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总论1.总论1.1评价目的(1)本次环评将在对本项目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清洁生产为原则,分析论证本项目“三废”排放情况及从环保角度确认工艺过程的先进性,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通过对本项目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的综合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3)采用适当的预测模式,预测和评价工程投产后对该地区的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为环保治理设施提供反馈建议,并通过核实建设单位提供的环保设施资料,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4)贯彻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精神,根据前郭县“十五”期间排污总量控制规划目标和区域环境
2、容量,分析下达给本项目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为今后该项目环境管理服务提供可靠依据。(5)通过对环境、经济的损益分析,论证本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6)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功能规划、环境容量及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方面,论证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为项目实现优化选址、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3、法(1996.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1.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名录;(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
4、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6)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税务局国经贸20001015号文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7)国家环保局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大气、地表水环境)和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8)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9)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新源牧业有限公司前郭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长春黄金研究院与新源牧业有限公司签定的关于开展本项目环评的技术咨询合同。1.3评价工作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总局“总量控制”“源头控制”
5、的要求,以“清洁生产”为纲,评价该项目从生产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水平,论证该生产装置的工艺先进性。 (2)加强类比调查,充分利用国内同类型生企业的“三废”治理经验,力争使本项目环评更具实用性和可靠性。 (3)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和监测数据,避免重复性工作,缩短评价周期。(4)环评工作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1.4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1.4.1 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成后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燃煤锅炉烟气、污水处理站及牛舍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各种产噪设备对声环
6、境的影响;各种固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4.2评价重点根据该项目的污染特征,本着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提高报告书实用性的原则,本次环评将在加强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原则,并以水环境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为重点,同时注重污染防治措施的论证分析,特别注重对牛粪肥田和废水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性及生态环境效益分析,对噪声、固废物的环境影响予以一般性评价。1.5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5.1厂址周围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前郭县红星牧场,厂区东侧为红星牧场草原,西侧28m为通往三分场的柏油路,隔路为牧场看草窝棚,远处距离七分场为7km,南侧60m为红星牧场农田,远处2k
7、m为牧场三分场,北侧为草原,距离红星牧场厂部约8km。所选场址原为林场的人工草地,现经市政府批准征企业用地,厂址四周被人工草原、农田和天然草原包围,环境优美,防疫条件好,四周无污染源。以场区四周边界1.5km半径内无居民区,南界最近居民点牧场三分场距场边线2.0km,详见图11。1.5.2确定其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如下:控制该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以保护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松花江水质及水域功能(类)不受影响。控制该项目一台2t/h蒸汽锅炉烟气及牛舍臭气所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使废气达标排放,并严防污水处理站所排臭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保护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
8、二级)不受影响。控制产噪设备的噪声,使厂界环境噪声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区标准,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干扰。合理处置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避免产生二次污染。通过环保治理,使本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确保项目建成后,排污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总量目标要求范围内,加强厂区绿化建设,为当地提供一个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1.6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依据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评价级别判定方法,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级别及范围。1.6.1地表水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由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
