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4408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诊断和治疗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是指循环中的抗GBM抗体在脏器中的沉积所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抗GBM抗体和(或)肾活检GBM上见到IgG成线样沉积。该病主要累积器官是肺和肾,病变局限在肾时称为抗GBM肾炎,肺和肾同时受累时称为Goodpasture病,统称为抗GBM病。诊断思路肺出血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RPGN)表现应怀疑抗GBM病,循环或肾组织中检出抗GBM抗体可以确诊此病。血清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活检能够最终确诊,评估预后。肾活检病理:1)免疫荧光可见IgG沿GBM呈线样沉积(特征性表现,确诊依据);2)光镜

2、多为新月体肾炎,无明显嗜复红蛋白沉积,新月体大多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新月体的形成部位常可见纤维素样坏死病变和断裂的基底膜结构,最严重的肾小球损伤表现为肾小球球性坏死、环状细胞性新月体和严重的包曼囊断裂;3)电镜无电子致密物沉积。图1抗GBM病的诊断流程治疗抗GBM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强化血浆置换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血浆置换是首选治疗。1 .血浆置换使用5%白蛋白作为置换液,每次置换24升,每日一次,直至抗体转阴或置换14次。对于有肺出血风险或近期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可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以改善凝血功能。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可以清除IgG抗体,但由于操作复杂,尚未广泛使用。2 .环磷酰

3、胺应早期使用,以阻止抗体的持续产生,多采用口服13mg(kgd),一般2mg(kgd),分两次服用。也可静脉注射,起始量05gm2,根据肾功能和白细胞计数调整用量,持续36个月,总量68go对于不能耐受环磷酰胺的患者,可尝试使用硫喋喋吟、环抱素、霉酚酸酯或利妥昔单抗,但这些替代方案起效较慢且疗效可能不佳。3 .糖皮质激素初始治疗使用泼尼松1mg(kgd)(最多80mgd),至少4周,之后逐渐减量,至6个月左右停药。根据病情,可给予甲泼尼龙715mg(kgd)(最大量不超过每日1g)静脉点滴的冲击治疗,连续3天,但需注意大剂量激素可能带来的感染等副作用。4 .特殊情况临床上,依赖透析、血肌醉60

4、0Unle)I/L,以及肾活检显示100%的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均提示预后不良。对于预后不良的患者,除非出现肺大出血,一般不建议血浆置换。如果仍然接受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建议强化治疗不超过8周,若肾功能未恢复,应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肾功能受损较轻或正常的患者,接受强化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通常预后较好。少数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仅接受低强度治疗,病情也可缓解并维持肾功能稳定,但鉴于病情进展快且预后差,不推荐此种治疗方案。合并ANCA阳性并不改善预后,仍应按抗GBM病治疗方案早期给予积极的血浆置换及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经过免疫抑制治疗后,抗GBM病达到缓解,几乎不会复发。准备肾移植的患者,建议在抗体转阴半年后进行移植,以确保移植肾免受残留抗体的攻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影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