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1591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通过。A.2024年Il月8日B.2023年12月15日C.2025年1月1日D.2024年10月10日2.国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向()全面转型新机制。A.能源生产总量和强度双控B.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C.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D.能源进口总量和强度双控3 .下列不属于本法所称能源的是()oA.煤炭B.石油C.钢材D.太阳能4 .国家加快建立()的能源市场体系。A.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B.主体单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C.主体多元、分散封闭、竞争无序、监管薄弱D

2、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垄断、监管宽松5.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oA.化石能源B.可再生能源C.高污染能源D.不可再生能源6.国家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并举。A.集中式与分布式B.大型与小型C.国内与国外D.发电与供暖7 .国家积极有序推进氢能开发利用,促进氢能产业()发展。A.高速B.高质量C.低质量D.无序8 .能源规划不包括下列哪一项()oA.全国综合能源规划B.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C.企业内部能源规划D.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规划9.国家按照()的原则,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能源储备体系。A.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B.企业主导、政府辅助、单一储备C.社会主导、政府监管、

3、少量储备D.国际主导、国内配合、全面储备10.国家制定鼓励和支持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以()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A.国家战略科技力量B.企业自身科技力量C.国际科技合作力量D.高校科研力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电力、热力、氢能等。2 .能源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

4、位加强国际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立足国内、多元保障、节约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3 .国家完善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 .国家建立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5 .国家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体系,依法规范能源市场秩序,平等保护能源市场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6 .国家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健全能源储备制度和能源应急机制,提升能源供给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可靠、有效供给。7 .国家建立健全

5、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8 .国家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9 .国家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方针,积极促进能源国际合作。10 .国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危及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的活动。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完善节约能源政策,加强节约能源管理,综合采取()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面降低能源消耗,防止能源浪费。A.经济B.技术C.行政处罚D.宣传教育2

6、 .国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通过以下哪些方式()oA.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C.推动能源技术创新D.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3.下列关于能源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oA.全国综合能源规划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B.区域能源规划应当符合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并与相关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衔接C.编制能源规划应征求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和行业组织以及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D.经批准的能源规划应按照规定予以公布4.国家支持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oA.生物质发电B.生物质能清洁供暖C.生物液体燃料D.生物天然气5.国家推动燃煤发电清洁高效

7、发展,根据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的需要,合理布局燃煤发电建设,提高燃煤发电的调节能力,同时还积极采取哪些措施()oA.构建新型电力系统B.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C.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D.建设智能微电网6 .承担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供应的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营业区域内的能源用户获得安全、持续、可靠的能源供应服务,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事由不得()。A.拒绝或者中断能源供应服务B.擅自提高价格C.违法收取费用D.减少供应数量或者限制购买数量7 .国家按照城乡融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提升服务的原则,鼓励和扶持农村的能源发展,重点支持()农村的能源发展。A

8、革命老区8 .民族地区C,边疆地区D.欠发达地区8 .国家推动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依法加强对能源领域自然垄断性业务的(),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A.监管B.调控C.补贴D.垄断保护9 .国家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由()等因素决定。A.能源资源状况B.产品和服务成本C.市场供求状况D.可持续发展状况10.国家制定和完善产业、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能源科技创新,能源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oA.能源资源勘探开发B.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C.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D.核能安

9、全利用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能源开发利用活动可以不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2 .国家鼓励、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投资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能源市场发展。()3 .能源输送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当提高能源输送管网的运行安全水平,保障能源输送管网系统运行安全。()4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能源应急管理体制。()5 .国家不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有关能源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7 .国家对核能开发利用没有特别规定。()8 .能

10、源企业、能源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使用能源和碳排放计量器具。()9 .国家完善能源价格调控制度,提升能源价格调控效能,构建防范和应对能源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风险机制。()10 .违反本法规定,在能源应急状态时不服从有关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安排,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制定的目的。2 .国家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哪些能源?并说明原因。3 .简述国家在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 .国家如何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B3. C4. A5. B6.

11、A7. B8. C9. A10. A二、填空题1 .电力、热力、氢能2 .统筹发展和安全3 .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4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5 .平等保护能源市场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6 .健全能源储备制度和能源应急机制7 .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8 .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9 .积极促进能源国际合作10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危及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的活动三、多选题1. ABD2. ACD3. ABCD4. ABCD5. ABCD6. ABCD7. ABCD8. AB9. ABCD10. ABCD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12、简答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2 .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有利于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3 .国家在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鼓励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投资能源领域,推动能源领域自然垄断环节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协调推动全国统一的能源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机制和规则,强化能源运输调度保障,鼓励能源领域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4 .国家通过制定鼓励和支持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支持能源各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及相关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制定产业、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重大能源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依托重大能源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应用示范,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加大能源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等方式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