9、域功能而确定的。本项目的养殖场纳污水体为草原排涝明沟,通过松花江泻洪渠最终汇入松花江;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见表11。表11 地表水评价级别判据项目名称养殖厂废水排放情况废水排放量(m3/d)97.2主要污染物CODcr、BOD5、SS、NH3N污染物类型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复杂程度简单排放口位置岸边排放受纳水体情况河流名称松花江水体功能分类中河水质标准类平均流量476丰水期/63.3枯水期(m3/s)由表11的判据可知,该项目废水类型为有机废水,日最大排放量97.2t,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 、氨氮等,污染物种类属中等,最终受纳污水体松花江水质功能类别为类,故根据HJ/T2.393规定
10、本次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从畜牧场断面至泔水缸断面约34.2km长江段。1.6.2地下水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是由工程特点、环境特征、国家及当地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及标准、所处地理位置所确定的。拟建项目可能污染地下水的因素为生产及生活污水和开采地下水,由此可能产生对厂址周围地区地下水水量及水质的影响。依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将该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有确定为三级。根据厂区周边村屯的分布情况,将本项目地下水的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厂区为中心,周围3.0km为半径的地下潜水。1.6.3环境空气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评价级别划分方法进行确
11、定,其判据详见表12。表12 大气评价级别判据 Pi(m3/h)地形Pi2.51092.5109Pi2.5108Pi95%,脱硫效率40%。经处理后锅炉烟气排放情况详见表28。达标后烟气经高30m,内径为0.8m的烟囱高空排放。表28 项目投产后锅炉烟气排放情况项目名称烟尘SO2mg/m3t/amg/m3t/a烟气量(m3/a)7.44106处理前180013.398356.21除尘设施CJXN高效湿法脱硫除尘器处理后900.675013.73除尘效率%9540烟囱高度/内径m/m25/0.8恶臭气体本项目投产后污水处理站及牛舍和贮粪池产生臭气,这类恶臭气体主要为氨、硫化氢、三甲基氨等。几种主
12、要恶臭物质的理化性质详见表29。经类比调查,排放源的源强特征详见表210。表29 恶臭物质理化特征恶臭物质分子式嗅阈值(ppm)臭气特征三甲基胺(COH3)N0.000027臭鱼味氨NH31.54刺激味硫化氢H2S0.0041臭蛋味粪臭基硫酸0.0000056粪便臭表210 恶臭源强一览表序号排 放 源有防护措施(mg/m3)无防护措施(mg/m3)H2SNH3H2SNH31牛舍0.060.50.722贮粪池0.65683污水站曝气池、污泥池0.65810本环评建议对牛舍设集中通风排气装置,并采用排气筒高空排放,贮粪池及污水处理站格栅沉淀池等采用加密封盖及负压消臭隔离措施,以减轻臭味对厂区周围
13、的影响。3.清洁生产分析(3)噪声本项目投产后,噪声主要来自锅炉鼓引风机、各种泵类、空压机等,噪声值在75100dB(A)之间。建议对产噪设备设隔音间,墙壁安装隔声板,底座加减震垫等措施将噪声对人及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4)固废物本项目投产后,固废物主要来自锅炉炉渣、牛粪、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及病牛尸体等。锅炉炉渣用于铺路或卖给砖厂制砖;牛粪贮存在场区内修建的防渗储粪池中,以免产生二次污染,牛粪定期卖给农民做肥料;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箱内,定期外运到垃圾场统一处理;死牛尸体进行焚烧处理。本项目投产后固废物的排放量及处理处置措施详见表211。 表211 固废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a序号污
14、染物来 源产生量处理方法1锅炉炉渣燃煤锅炉200用于制砖或铺路2污泥污水处理站15.68用于作肥料3生活垃圾员工18.98送垃圾站统一处理4死尸牛舍1.5焚烧5牛粪牛舍20000定期卖给农民做肥料6合计20236.163.清洁生产分析推行清洁生产是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进行整体污染预防,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是实现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策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我国政府已将清洁生产载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国务院于2002年6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清洁生产是指在可行的范围内减少最初产生的或随后经
15、过处理、分类或处置的有害废物,达到“废物最小化”。清洁生产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和管理为手段,强调在生产的全过程中的源削减。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统计、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不仅可以预防污染源建成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能预防该污染源本身的污染产生,从而以经济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清洁生产要素中重要的环节是生产过程原料消耗指标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指标。从节省原材料和减少物耗的角度出发,清洁生产应是企业自觉追求的目标,同时符合充分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向。本项目将从清洁生产全方位、全系统的污染控制思路,针对建设项目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和设备、燃料、资源能耗及生产过程中的
16、污染减缓措施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3.1清洁的原料本项目所需饲料均由指定厂家负责生产,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饲料标准,不含兴奋剂、镇静剂和各种违禁药品,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型和安全性,避免了由原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属清洁原料。对泌乳牛的饲料,应多采用碱性反应的日料,即以干草、青草、青贮和多汁饲料为主,配合成多种多样,以刺激其食欲,防止疾病,培养高产牛;成乳牛的饲养,要严格执行定草、定料、定钙、磷、定食盐的四定制度饲料如有大变更,应逐渐调整,不能骤然改变精料,每头基础料2.5kg,并按产奶、转群、怀孕等情况进行增减调剂、料拌成半湿、松散喂给,干草平均每头8-10kg上草原则,坚持勤添少上,每天最少不
17、得少于3次。钙磷补:每头成牛每天3-4两;食盐:每头成牛每天3两,可自由采食;付料:防止喂料忽多忽少,应适当定量;饮水:每天要坚持饮足水,并要饮清洁水,每天约30kg左右。每到伏天,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牛只要疏散看护好,冬天要做保暖工作,以防疾病发生。3.2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性本项目引进的优质荷斯坦奶牛采用全舍饲饲养工艺,从选种到饲养均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相关专业技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鲜奶采集引进两套先进的24/48并列式挤奶台,该设备卫生、先进、安全性较高。为保持牛乳品质量,挤奶人员要在挤奶前穿胶靴、剪短指甲,用水洗手,衣服要干净,以重卫生。挤奶前应清除粪尿,涮净牛后躯,固定牛尾,一般应在喂料前将奶挤完,挤奶时要特别注意保证奶汁清洁。挤奶时要固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