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4449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正当性要求,X射线诊断群体检查应禁止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检查方法;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进行体检。下列关于特殊情况需要进行X射线检查时的做法,正确的是()A.对于有明确疾病风险指征的群体,可以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检查方法B.对于有明确疾病风险指征的群体,可以使用CT进行体检C.对于无明确疾病风险指征的群体,也可以使用CT进行常规体检D.对于无明确疾病风险指征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检查方法2 .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A.机房的门和窗关

2、闭时应满足表3的要求,即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8 .距X射线设备表面10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9 .5Svh时且X射线设备表面与机房墙体距离不小于100cm时,机房可不作专门屏蔽防护C.车载机房应有固定屏蔽,除顶部和底部外,屏蔽应满足表3中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D.以上都是3.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满足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B.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C.合理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在确保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条件下,使受检者所

3、受到的照射剂量最低D.以上都是4.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以及公众的防护与安全负责,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放射诊断设备工作场所的布局、机房的设计和建造B.配备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员C.对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应加以限制,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符合GB18871的规定,个人剂量监测应符合GBZ128的要求D.不需要制定放射事件应急计划5 .下列关于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使用移动式X射线设备在病房内作X射线检查时,应对毗邻床位(2Hl范围内)受检者采取防护措施,不应将有用线束朝向

4、其他受检者C.曝光时,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合理选择站立位置,并保证曝光时能观察到受检者的姿态D.以上都是6 .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机房布局的要求,正确的是()A.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B.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C.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D.以上都是7 .下列关于介入放射学和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

5、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介入放射学用X射线设备应具有记录受检者剂量的装置,并尽可能将每次诊疗后受检者受照剂量记录在病历中,需要时,应能追溯到受检者的受照剂量C.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尽量不在机房内停留;对受检者实施照射时,禁止与诊疗无关的其他人员在机房内停留D.以上都是8 .下列关于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应告知并指导受检者合理穿戴个人防护用品C.对受检者实施照射时,与诊疗无关的其

6、他人员不应在车载机房内或临时控制区内停留D.以上都是9 .下列关于牙科摄影用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口腔底片应固定于适当位置,否则应由受检者自行扶持B.确需进行X射线检查且固定设备无法实施时才可使用便携式牙科X射线摄影设备,曝光时,工作人员躯干部位应避开有用线束方向并距焦点1.5m以上C.牙科全景体层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有限束装置,防止X射线超出X射线影像接收器平面D.以上都是10.下列关于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应做好乳腺摄影受检者甲状腺部位的防护B.根据乳房类型和压迫厚度选择合适靶/滤过材料组合,宜使用摄影设备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获得稳定

7、采集效果,达到防护最优化要求C.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标称最高X射线管电压应不超过50kVD.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疗照射应有足够的净利益,在能取得相同净利益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非医疗照射的替代方法,在无替代方法时也应权衡利弊,判断医疗照射给接受诊断或治疗的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这体现了放射防护中的原则。2 .X射线设备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Svho3 .对儿童进行CT检查时,应正确选取扫描参数,以减少受照剂量,使儿童的CT应用达到最优化。CT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操作系统上所显示的剂量信息(如DLP.CTDIW或CT

8、DIV0L),发现异常时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其中,DLP代表O4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按功能分为型和型。5 .医疗机构应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采取必要的屏蔽防护措施。建议在CT扫描中对受检者采用式屏蔽防护措施。6 .X射线设备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检测应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应包括:四面墙体、地板、顶棚、机房门、操作室门、观察窗、采光窗/窗体、传片箱、管线洞口、工作人员操作位等,点位选取应具有代表性。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检测点一般应包括:车载机房厢壁外;与机房连通的门、观察窗、过道;车内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经常停留位

9、置。车外检测点位于车外3m处的临时控制区,检测点一般应包括:车头、车尾方向各1个点;车身两侧至少各3个点。7 .用于X射线诊断的屏蔽物质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铅、铅玻璃等。GBZ1302020规定,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屏蔽物质的铅当量应符合相应要求,例如铅的密度为g/cm3o8 .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满足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应按GBZ128的要求接受o9 .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采取必要的屏蔽防护措施。特别要注意对胚胎或胎儿的照射,特别是当孕妇受检者的腹部或骨盆受到有用线束照射或可能以其

