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6301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市工业硅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一、政策背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工业硅矿热炉单台小于等于2500OkVA,总容量小于等于50000kVA的都属于限制类。经咨询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单台12500kVA以下(不含)的矿热炉很有可能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淘汰;1250OkVA规格的矿热炉目前虽然不在淘汰类,但可能在2025年12月31日之后列入淘汰类。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实施铁合金、电解金属镒行业规范条件,规定工业硅矿热炉应采用矮烟罩半封闭型。国家标准工业硅单位产品能耗限额(GB21347-2023)要求,新改扩建项目,强制执行2级准入值。根据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

2、准水平(2023年版)的相关要求,2026年底前工业硅企业应完成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结合以上政策背景,主动思考我市工业硅产业如何发展迫在眉睫!二、我国工业硅产业发展历程2023年,我国工业硅产量370万吨,消费量333万吨,分别增长了13.8%和41.1%,全球占比分别达到80.8%和68.7%,其中牌号421及以上高品位工业硅产量占比,比201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时,行业装备大型化、生产自动化、原材料标准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25000KVA以上大型矿热炉占比,从2010年的5%提升到当前的40%以上;生产机械化占比,从2%提高到70%以上;工业硅煤还原剂占比,从1%提升到60%以上;头部企

3、业大型矿热炉冶炼电耗从13000千瓦时降至11000千瓦时左右。我国工业硅产业链近10年发展迅速,在消费结构和产能分布方面均在变化。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工业硅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消费以铝合金行业为主;中期有机硅消费超越铝合金成为工业硅的主要消费端;后期随着光伏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多晶硅需求将超越有机硅需求,成为工业硅第一大需求方。在2018年以前,工业硅的第一大需求方是铝合金行业,因此当时也被称为金属硅,主要是通过在铝产品中加入工业硅来提高金属流动性及韧性。加入工业硅的铝合金产品具有成型性好、耐蚀性高的特点,常用作汽车、航天、船舶等零部件,特别是对推动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

4、着有机硅行业的高速发展,有机硅对工业硅的需求量从2013年开始接近铝合金,并于2018年超越铝合金,成为工业硅的第一大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硅下游消费中,铝合金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3.49%,有机硅占国内消费总量的41.34%,多晶硅占国内消费总量的31.61%。有机硅的制造是将工业硅粉与甲烷气体混合反应,生成有机硅单体,再加工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来生产其他化工品的过程。有机硅材料兼具高分子易设计加工和无机材料的高稳定性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汽车、纺织、医疗、电子、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目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大趋势和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产业链快速

5、发展,在光伏装机需求的带动下,十四五期间中国多晶硅产业对工业硅需求增长率将超过30%,对工业硅的需求增长将起主导作用。虽然2021年多晶硅的消费占比尚不及出口占比大,但多晶硅需求很大可能超越有机硅需求,成为工业硅第一大需求方。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来看,工业硅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资源丰富以及拥有电力优势的地区。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硅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且未来该产业的主要增量也将来源于我国。我国工业硅产能主要分布在电力资源充沛的西北、西南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但新增产能主要将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以一体化规划产能为主。在2015年之前,国

6、内工业硅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拥有水电优势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但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工业硅发展主要依托于较低的水电成本,而水电受制于降雨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一般丰水期水电价格较低,企业开工率较高,而枯水期平均电价上涨,企业倾向于停产检修,因此在这个阶段工业硅生产的季节性差异大,淡旺季明显。2015-2023年,新疆地区工业硅产能迅速增长,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一是利用低电价优势,二是不受降雨的影响,全年供应平稳,因此成本进一步下降且产量季节性波动降低。据调研了解,新疆地区还可根据丰水期、枯水期调节产量,进一步降低因丰水期和枯水期造成的产量和价格波动。2023年,新疆是我国工业硅第一大产区,产量占全

7、国总产量的44%。未来工业硅产能将向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内蒙古有望成为工业硅第三大生产基地,目前计划项目产能达85万吨,晶硅光伏产业链发展迅速。且随着晶硅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企业进行上下游一体化的扩张,未来发展趋势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火电和水电,生产工业硅很大可能大规模使用光伏发电。三、我市工业硅产业发展情况介绍目前,我市工业硅产业主要分布在秀山县,目前产能大概在13.8万吨,主要集中在6个企业。存量项目矿热炉设备主要集中在12500KVA及以下参数,新建项目矿热炉在30000K

8、VA参数及以上,详细见下表所示。截止6月底,我市产能停产大概是7万吨,产能开炉只有3.8万吨,开炉率35.19%。新建项目产能为3万吨,预计24年年底投产试运行。我市没有光伏级或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生产企业,硅生产产业链条很短。表1.全市矿热炉设备及产能情况表,企业名称,主要装备及生产线.(炉型X台数),产能(万吨),属性.秀山A公司412500KVA矿热炉X2,2.正常,秀山B公司”12500KVA矿热炉X2.2,停产.秀山C公司.8000KVA矿热炉x2台,20000KVA矿热炉1台3停产,秀山D公司.9000KVA矿热炉X1,12500KVA矿热炉X18正常.秀山E公司.12500KVA

9、矿热炉X2,2,4月检修秀山F公司.33000KVA矿热炉XZ3.在建.当前我市工业硅产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1)负利润扩张下,开工率持续下滑。随着当下行情不断刷新新低,硅企利润进一步收缩,我市大部分硅厂进入四月后开工积极性并不高。(2)高成本边际产能收缩致使整体供应短期收缩。目前,高成本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硅厂(资源优势不明显),其中主要瞄定成本的元素主要就是从能耗和电价来划分。我市产能主要就集中在中小型硅厂,电价高位运行,能耗较高,高生产成本使得企业很多不愿意开炉。短期内开工出现扰动下将对整体供应收缩,边际去库化会有所体现。(3)光伏增量与过剩的多晶硅。关于需求,我们仍瞄定在多晶硅,

10、作为工业硅的发展引擎。边际增量变化较大的多晶硅将会带动原料工业硅的供需变化。从当下产业链的价格来看:光伏组件价格目前已跌至甚至不足0.8-0.9元一瓦,对应硅料价格50-60元区间。根据相关报道,2024年全球光伏预计新增装机量在460GW,所需硅料在166万吨左右。按照目前的产能新增情况,产量预测在205万吨,整体过剩39万吨。在产业链的利润收缩下,价格下滑首当其冲体现在了硅片上。由于硅片高库存,排产略有下降,传导至上游硅料,对硅料的需求不大,采购硅料的意愿不强。四、企业发展建议一是建议我市工业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迭代升级,将存量项目矿热炉设备等量置换成33000KVA及以上炉型,降低企业单

11、位产品能耗。二是建议我市工业硅企业采用烟气余热发电技术、高效除尘和清灰技术、变压器合理调节控制技术、原料粒度精确控制技术、烟气参数自动检测等技术,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建议我市工业硅企业自建光伏、风能电站等新能源设施,提高硅产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四是建议我市工业硅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持续推动行业发展。五、政策建议一是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深化与秀山县本地乌江电力公司的沟通联系。促成建立稳定的硅电联动溢价机制,降低企业购买电价,提升我市工业硅产业竞争力。二是建议光伏、风电、水电等绿电优先保障供给硅能源生产企业,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零碳循环。三是建议政府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联盟,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四是建议产业部门加强研究,认真梳理分析工业硅产业,延链补链思路和方向,锚定目标、精准招商,全力推动工业硅产业集群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