种电机等。主要参考资料教材:电机与拖动基础(第3版),汤天浩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2、参考资料:1)电机及拖动基础(第5版),张晓江、顾绳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2)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汤天浩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3)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指导书),上海海事大学电气实验中心,2017年考核方式考试(T);考查()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数绪论概述、课程简介、基本要求1一电机的基本原理3二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3三直流电机原理5四直流电机拖动基础5五变压器6六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2七异步电机原理6八同步电机原理5九交流电机拖动基础6十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2复习、答疑2注: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教案
3、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次课章节名称绪论、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第1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C1.,a,、甘心,、教学时数2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电机与拖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情况。2)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学习方法。3)深入理解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相关的电磁感应定律。4)掌握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以及铁磁材料的分类、特性。教学内容纲要绪论第1节电磁感应原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安培环路定律和磁路的欧姆定律难点: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教学过程设计先介绍电机与拖动的历史,通过引用应用实例,说明电机拖
4、动系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中学物理学电与磁的基本知识,介绍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电生磁,磁生电,电磁生力”的基本规律。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I-K1-2课后小结了解电机与拖动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情况。了解本教材内容、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掌握电机中常用的基本定律,以及铁磁材料的分类、特点。注意磁路与电路的区别与联系。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2次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第2、3、4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其他()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视频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机电能量转换基本原理。2)了
5、解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深入理解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相关的电磁感应定律。教学内容纲要第2节机电能量转换基本原理第3节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4节电机的能量损耗与发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机的结构和共性问题难点:电磁转矩一般表达式的推导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装置,介绍机电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网络视频,介绍一种电机的结构,引申出电机结构的共同特点及工作原理。最后介绍电机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损耗及发热问题。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1-3、1-4、1-7计算题:1-8、1-9、1-10课后小结理解电机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电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转子两部分,定、转
6、子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感应电动势以及电磁转矩。电机运行时存在两类损耗:铜耗与铁耗,其特点各不相同。电机能否长期运行,与其发热情况密切相关。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3次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2)了解各类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3)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第2节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第3节电力拖动系统的稳态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机电
7、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的匹配关系难点: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给出转子运动方程及其实用形式。然后介绍各类负载转矩特性,尤其是恒转矩负载和恒功率负载。最后从数学上证明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动态分析,则只做简单介绍。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2-2、2-3、2-4、2-7、2-8课后小结电力拖动系统的转子运动方程及飞轮惯量的定义。各类生产机械的不同负载转矩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4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第1、2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讨论课();其他()授课方
8、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播放直流电机资料片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原理。2) 了解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3)掌握直流电机主磁场和电枢反应的概念。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2节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和磁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流电机电枢反应的基本概念难点:直流电机换向器与电刷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播放直流电机视频,介绍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然后简要介绍直流电机励磁方式和电枢绕组的结构。最后,介绍定子主磁场、转子电枢反应磁场的波形,并分析两者合成的结果。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3-1、3-2、3-3课后小结直流电动机的优点是控制性能好,缺点是采用机械换向,需要经常维护
9、直流电机有他励、并励、串励和复励四种励磁方式,其中他励最常见。电枢反应对主磁场有一定影响,气隙磁场波形畸变,每极磁通量略有减小。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5次课章节名称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第3、4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直流电机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2)掌握直流电机基本方程式和功率流程图。3)熟悉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行特性。教学内容纲要第3节电枢绕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第4节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和工作特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压方程、转矩方
