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docx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637208 上传时间:2018-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 特征码 uGJWBMmUPTPAIhDgollP * 话题作文的失误及对策 柯前进 就近几年来各省市中考中作文命题趋向看,话题作文可谓风靡 一时。为什么话题作文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能成为大家基本认同, 推广速度很快的主要题型呢?这是由它的导向性、灵感性、宽 泛性这三个优点决定的。 导向性,话题本身具有的,比如以“微笑”为话题,人的面部 表性“微笑”就给你确定了写作内容的着眼点。 灵活性,表达方式的适用右以自由选择。 (文体不限) 宽泛性,是指材料运用不加限制,古今中外,身边身外的材料, 只要你熟悉,只要符合写作需要都可以运用,用不着为“设什 么可写的”犯愁。 第

2、2 页 然而尽管话题作文具有开放性强,倡导自由表达等优点,但因 素其是新题型,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尤其是在考场上,常常出 现种种失误,有的甚至失分惨重,失去语文学科的“半璧江山” , 后果不堪设想。这些失误,主要表现有: 1、忽视审题,偏离题意。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但并非是不要审题。其实,扣题材 对于任何形式的作文来说都是基本要求。实际写作中,同学们 偏题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本末倒置,将话题材中的某个枝节 当成了话题主体,导致“走题”导致作文与话题貌若神离。话 题材作文的题型,一般有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四部分 组成,尤其是提示语容易引起学生误解,堕入迷途。二是丢开 话题,另起炉灶。有

3、些同学误认为话题作文是完全自由的写作, 于是根本不按话题要求,随心所欲,写自己擅长写的。 2、思路狭窄,构思趋同 话题作文的题型,往往有材料和相应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利 用得好是完全可以起到打开思路的作用的,但很多学生只注重 话题而忽略提示语的作用,造成思路狭窄,构思趋同,缺乏创 新。如以“爱”为话题,许多同学马上就到“母爱”或“父爱” , 第 3 页 由“母爱” 、 “父爱”马上就想到雨“送伞” 、寒“送衣” 、饥 “送食” 、病“送医” 。 3、离现实,胡编乱造 话题作文提倡创新思维,鼓励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但想象不 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天马行空,更不能脱离现实,胡编乱造。 4故弄玄虚,华

4、而不实。 语言的亮丽是个性化作文的一大特色,语言是影响作文核心因 素,是人的思想须以附着美丽外衣,是我们世界交流的载体。 因些,高尔基说: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 。考场作文的语言 尤其重要,因为它是阅卷老师看到的第一张脸。但我们的不少 同学,一味追求语言的华美,故弄玄虚,华而不实,要么晦涩 难懂,让人如堕五里雾中;要么滥用修辞,让人啼笑皆非;要 么空发议论,无病呻吟,让人无动于衷。 5假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 许多同学读了一些想像作文,于是,写作时无论遇到什么题目, 第 4 页 就不加思考写起想像作文,编造一些毫无根据的像故事或开关 和结尾写一堆令人生厌的套话,不能说真话抒真情,缺乏感染 力

5、。 6、就事论事,缺乏点睛之笔。 许多同学选材很新,记录也比较生动,但往往为了写这件事而 写这件事,要么结尾不了而了,主题不明,要么就事点题,不 能拔高升华,放大。 7生搬硬套,抄袭成风 由于话题作文要求宽松,写作范围泛,因此很多同学认为只要 背诵或熟记几篇范文就可应付自如了,于是出现了不少不加任 何改造而生搬硬套、全盘照抄的。 8随意拟题,缺乏创新 话题作文虽然题目自拟,但拟好标题也是关键的一步。有许多 同学对此十分忽视,要么为了所谓拖时间而直按用“话题”做 档题,要么偏离话题,胡乱拟题。其实,拟好题目,本身就是 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它不只为写作奠定了基础,也是考场作 第 5 页 文中阅卷老

6、师的第一道嶷景。 以上八种问题,都是我们常见的话题作文中的失误,如何避免 这些不良现象,写出出彩的考场作文,不妨从如下方面着手。 1认真阅读话题作文题型的四个部分,即材料、提示语、 话题和写作要求,全面把握,抓住要点,严格述好审题关。 2根据内容,确定文体,力求写身边的真人真事或写有 根有据的名人轶事,不必一味从文体上创新,华众取宠。 3选小材料,表现大主题,以小见大,以叙为主,叙议 结合,注重画龙点睛,力求立意深远,发人深省。 4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维,合情合理的道向思维, 做到发人所来发,想人所来想 5用心专一始终围绕既定主题选材,组材,剪栽。长期 养成列提写构思的好习惯,保持首尾联贯,一气哈成。 6注重平时积累,做到原积薄发,学以致用,言之有物。 第 6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