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5981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示版)一、规划背景1、国家层面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中强调各省住建厅、通信管理局、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需充分认识加强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通信机房、基站、铁塔、管道线路等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是落实“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战略,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客观需要。以及面对信息化社会和新型城市对通信业务需求呈现出的多样化、数字化和宽带化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通信手段和综合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通信服务,需要构建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的通信基

2、础网络,而构建上述基础网络的前提是有经科学规划的、充足的、满足要求的通信基础设施。2、省市级层面根据湘建规201669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衡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我市2023年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第九单项的专项规划通知;二、规划范围、年限及规划内容规划范围:北至怀邵衡铁路,西至蒸水与岳临高速、内环北路、蒸湘北路、华新大道以西蒸水段形成的边界,南至湘江、东至京广高铁,总规划面积518.35平方公里。本规划范围与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相一致

3、包括雁峰区、石鼓区、珠晖区、蒸湘区四个行政区域以及高新区、滨江新城、松木经开区、白沙工业园、珠晖工业园等新城区。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与省政府批复的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限相协调,并根据衡阳当前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状况相协调,所以本次具体规划期限为2021至2035年。近期规划年限为:2021年-2025年中期规划年限为:2026年-2030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31年-2035年规划内容:本次城市通信专项规划主要包括通信机房规划、通信管道规划、光交接箱规划、智慧管网。三、规划目标为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大力推进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4、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衡阳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5年)。通信专项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编制适应通信网络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并通过规划来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规范化、有序化建设。为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智慧衡阳;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健康衡阳;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衡阳;坚持开放发展,建设现代衡阳;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衡阳。衡阳市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工作。把建设智慧衡阳、健康衡阳、美丽衡阳、现代衡阳、幸福衡阳作为深入推进新衡

5、阳新创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城市空间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是专项规划的主要目的。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网络的载体,是城市建设信息社会的基础。国内有媒体甚至称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基础设施,其重要程度已经和城市的发展唇齿相依、密不可分。通过编制专项规划,理顺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并根据专项规划内基础设施规划情况,将通信机房、基站等的建设需求设施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中,将通信设施建设由事后配套变为事前参与,确保通信设施的有序建设。三、规划原则

6、1、统一规划、远粗近细:统一规划是通信基础设施及网络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各通信运营商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需要坚持在统筹中处理矛盾,在兼顾中把握平衡,在协调中促进发展,统一规划,使通信建设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能够健康、有序、优质、高效持久地向前推进。结合衡阳实际,推进信息网络产业化改造和资源优化整合,实行公共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和管理,提倡政府协调下有序竞争。搞好分类指导、区分轻重缓急、远粗近细的绘制全方位蓝图。2、合理布局、率先突破: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将未来衡阳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经济强市和生态宜居的人文城市。作为通信行业,

7、围绕合理布局这一目标,才能彰显它的真正价值。如何站位全局、服务大局,需要全盘考虑各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现状和需求、城市功能区、人口分布的现状和规划、通信网络的最新技术及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同时把握住扩大城市规模的契机,在新城区率先突破,转变、优化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3、远近结合、共建共享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引,科学地制定通信专项规划,确立近中远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综合考虑衡阳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坚持因地制宜,远近结合。明确建设模式、建设重点和建设方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各运营商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根据工信部和国资委的相关文件,为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

8、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大力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妥善处理共建共享过程中会出现的同步性与不同步性的矛盾和对资源享有不平均时出现的矛盾。四、规划方案1、通信机房规划方案通信机房规划方案主要是考虑四家运营商规划机房的数量、分布位置及覆盖区域、机房面积等因素。根据运营商现有机房情况和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相关要求及发展趋势,通过和各运营商规划建设部门沟通,对各运营商核心机楼、接入机房的数量和位置(覆盖区域)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核心机房规划各运营商建设已基本完成,本次核心机房规划有联通公司的1个核心机房规划,为华新开发区机房。接

9、入机房规划:衡阳主城区四大运营商现有接入机房共计114个(总机房数量为130个,其中16个为核心机房)。根据以上密度预测,至2035年,在衡阳主城区(各运营商共建)规划期内各运营商共计还需规划新建接入机房为93个,其中雁峰区25个、石鼓区19个、珠晖区28个、蒸湘区21个;按产权归属统计,中国电信20个,中国移动54个,中国联通6个,中国广电13个。本次规划只针对用地规划,机房的建设资金由各运营商自筹。2、通信管道规划方案规划期内,衡阳共建设管道1134.17公里,折合为11059.82孔公里。其中蒸湘区新建管道292.62公里,折合2650.52孔公里(含(高新区)新建管道127.8公里,折

10、合1130.6孔公里);石鼓区新建管道260.7公里,折合2497孔公里(含(来雁新城)新建管道88.3公里,折合871.2孔公里;(松木工业园)新建管道55.1公里,折合438.6孔公里);雁峰区新建管道243.7公里,折合2494.6孔公里;珠晖区新建管道337.15公里,折合3417.70孔公里。3、通信光交规划方案衡阳主城区三大运营商现有主干光交共计914个。根据以上密度预测,至2035年,在衡阳主城区还需规划光交1668个,本次规划将所有运营商的光交位置统一规划,光交宜立在绿化带或者人行道的上,统一规划位置,由各运营商各自安装建设;主干光缆交接箱规模统计总表序号行政区光交数量1石鼓区

11、99*4运营商2蒸湘区131*4运营商3雁峰区87*4运营商4珠晖区100*4运营商总计417*4运营商4、智慧管网规划方案智慧管网软硬件产品研发,结合多省市智慧管网建设经验,构建起一个可靠标识、全面感知、可视化管理、全生命周期监的智慧管网系统。智慧管网平台基于智慧城市整体架构,支持共享感知层、融合网络层能力以及业务基础层平台大数据存储、分析能力,在该基础上构建智慧管网应用;同时也支持作为独立平台存在,支撑城市级智慧管网专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管线建设管理、运行供给、防灾减灾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五、规划预期成效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后

12、有利于规范衡阳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为,推动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选址难、建设难等问题。有助于加快通信基础设施部署效率和建设进度,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降低建设成本。规划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了网络质量,确保了通信网络的稳定覆盖。通过优化通信基础设施布局,提升了城市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推动临沂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将衡阳市通信管道、通信机房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将通信设施建设由事后被动建设变为规划引领,确保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实现规划区域内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节约城市国土空间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通信基础设施,杜绝出现无序建设、相互争利和垄断现象,更有效解决多头投资与分散管理,重复审批、重复建设、管理困难的严重问题、更有利于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和维护。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推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规范化、有序化建设,同时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