10、程和功率方程难点:并励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推导直流电机感应电动势与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并与右手定则、左手定则的公式对比、理解。然后分别按照电动机惯例和发电机惯例推导直流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转矩方程和功率方程。最后分析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过程。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3-4、3-5计算题:3-6、3-7、3-8课后小结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包括电压平衡、转矩平衡、功率平衡等方面。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包括转速特性、转矩特性和效率特性,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包括空载特性、外特性、调节特性和效率特性,这些特性都可以从基本方程式得到解释。B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建压的三个条件缺一不
11、可。从基本原理上说,任何电机既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电动机和发电机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是一致的。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6次课章节名称第四章直流电机拖动基础(第1、2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其他()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电路图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一般表达式。2)熟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人为机械特性。3)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第2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他励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难点:根据电机铭牌数据估算机
12、械特性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从电压平衡方程入手,推导转速方程,得到机械特性的表达式“=G)然后分别改变机械特性表达式中的电枢电压、电阻电阻和每极磁通,得到三种人为机械特性。最后从限制起动电流的角度,考虑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问题,包括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和降压起动。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4-1、4-3计算题:4-6、4-7、4-8、4-9课后小结机械特性是所有电动机最重要的特性,要深入理解,学会根据电机的铭牌数据估算机械特性。I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和三种人为机械特性的关系。他励直流电动机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过大的危害性,掌握限制起动电流的方法,以及起动电阻的计算。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7
13、次课章节名称第四章直流电机拖动基础(第3、4、5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4);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电路图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调速方法。2)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制动方法。3)了解串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教学内容纲要第3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第4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第5节串励和复励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调速方式。难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从调速范围和静差率概念入手,介绍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指标。然后根据他
14、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人为机械特性,引申出三种调速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深入讨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问题,包括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和回馈制动。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4-2计算题:4-10、4-11、4-12、4-13、4-14课后小结区分“调速”与“转速变化”的不同概念,以及调速方法与负载类型的匹配问题。理解调速范围与静差率基本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三种调速方法中改变电枢电压(降压调速)是最重要的。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很有意义,应深刻理解之。串励电动机是可以交直流两用的,即所谓的通用电动机。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8次课章节名称第五章变压器(第1、2、3节
15、授课方式课堂讲授(4);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其他()教学时数3授课方法和手段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图片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变压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的物理过程和机理。3)熟悉变压器等效电路的推导过程及基本依据。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第2节变压器的运行方式第3节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变压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的电磁关系。难点:绕组折算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通过多媒体图片,介绍变压器的用途、原理、分类和结构。然后详细分析变压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的机理,注意磁链(磁通)守恒原理的讲解。通过各物理
16、量正方向的规定,列出电压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最后利用绕组折算的方法,推导出等效电路。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5-1、5-2、5-3、5-4、5-5课后小结,变压器实质上就是具有互感的两个线圈(集中绕组)。-变压器一、二侧绕组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一、二侧绕组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而功率(容量)近似保持不变。变压器的空载电流起激励主磁通的作用,从空载到负载,主磁通基本不变,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也基本不变。电压平衡方程、相量图、等效电路都能反映变压器的基本电磁关系。绕组折算方法具有代表性,在交流异步电机的分析中也会应用之。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9次课章节名称第四章变压器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
17、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电路图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变压器的实验和参数测量方法。2)理解变压器的运行特性。3)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构成。4) 了解变压器并网运行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纲要第4节变压器的参数测定第5节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第6节三相变压器第7节其他用途的变压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变压器外特性和电压变化率。难点:变压器的联结组。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介绍变压器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的接线原理与注意事项,以及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然后分析变压器的外特性及电压变化率,效率特性及最大效率问题。最后简要介
