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姚婧媛.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6760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塞腰鼓姚婧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塞腰鼓姚婧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塞腰鼓姚婧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塞腰鼓姚婧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塞腰鼓 新中初级中学 姚婧媛 教学目标:通过品读课文,理解短句、排比句和反复句等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认识高原人民乐观、豪放、顽强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对蓬勃的生命力的礼赞。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课文,理解短句、排比句和反复句等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教学难点:认识高原人民乐观、豪放、顽强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对蓬勃的生命力的礼赞。教学过程:一、 视频导入,初步感受 (4分钟)师:同学们,这个人你们认识吗?(出示阿宝照片)对,这个人就是阿宝,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那位。他那富有穿透力的高音、他那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装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呢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走进黄土高原,来感受陕北另一种非常独特的

2、大型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正式上课之前不妨先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气势。(播放视频录像)师: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看后的感受?生:如:壮观、热烈、奔放、气势磅礴、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等。 (板书)师:大家已经做过预习,文中也有一句反复出现四次、表达作者观看安塞腰鼓后感受的句子,你们发现了吗?生:“好一个安塞腰鼓!” (板书)师:好的,大家把这四句话划出来。(PPT显示四句话,齐读)二、自由朗读,圈划语句 (30分钟)师:“好一个安塞腰鼓!”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四句话也把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成了四块。那么,安塞腰鼓“好”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做一些批注。(4分钟)小组

3、交流(3分钟)(学生自由发言,要点如下,随机反馈,其间注意朗读指导)(一) 研读前两个“好” (8分钟)1、 “好看”答得好!这么干脆直接的答案你是怎么找到的? 第5-6节:(短句) “”表示接下来的内容是“看”到的场面“但是”、“看”独立成段,这是句式上的一种特色、一种美。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都是独具匠心的。惊心动魄的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个关键的“看”字,我们该如何读,才能使寂静的画面一下子转成惊心动魄的画面呢? (板书:好看)第7节:(比喻、排比)“发狠”、“忘情”、“没命”三个词语层层递进,极富感染力,将后生击鼓时的表现生动的再现在我们眼前。骤雨急促;旋风快速,甚至带有强大不可抵抗的力量

4、乱蛙富有活力;火花目光炯炯有神;斗虎强健、勇猛。连用五个比喻组成一个排比句,气势是排山倒海般的、是不可阻挡的。 (齐读) (板书:比喻、排比)第8节:(环境描写,三组反义词,对比)环境描写渲染了强烈、紧张的气氛,“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三组反义词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和气势。第9-12节:(排比段) (句子难以理解,先放一放)2、“好听”第14节 :(比喻、夸张)把“山崖”比作“牛皮鼓面”,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安塞腰鼓磅礴的声势。声音会怎样?(读“隆隆,隆隆,隆隆。”自己读)(二) 研读后两个“好” (10分钟)1、师:再往下看,第三句赞美与前面有什么不同?为什

5、么说“好一个黄土高原”?生:因为“黄土高原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锤击!”“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师:只有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出气味磅礴的安塞腰鼓,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这厚厚的土层,正是生命元气的积蓄,也是黄土文化的深深积淀!赞美安塞腰鼓,实际上也是赞美黄土高原的文化底蕴! (板书:文化底蕴)3、师: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呢?补充资料:据考证,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是一片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但是几千年以来,它一直处在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

6、加之水土流失严重等原因,这片繁荣过的土地逐渐走向了贫瘠落后。如何崛起,如何奋发?我们来看作者本人写的一段话:关于安塞腰鼓(刘成章)在写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连写了好几篇颇有影响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但使陕北骄傲地在新时期美的视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讴歌改革开放。那个时期,我满脑子都是改革开放。因为天地的巨大变化给我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了希望,我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4、师:看完这段话,我们再回头读一读之前看不懂的9-12节,结合书下注释,“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使人想起”了什么?你有没有悟出一些什么呢?生:第9节,这句诗出自杜甫后出塞,在古代黄土高原曾长期是一片战场,这句诗

7、表现的是一个凛然庄严的行军场面;在古代,安塞腰鼓是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凯旋的欢迎曲。 第10节,这句歌词出自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歌曲,下面一句是“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这里写的是咱们老一辈革命家豪迈的情怀; 第11节:思想从迷惘到清晰的一次次演进。这是这片土地在思考的,也是整个民族要思考的。师:因此12节作者所写的“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到底是要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生:“挣脱”“冲破”思想的羁绊,“撞开”人心的闭塞。师:只有进取和变革才是蓬勃生命最强的声音!三、 合作朗读(5分钟)

8、师:鼓点是催人猛醒的,是激人奋进的。既然作者能把无形的鼓声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那我们也可以借助声音把作者的这种激情、把安塞腰鼓的这种气势宣泄出来!请看PPT!我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读一读。(有时间小组内可以先分角色读) (23)(女)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4)(合)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25)(男)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26)(男)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27)(轮读)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四、 总结,作业布置总结:1、课文的5-27节已经充分展现了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那么开头和结尾能否删去?为什么?2、从文中摘抄三句能够展现安塞腰鼓魅力的句子,并作批注。五、 板书设计安塞腰鼓 刘成章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看 短句 好在 好听 比喻 文化底蕴 排比 生命力 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声乐器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