10、他方式接受大剂量时的最优化处置。在施行X射线诊断检查时,除受检者以外其他人员不应滞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人员协助时,应对陪检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10 .根据GBZ1302020的要求,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次,防止因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若发现老化、断裂或损伤应自行及时更换。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A.X射线设备出线口上应安装限束系统(如限束器、光阑等)B.X射线管组件上应标明固有滤过,所有附加滤过片均应标明其材料和厚度C.随机文件应说明距焦点100cm远处球面上泄漏辐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D.除乳腺

11、X射线摄影设备外,在正常使用中不可拆卸的滤过部件,应不小于0.511unAl2 .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A.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3的要求,即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B.距X射线设备表面100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Svh时且X射线设备表面与机房墙体距离不小于100cm时,机房可不作专门屏蔽防护C.车载机房应有固定屏蔽,除顶部和底部外,屏蔽应满足表3中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D.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随机文件中应提供等剂量图,描述设备周围的杂散辐射的分布以及工作人员典型位置的杂散辐射值,便于工作

12、人员选择防护方案3 .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满足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要求B.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C.合理选择各种操作参数,在确保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条件下,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低D.在进行病例示教时,不应随意增加曝光时间和曝光次数4 .下列关于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使用移动式X射线设备在病房内作X射线检查时,应对毗邻床位(2Hl范围内)受检者采取

13、防护措施,不应将有用线束朝向其他受检者C.曝光时,工作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合理选择站立位置,并保证曝光时能观察到受检者的姿态D.在临时的室外操作场所周围应该设置护栏或警告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5 .下列关于介入放射学和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介入放射学用X射线设备应具有记录受检者剂量的装置,并尽可能将每次诊疗后受检者受照剂量记录在病历中,需要时,应能追溯到受检者的受照剂量C.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尽量不在机房内停留;对受

14、检者实施照射时,禁止与诊疗无关的其他人员在机房内停留D.移动式C形臂X射线设备垂直方向透视时,球管应位于病人身体下方;水平方向透视时,工作人员可位于影像增强器一侧,同时注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6 .下列关于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的防护安全操作要求B.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以及相应的防护用品。应告知并指导受检者合理穿戴个人防护用品C.对受检者实施照射时,与诊疗无关的其他人员不应在车载机房内或临时控制区内停留D.车顶未设置屏蔽的高千伏摄影系统,在其工作时应考虑车厢外表面与有人员办公或居住的建

15、筑物采光窗面的水平距离(建议不小于10m),车厢底板未做屏蔽的,车下候检位应离车厢表面3m以外7 .下列关于牙科摄影用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正确的是()A.口腔底片应固定于适当位置,否则应由受检者自行扶持B.确需进行X射线检查且固定设备无法实施时才可使用便携式牙科X射线摄影设备,曝光时,工作人员躯干部位应避开有用线束方向并距焦点1.5m以上C.牙科全景体层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有限束装置,防止X射线超出X射线影像接收器平面D.口内牙科摄影的X射线源组件应配备限制X射线束的集光筒,集光筒出口平面的最大几何尺寸(直径/对角线)应不超过60mm8 .下列关于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

16、正确的是()A.应做好乳腺摄影受检者甲状腺部位的防护B.根据乳房类型和压迫厚度选择合适靶/滤过材料组合,宜使用摄影设备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获得稳定采集效果,达到防护最优化要求C.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标称最高X射线管电压应不超过50kVD.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9 .下列关于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要求,正确的是()A.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和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指标和要求应符合6.3的规定;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应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应包括:四面墙体、地板、顶棚、

17、机房门、操作室门、观察窗、采光窗/窗体、传片箱、管线洞口、工作人员操作位等,点位选取应具有代表性B.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检测点一般应包括:车载机房厢壁外;与机房连通的门、观察窗、过道;车内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经常停留位置。车外检测点位于车外3m处的临时控制区,检测点一般应包括:车头、车尾方向各1个点;车身两侧至少各3个点C.X射线设备机房放射防护安全设施应进行竣工验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定期检测的周期为一年D.医疗机构应每日对门外工作状态指示灯、机房门的闭门装置进行检查,对其余防护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10.下列关于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要求,正确的是()A.操作者的防护

18、用品应设计成便于可以自行穿上和脱下B.受检者的防护用品应设计成使用方便,并能够由受检者自己就能将其正确地放置在需要防护的部位上C.有效衰减材料应分布均匀,并应含有高原子序数的元素D.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衰减性能不应有所变化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医疗机构应对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以及公众的防护与安全负责,包括对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应加以限制,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符合GB18871的规定,个人剂量监测应符合GBZ128的要求。()2 .采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优先选用非X射线的检查方法,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X射线检查。()3 .对确实具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的医用X射线诊断