18、绍三相变压器的基本构成、联结组、并网运行问题,以及其他形式的变压器和新型变压器的发展与应用。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5-8、5-10计算题:5-12、5-13、5-14课后小结变压器等效电路的参数可以通过空载试验和短路试验测取。空载试验应在低压侧进行,短路试验应在高压侧进行。从二次侧来说,变压器相当于是一台交流电源,所以其外特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实际运行时希望外特性曲线尽量保持水平,也就是电压变化率尽量小。B三相变压器的原理与单相变压器完全相同,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联结组、并网运行的条件等。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0次课章节名称第六章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
19、习题课();珈珈C,.,ffl/、舟,/、教学时数2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动画视频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单相绕组产生气隙脉振磁场的原理。2)理解三相绕组产生气隙旋转磁场的原理3)了解交流电机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和区别。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电枢绕组的磁动势第2节旋转磁场的形成和特点第3节交流电机的主磁通和漏磁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旋转磁场的形成和特点。难点:气隙磁场的波形分析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通过网络视频和动画视频,使学生对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具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根据电机磁路的基本特点,介绍气隙磁场的形成机理,单相绕组磁动势的脉振特点,以及三相绕组磁动势的
20、旋转特点。最后简要介绍交流电机内部的主磁通和漏磁通概念。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6-1、6-2、6-3、6-4、6-5课后小结I交流电机旋转磁场的分析是比较困难的,通过视频和动画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章主要定性介绍旋转磁场的基本特点,内容虽少,但却是电机学的核心内容,非常重要。交流电机主磁通、漏磁通的概念与变压器是一致的。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1次课章节名称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第1、2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视频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用途
21、结构、原理和运行方式。2)掌握转子静止和转动时的基本电磁关系。3)掌握磁动势平衡式、电压平衡方程、相量图和等效电路。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异步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第2节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T型等效电路及其中的参数意义。难点:感应电动势和合成旋转磁动势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单介绍异步电动机的用途、结构、铭牌数据及国产异步电动机主要系列。然后借助动画片演示三相绕组旋转磁动势的产生过程,明确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最后根据定、转子基本电磁关系和绕组折算和频率换算的方法,由电压平衡方程式导出T型等效电路。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7-1、7-2、7-3、7-4课后小结B异
22、步电机又称为感应电机,这是由其工作原理所决定。异步电机通常作为电动机使用。B异步电机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即笼型和绕线型,前者结构简单,在小功率电机中应用广泛。摩异步电机的电磁关系与变压器非常类似,其分析方法与结果(电压平衡方程、相量图、等效电路)基本相同。异步电机的励磁电流较变压器大,原因是定、转子之间存在气隙,需要消耗较大的励磁磁动势。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2次课章节名称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第3、4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4);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功
23、率流程和转矩关系。2)能推导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的物理表达式。3)能分析异步电动机的主要工作特性。教学内容纲要第3节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与转矩第4节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难点: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的公式推导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出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然后由功率关系,导出转矩平衡方程。分别由电磁功率导出电磁转矩,以及由电磁转矩通用公式导出电磁转矩。最后,分析异步电动机的五条工作特性曲线。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7-6、7-7、7-8计算题:7-12、7-13、7-14课后小结异步电动机的机电能量转换过程和直流电动机是相似的,关键在于作为耦合介质的磁
24、场对电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作用和反作用。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可以用电磁功率除以同步角速度,也可以用总机械功率除以转子角速度。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的物理表达式可以由电磁功率导出,也可以由电磁转矩的通用公式导出。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包括转速特性、定子电流特性、功率因数特性、电磁转矩特性和效率特性,它们都可以通过能量关系和等效电路进行说明。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3次课章节名称第八章同步电机原理(第1、2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视频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同步电机的结构、原理、分类和运行方式。2)掌
25、握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电磁关系。3)掌握同步电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同步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第2节同步电动机的电压方程和相量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步电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难点:凸极同步电机的双方应理论教学过程设计首先通过网络视频,介绍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发电厂图片,简要介绍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区分凸极转子与隐极转子的区别和应用范畴。最后根据双方应理论,分析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电压平衡式,并附带说明隐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8-1、8-2、8-3课后小结同步电机转子的转速有电源频率有严格对应的关系,稳定运行时转子转速一定等于旋转磁场
26、的转速。I同步电机按照转子结构可分为凸极式和隐极式,两者特点和应用范围有所不同。1同步电机既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也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但作为电动机运行时,转子凸极式结构较为常见。双方应理论是分析凸极同步电机电磁关系的重要手段,应该好好理解与掌握。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4次课章节名称第八章同步电机原理(第3、4、5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4);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和功角特性(或矩角特性)。2)熟悉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调节方法。3)了解永磁同步电
