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仲裁制度与商事仲裁周明2011.091协议仲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愿选择,或裁或审选择仲裁形式解决争议,应在合同中协议仲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愿选择,或裁或审选择仲裁形式解决争议,应在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有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依法独立办案。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依法独立办案。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和地域管辖。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 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
2、会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程序有较大透明度和自主性当事人从申请立案,组成仲裁庭到开庭审理每个程序都能程序有较大透明度和自主性当事人从申请立案,组成仲裁庭到开庭审理每个程序都能提出决定性的建议。提出决定性的建议。仲裁员有较高资望。仲裁员有较高资望。法院的支持和监督法院的支持和监督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裁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将申请按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提交人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将申
3、请按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民法院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可以向仲裁委员含所在地的中级人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的,可以向仲裁委员含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45362789仲裁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10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依照民诉法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可依照民诉法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民法院应当执行 2 2 二、二、仲裁法的调整范围 所谓仲裁法的调整范围,是指仲裁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可以解决哪些纠纷,不能解决哪些纠纷。对此仲裁法明确
4、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同时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埋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这一规定体现两层含义:第一、将纠纷提靖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如劳动争议,农业经济承包纠纷不能进行仲裁:第二,提交仲裁的纠纷限于民事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唯有这些纠纷才能提交仲裁机构解决(1)经济合同纠纷:购销合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供用电台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租赁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以及其它经济合同纠纷。(2)技术合同纠纷:技术开发合同
5、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纠纷。(3)著作权合同纠纷:许可使用合同、委托创作合同,出版合同等纠纷,(4)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5)房地产合同纠纷,房地产转让合同、房地产抵押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纠纷。(6)涉外经济合同纠纷: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资源合同等纠纷,以及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其他合同纠纷。23 3三、仲裁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 以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出于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的最具有效性,权威性的途径有两个,一十是诉讼,一个是仲裁。到法院打官司,只要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即可,无需征询对方当事人的同意仲裁则不
6、然。将纠纷提交仲裁解决,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选择,没有这一共同选择,没有记载着双方共同意向的仲裁协议,任何一方仅凭自己单方面的愿望是不能将纠纷提请仲裁的。在开庭和裁决的程序中,当事人还可以约定审理方式,开庭形式等有关的程序事项。例如:仲裁般应当开庭进行,但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开庭,仲裁庭也可以对案件进行书面审理;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当事人协议公开的,也可以公开进行,裁决书应当写明争议事实及裁决理由,但如果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的,可以不写这些内容在诉讼活动中根本不可能由当事人确定的,而仲裁则赋予了当事人一系列的自治性的权利。仲裁独立的原则仲裁的独立,指的是从仲裁机构的设置到仲裁
7、纠纷的整个过程,都具有依法的独立性。包括仲裁机构不隶属于行政机关;仲裁庭享有独立的仲裁权。仲裁的独立性,不仅仅限于仲裁独立于行政,在有关仲裁的组织体系中,仲裁协会、仲裁委员会与仲裁庭三者之间出(目应存在着独立性。各仲裁委员会设在区级以上的中心城市,其相互间无高低之分,无上下级之分,相互独立,没有隶属关系。我国仲裁法所确立的仲裁独立的原则,是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里程婢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解决纠尉的原则。向哪个仲裁机构提请仲裁,由当事人双方协商选定当事人约定仲裁机构不受地城和级别管辖的限制,可以任选他们所共同信任对纠纷处理较为方便的仲裁机构处理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争议。这一点与诉讼及
8、我国已往的仲裁制度有着截然的不同。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由当事人在仲裁员名册中自上选定,也可委托仲裁机构主任代为指定。34 4四仲裁的基本工作制度 基本工作制度基本工作制度协议仲裁制度。当事人将争议提文仲裁解决,必须在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基础上。或裁或审制度。我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当事人来说,达成仲裁协议的,双方就应信守协议,不能单方毁约;达成了仲裁协议,就章味着放弃了起诉权,就不能再去法院起诉。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即为终局裁决。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入应当履行,并不得就同一纠纷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
9、向人民法院起诉。先行调解与自愿和解制度。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该先行调解,当事人申请仲裁后,也可以通过自行协商,分清责任,相互谅解,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这充分体现了尊重当事人意志,有利于经济纠纷的及时解决。财产保全制度。我国仲裁法规定: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审请财产保全。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审请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自觉执行与强制执行相结合。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裁决自作出之口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执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