19、检查,应遵从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并应用有关诊断参考水平后,在保证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情况下,使受检者所受剂量尽可能低。()4 .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采取必要的屏蔽防护措施。建议在CT扫描中对受检者采用包裹式屏蔽防护措施。()5 .X射线设备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o()6 .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不应用于常规检查。只有在不能实现或在医学上不允许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并在采取严格的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使用移动式或便携式X射线设备在床旁操作,实施医学影像检查。()7 .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一般应在巡回体检或医学应急

20、时使用,不应作为固定场所的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8 .X射线设备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检测应在巡测的基础上,对关注点的局部屏蔽和缝隙进行重点检测。关注点应包括:四面墙体、地板、顶棚、机房门、操作室门、观察窗、采光窗/窗体、传片箱、管线洞口、工作人员操作位等,点位选取应具有代表性。()9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的透光率应不小于80%o()10 .防护手套应至少达到所要求的最小有效衰减当量,在其整个表面上,前面和背面,包括手指和腕部不应存在任何断裂。()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放射诊断中正当性判断的原则和主要内容。2 .简述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

21、简述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 .简述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检查周期和要求。参考答案:1 .单选题:1-5DDDDD6-10DDDDD2 .填空题:1.正当性2.2.53.剂量长度乘积4.SCVI5.包裹6.略7.11.38.个人剂量监测9.略10.13.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4.判断题:1.2.3.4.5.6.J7.J8.J9.10.5.简答题:1 .正当性判断的原则是医疗照射应有足够的净利益,在能取得相同净利益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非医疗照射的替代

22、方法,在无替代方法时也应权衡利弊,判断医疗照射给接受诊断或治疗的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主要内容包括:采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优先选用非X射线的检查方法,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X射线检查;所有新型医疗照射的技术和方法,使用前都应通过正当性判断;已判断为正当的医疗照射类型,当取得新的或重要的证据并需要重新判断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正当性判断;使用通过正当性判断的所有新型的医疗照射技术和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在其适应证范围内,要用到新的适应证时必须另行进行正当性判断;应根据诊疗目的和受照人员特征对每一项医疗照射实践进行正当性判断。如果某一项医疗照

23、射通常被判定为非正当性,在特殊情况下又需要使用时,应逐例进行正当性判断;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尽可能使用与计划照射相关的受检者先前已有的诊断信息和医学记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群体检查使公众所获得的利益足以补偿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辐射危害)时,这种检查才是正当的;X射线诊断群体检查应禁止使用普通荧光屏透视检查方法;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进行体检;应加强对孕妇和可能怀孕妇女的诊断性医疗照射进行正当性判断,特别是腹部和骨盆检查;只有在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要求,才能对已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进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否则应

24、避免此类照射;应严格对儿童的诊断性医疗照射进行正当性判断;移动式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不应用于常规检查。只有在不能实现或在医学上不允许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并在采取严格的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使用移动式或便携式X射线设备在床旁操作,实施医学影像检查;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一般应在巡回体检或医学应急时使用,不应作为固定场所的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2 .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机房布局、屏蔽防护、工作场所防护、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等方面。其中,机房布局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

25、机房,并满足相应面积和单边长度要求;屏蔽防护应根据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符合规定限值;工作场所防护要求机房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和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门外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根据放射检查类型,现场应配备相应种类和数量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铅当量应满足规定要求。3 .X射线设备操作的防护安全要求主要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技术和防护知识;根据不同检查类型和需要,正确选择设备、照射条件、照射野及防护用品;合理选择操作参数,使受检者受照剂量最低;儿童检

26、查应使用专用模式或调整参数并限制照射野;曝光时关闭与机房相通的门、窗;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病例示教避免增加曝光时间和次数;不应使用加大摄影曝光条件的方法提高过期胶片显影效果;工作人员在有屏蔽的防护设施内进行曝光操作,并观察受检者状态。此外,不同类型的X射线设备(如透视、摄影、CT、牙科摄影、乳腺摄影、移动式和便携式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车载式设备等)还有各自特殊的操作防护安全要求。4 .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1次,防止因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若发现老化、断裂或损伤应自行及时更换。防护用品可接触到的所有外表面和内表面都应便于清洗和消毒。不应有可能接触到的有铅或铅化合物的无覆盖层或无涂层表面。根据工作场所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差异或按有关标准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和铅当量的防护材料及用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