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6054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于(与)焉何其若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乃之乎者也 谐音:语嫣何其弱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乃之乎者也(一)(一)动词动词,到,到去去 。(二)(二)助词助词。1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志。4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5

2、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节,没有实在意义。(三)(三)代词代词。1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2 2指示代词,这,此指示代词,这,此例句:例句:1、(陈涉)辍耕、(陈涉)辍耕之之垄上。垄上。2、项伯乃夜驰、项伯乃夜驰之之沛公军。沛公军。3、吾欲、吾欲之之南海,则何如?南海,则何如?一、一、“之之”字作动词,字作动词,翻译为翻译为“到到去去”或或“往往”、“到到”格式: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格式:

3、人名或人称代词(有时省略)+之之+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地名或表示地方的名词:1.虽我虽我之之死,有子存焉。死,有子存焉。2.汝心汝心之之固,固不可彻。固,固不可彻。3.臣臣之之壮也,犹不如人。壮也,犹不如人。4.邻邻之之厚,君之薄也。厚,君之薄也。二、作助词二、作助词(一)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一)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名词格式:主语(名词/代词)代词)+之之+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之”字去掉,再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读几遍,你就

4、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断定这个断定这个“之之”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1、于厅事、于厅事之之东北角东北角 2、是寡人、是寡人之之过也过也3、微夫人、微夫人之之力不及此力不及此4、魏,多变、魏,多变之之国也国也(二)结构助词(二)结构助词“的的”格式:名词(或形容词)格式:名词(或形容词)+之之+名词。名词。1.怅恨久怅恨久之之2.顷顷之之,烟炎张天,烟炎张天3.久久之之,闻左公被炮烙,闻左公被炮烙(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三)起凑足音节作用。无实义,可不译。(1)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一般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表示时间持续的状态。持

5、续的状态。1、佚、佚之之狐言于郑伯曰狐言于郑伯曰2、烛、烛之之武言曰武言曰(2)用在人名之间。无实义,可不译。)用在人名之间。无实义,可不译。1、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马、马之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蚓无爪牙、蚓无爪牙之之利,筋骨利,筋骨之之强,上食埃土,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四)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四)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格式:格式:“中心词中心词(名词名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者者”有时省略)有时省略)1.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不知,惑之之不解。不解。2.孔子云:

6、孔子云:“何陋何陋之之有?有?”3.宋何罪宋何罪之之有?有?(五)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五)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可不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可不译。译。格式:宾语(名词)格式:宾语(名词)+之之+谓语(动词)。谓语(动词)。1.具答具答之之2.又数刀毙又数刀毙之之3.彼竭我盈,故克彼竭我盈,故克之之4.不知将军宽不知将军宽之之至此也!至此也!三、代词:三、代词:(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一)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用在动词后作宾语。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宾语。这时,所指代的对象大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

7、文中。可译为“我、他(它)、他(它)们我、他(它)、他(它)们”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等,或将所代的对象直接译出。有时也可不译。不译。格式:动词格式:动词+之之1.渔为甚异渔为甚异之之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之3.曾不能损魁父曾不能损魁父之之丘丘(二)指示代词(二)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这样这样”“这这事事”、“那那”、“那样那样”等。等。四、较特殊的情况:四、较特殊的情况:“之之”与前面的动词与前面的动词在结构上看是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则宾在结构上看是动宾关系,从语义上看,则宾语语“之之”无所指,这时可视为补充音节的语无

8、所指,这时可视为补充音节的语气词,或者如古人所说的衬字。如:气词,或者如古人所说的衬字。如:1、填然鼓、填然鼓之之。2、树、树之之以桑。以桑。真题回顾真题回顾1.1.(2009.2009.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都相同的一组是()A A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B.B.发兵捕发兵捕之之,久不得,久不得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周怀政周怀政之之诛,帝怒甚诛,帝怒甚C C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D.D.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迪

9、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解析:解析:B B项第一个项第一个”之之“,代词,代逃兵;第二个,代词,代逃兵;第二个”之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2.(2010.2010.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A.今俞瑱得今俞瑱得之之 乃令吴玉守乃令吴玉守之之 B.B.利为彼有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宜为报仇C.C.降家皆为上所杀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儿为所误 D.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我师乘之

10、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A项项“之之”均为均为代词,代指居庸代词,代指居庸关关3.3.(2011.2011.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A其智能亦自可韬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语其妻曰B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 C令捕令捕之之杖毙,弃诸野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妻泣而从之之,病果瘳,病果瘳 chuchu D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C C项项“之之”

11、均为代词,他,代罗提督。均为代词,他,代罗提督。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与与“汝心汝心之之固,固不可彻固,固不可彻”中的中的“之之”字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B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之”字的用法不同的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一项是()A A、遂使之行成于吴、遂使之行成于吴B B、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若以越国

12、之罪为不可赦也C C、越国之宝器毕从、越国之宝器毕从D D、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A 3.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之”字用法归类正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是寡人之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君图之A A、/B/B、/C C、/D/D、/A4.4.下面对句中下面对句中“之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太后新

13、用事,秦急攻之 太后盛气而太后盛气而揖之揖之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太后太后之色稍解之色稍解 而臣衰,窃爱怜之而臣衰,窃爱怜之 父母之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诺,恣君所使之诺,恣君所使之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A 5 5、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之之”字的用法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 何厌之有何厌之有 公与之母公与之母 吾妻之美我者吾妻之美我者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填然鼓之填然鼓之 奋六世之余烈奋六世之余烈 此亡秦之此亡秦之续耳续

14、耳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五亩之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D 判断判断“之之”在文中的意义。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一僧欲1 1之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 2之之应。久应。久3 3之之,此僧以箪,此僧以箪 dndn 食瓢饮食瓢饮4 4之之助至南海,夸助至南海,夸5 5之之于唐僧:于唐僧:“此何难此何难6 6之之有?有?”唐僧曰:唐僧曰:“汝汝7 7之之百折不挠,实可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钦佩。然汝8 8之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 9之之乎?乎?”一僧欲一僧欲1 1之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 2之之应。应。久久3

15、 3之之,此僧以箪,此僧以箪 dndn 食瓢饮食瓢饮4 4之之助至南海,助至南海,夸夸5 5之之于唐僧:于唐僧:“此何难此何难6 6之之有?有?”唐僧曰:唐僧曰:“汝汝7 7之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 8之之言亦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过矣,君将骄而笑9 9之之乎?乎?”1 1、动词,可译为到、往、动词,可译为到、往2 2、代词,可译为他、代词,可译为他3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4 4、助词,的助词,的5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 8、助词,可译为的、助词,可译为的9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