10、诉讼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回避制度仲裁委员会在审理案件时,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不公开审理和开庭辩论制度。仲裁不公开进行。除非当事人协议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在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秘密进行审理,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仲裁机构的习惯做法,这有利于保守商业秘密和减少纷曝光而对当事人产生的感情影响。有利于争议双方今后的继续商事往来。45 5五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前提条件 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前提条件足必须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请求仲裁的协议。没有仲裁
11、协议,一方审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预受理。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贯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仲裁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共同研宄决定的,只有共择的内容才是双方意志的共同体现。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另一方达成办议。这也符合国际惯例。当事人旦选择仲裁,实际上就放放弃了向法院诉讼的权利不能再向法院起诉。56 6六。仲裁的效力与执行 仲裁裁决的效力也称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我国的仲裁法根据国际惯例实行一级仲裁,即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必劝无条件地执行裁决所规定的义
12、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法院应当执行。执行亦即是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对法律文书所确定内容的执行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仲裁裁决。按这一规定要求,在仲裁庭作山仲裁裁决后,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全面,及时地履行裁决内容所确定的义务。仲裁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具有法律效力除经法律程序撤销以外,均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可通过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拒绝执行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67 7七、七、仲裁与审判的区别 (1)受理机构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仲裁是由仲委员会受理。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是中国仲裁
13、协会的会员审判是由人民法院负责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2)受理案件的依据不同。仲裁委员会只有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和方当事人的申请,才能受理争议案件,实行协议管辖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具有法定的管辖权,审判是强制管辖(3)审理组织的组成原则不同。仲裁庭组成的仲裁员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上任指定而审判庭的组成人员的人数和人选,诉讼当事人无权过问,完全山人民法院依法指定。(4)法院审理案件一般是公开的,而仲裁庭审理案件一般是不公开进行,案情不公开,裁决也不公开。开庭时没有旁听,审理中仲裁庭或仲裁委员秘书书处不接受任何人采访这样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也有利于
14、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5)一方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我国法院是两审终审制,仲裁裁决是一裁终局,不能上诉(6)确认仲裁78 8八、八、不公开仲裁的规定 仲裁委员会在审理纠纷时,为了维护当事人的信誉,保护其商业秘密和有利于纠纷的解决。根据仲裁法的有关规定,采取不公开仲裁的原则即除了当事人、委托代理人以及有关证人、鉴定人员参加仲裁活动外,不允许其他任何人员以参观、旁听、采访等89 9开庭仲裁是在仲裁庭的主持下,组织申请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对发生纠纷的事实进行调查,对纠纷争改的焦点和责任的承担进行辩沦的程序开庭仲裁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有益于澄清事实,明确责仟,
15、公平,公正裁决的目的果当事人协议不开庭仲裁的,仲裁庭根据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书面审理作出裁决。开庭仲裁与不开庭仲裁只是审理纠纷的不同方式,不影响裁决的法律效力九、九、开庭仲裁与不开庭仲裁 91010十、仲裁委员会的选定和仲裁协议 基本案情基本案情我国仲裁法已明确规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也就是说,提交仲裁的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地点和仲裁委员会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为了避免发生争议时产生无休止的磋商,在拟定仲裁协议时就应明确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条款
16、专指合同中规定的将争议提交仲裁的条款它是在一份有双方当事人签字的合同文件中,专门规定将合同当事入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的一条规定。仲裁条款是最常见的仲裁协议的形式尽管仲裁条款是整个合同的组成部分,但它被视为一项单独的合同。其有效性并不取决于合同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在包含仲裁条款的合同因变更、解除、终止、失效或无效后,该仲裁条款的规定对当事人依旧有约束力。仲裁协议:在争议发生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它可以是对原合同的一个补充文件这种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仲裁协议书”,以区别广义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书的达成时间不限于争议发生之后,也可在争议发生前达成仲裁协议的内容繁简不一,一般来说,仲裁
17、协议应当早量订得完整些,以便一旦发生争议需要仲裁时,能有所遵循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即愿意通过仲裁解决争议;(2)仲裁事项,就什么事项进行仲裁;(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即具体选定哪个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101111仲裁事项和仲裁委员会都仲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仲裁事项足仲裁的内容,解决“仲裁什么”的问题,仲裁委员会是仲裁的机构,解决“在哪里仲裁”的问题如果一个仲裁协议,只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而无明确的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则空有其光而无其实,虽有仲裁的愿望,并不清楚仲裁什么或到哪里去仲裁,仲裁愿望必然落空,仲裁协议无效所以双方当事人应该相互主动协商,达成书面补充协议我国仲裁法第十八条对仲裁协议中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作有专项规定:(1)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能够达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才有效。仲裁事项或仲裁委贝会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1112请 各 位 批 评 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