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5495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情况。5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低度危险性物品和器械应,并定期清洁和消毒。6 .医务人员在接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应佩戴,诊疗活动结束后,应脱去手套并立即进行手卫生。7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GB15982的要求开展环境卫生学的O8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应按WS/T512有关要求执行工作。9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反馈,持续,有效降低其所致的医院感染率。10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检查预约单上应有。4.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

2、植患者的隔离病室入口应张贴接触隔离标识,标识宜简要注明()oA.接触隔离要求B.注意事项C.患者病情D.感染菌种5.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本地的流行病学数据,综合考量因素确定是否开展主动筛查以及具体方案,这些因素包括()oA.人员B.技术C.费用D.患者意愿6.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主动筛查时,可采集的标本包括()oA.粪便标本B.直肠/肛拭子C.痰液D.创面或皮肤破溃处7 .医疗卫生机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日常清洁与消毒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先去除污染,再实施消毒8 .无明显污染时,直接进行擦拭消毒C.清洁和消毒应遵循先进行收治其他患者的区域

3、后进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区域的原则D.工作人员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8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采取的措施包括()0A.按时上报相关部门9 .建立应急处理小组C.对有流行病学关联者进行筛查D.采取针对性的环境处置措施10 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教育培训时,应包括的内容有()oA.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知识B.防控措施的实施C.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D.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10.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主动筛查时,风险评估应考虑的因素包括()oA.患者既往感染史B.住院时间

4、C.入侵性操作史D.当地流行病学数据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医疗卫生机构应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医院感染率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2 .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对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科室的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现场督导与检查,至少每两个月一次。()3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入口应张贴接触隔离标识,标识宜简要注明接触隔离要求及注意事项。()4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检查预约单上应有相应标识。()5 .医务人员在接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应佩戴口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脱去口罩

5、并立即进行手卫生。()6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进行终末消毒时,宜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或具有同等消毒作用水平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7 .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每半年在机构内发布本机构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情况。()8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内物品配备宜遵循最小量配置原则。()9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进行终末消毒时,应更换所有床上织物,包括被单、被套、枕套等。()10 .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病室进行终末消毒时,应

6、采用非接触式方法进行终末消毒。()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隔离措施。2 .简述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管理中,如何进行主动筛查。3 .简述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环境及物品管理中,日常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哪些原贝上4 .简述医疗卫生机构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理措施。参考答案单选题1. B2. B3. D4. B5. B6. B7. A8. C9. B10. B填空题1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2 .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科室的协作机制3 .至

7、少1次/周4 .每季度5 .专人专用6 .手套7 .监测8 .清洁消毒9 .质量改进10 .相应标识多选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5. ABC6. ABCD7. ABCD8. ABCD9. ABCD10. ABCD判断题1. 2. (应为至少1次/周)3. 4. 5. X(应为佩戴手套)6. 7. X(应为每季度)8. 10.(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非接触式方法进行终末消毒)简答题1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单间隔离,宜有单独卫生间;当隔离单人间不够时,优先隔离大小便失禁、使用侵入性设备或伤口持续有分泌物的患者;实行分组护理,护理人员不宜参与其他患者的护理;不宜有陪护人员

8、确需陪护的应限1人且不应同时陪护其他患者;入口应张贴接触隔离标识;隔离至出院,长期住院患者连续两次采样阴性且相隔24h或以上可解除隔离;既往有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在主动筛查前实施隔离。2 .主动筛查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本地流行病学数据,综合考量人员、技术、费用等因素确定是否开展及具体方案。筛查人群宜包括预估入住ICU大于2天、新生儿ICU,进行器官和骨髓/干细胞移植等高风险患者。可采集粪便标本或直肠/肛拭子,以及其他可能定植或感染部位的标本。筛查频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入院时一次,随后每周一次直至出院。筛查方法可选择表型检测和基因型检测等。3 .日常清洁与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有明显污染时先去污

9、染再消毒,无明显污染时直接擦拭消毒;宜使用清洁-消毒“一步法”产品和环保消毒剂;遵循先清洁其他患者区域,后清洁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区域的原则;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高频接触表面每隔4h清洁一次;可见污染立即清洁消毒;执行单元化操作,清洁工具编码分区域使用;复用消毒用具在专用场所处理;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4 .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按要求上报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处理小组;将感染或定植患者单人间隔离或同种病原体集中隔离;同一班次护理人员专人护理隔离患者,医师查房人数不超过2人,指定医师专人诊治,技师专人诊治;对有流行病学关联者开展主动筛查,必要时对工作人员筛查;遵循环境处置要求,根据分析和检测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若控制不佳,采取暂停收治新患者、腾空病区强化消毒等强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