27、动机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纲要第3节同步电动机的功率方程和功角特性第4节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及U形曲线第5节永磁式同步电动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难点: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调节问题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按照能量守恒原则,导出同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图,并推出功角特性和矩角特性,注意凸极式和隐极式在表达式上的不同。然后阐明(复习)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基本概念,分析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调节方法和U形曲线,说明同步电动机可作为调相机或补偿机使用。最后简要介绍两种永磁式的同步电动机。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8-4、8-5、8-6计算题:8-10、8-11、8-12课后小结同步电动机的功率流程与异步
28、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相似。l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一条水平直线,描述同步电动机特性应该用功角特性或矩角特性。I同步电动机的最大优点是调节励磁电流可以改变功率因数。在一定有功功率下,改变励磁电流可得到同步电动机的U形曲线。过励时从电网吸收超前无功功率,欠励时从电网吸收滞后无功功率。目前普遍使用的永磁电动机有两大类:即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前者采用梯形波电源供电,后者采用正弦波电源供电。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5次课章节名称第九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第1、2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
29、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2)理解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与起动转矩的矛盾问题。3)了解不同情况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第2节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难点:趋肤效应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推导或说明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三种表达式及其应用范围,并画出固有机械特性的曲线,分析其中的关键点(空载、额定负载、最大转矩、起动转矩)。然后讨论四种情况下的人为机械特性,特别是降低定子端电压和转子回路串电阻情况。最后讨论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主要是如何降低起动电流和提高起动转矩的措施,分多种情况进行
30、讨论。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9-1、9-2、9-3、9-4、9-5、9-7课后小结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三种表达式,物理表达式用以分析各种运转方式下的物理过程比较方便,参数表达式直接反映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参数的关系,实用表达式可用于绘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或进行机械特性计算。异步电动机由于起动时感抗较大,功率因数较低,起动电流虽然很大,起动转矩却不大。因此对于电力拖动系统,存在以下两种矛盾:起动电流大,而电网承受冲击电流的能力有限;起动转矩小,而负载又要求有足够的转矩才能起动。一般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可分为直接起动和间接起动。直接起动适用于小容量、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而大、中容量或经常
31、带负载起动的异步电动机,通常采用间接起动。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6次课章节名称第九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第3、4、5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4);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1.,mz、甘/3/、教学时数3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2)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3)理解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方法教学内容纲要第3节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第4节异步电动机的制动第5节同步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难点:异步电动机的回馈制动教学过程设计首先从转差功率的角度,概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类调速方法。
32、介绍改变定子电压调速、转子电路串接电阻调速以及串级调速方法。然后重点介绍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原理和方法,简要介绍变极调速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同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方法。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9-11、9-12、9-13、9-14计算题:9-20、9-21、9-23、9-24课后小结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是当前电机发展的重要内容,调速性能可从调速范围、平滑性、调速功能以及调速设备的成本和可靠性来衡量。调节定子供电电压调速属于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方法,其调速性能较差。调节转子回路电阻和串级调速两种方法仅适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自身没有起动转矩,只有达到同步转速时才有同步转矩,因此需要采
33、用一定的起动措施,基本方法主要有辅助电动机起动、异步起动、变频起动三种。变频调速是一种适用于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好方法,目前变频器的发展非常迅速,种类很多。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第节;第17次课章节名称第十章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授课方式课堂讲授(q);实验课();习题课();珈珈C,.,ffl/、舟,/、教学时数2讨论课();其他()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电动机的型号和铭牌参数。2)掌握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方法。3)了解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和工作制分类。教学内容纲要第1节电动机的型号和铭牌参数第2节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与工作制分类第3节不同工作制下电动机的功率选
34、择第4节电动机额定数据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动机的功率选择难点:电动机的发热及冷却问题教学过程设计首选解释电动机型号和铭牌参数的含义,以及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和工作制分类。然后说明正确选择电动机的意义,决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主要因素,确定电动机额定功率的方法,电动机发热及冷却的规律,连续工作制、断续周期工作制、短时工作制的区别。最后介绍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作业、讨论及辅导思考题:IO-K10-2、IO-3、10-4计算题:10-6课后小结至此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己经结束,第十一章“特种电机”将有专门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这里不再专门介绍。同学们应把基本概念融会贯通,既要考虑不同电机(包括变压器)结构上的不同,也要注重它们的共性问题,做到举一反三。注:1 .本教案每次授课时间为2学时或3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每次授课内容。2 .1学时相当于45分钟或50分钟。3 .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讲解、举例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图片讲解、音像讲解等。4 .实验(10学时)可安排在相关授课内容之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