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6788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二周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二上杭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雷雨这部精典话剧在首都人民剧院演出竟然遭遇了“笑场”,部分青年观众悲喜观念颠倒,道德评判观念颠倒,哄笑替代了沉思,浮躁替代了震撼。B . 皇权可以藐视,宁可被贬;荣誉可以淡漠,纵然遭来诅咒。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拒绝的背后是磬石般的执著。C . 抗战阅兵,展示我军强大装备,彰显我国国际影响力,毋庸置疑,这必将让13亿中国人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而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劳民伤财,哗众取宠。D . 天津81

2、2大爆炸让我们警醒:强化安全防犯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决不让沉痛的悲剧再次重演!2. (2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肉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过了许多许多年,人们还是常常追溯那个的故事,不能忘怀那些善良的人们。想要写好文章,必须认真观察思考生活,在脑子里建立一个丰富的素材仓库。“村村通”工程,大大改善了山区的交通状况,有力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A . 长远储藏进而B . 久远储藏从而C . 长远蕴藏从而D . 久远蕴藏进而3. (2分) (2016高二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近期该公司出台多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建立起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

3、度上杜绝了“舌尖上的浪费”。B . 尽管家里可以上网,但每个星期,他还是会瞒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在放学途中到网吧里玩游戏。C . 微电影不仅是一种自足的艺术形态,它更应该被发展成为一种对外传播的途径,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领域,一个参与性事件。D .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4. (2分) 下列是一段评论捣衣诗的文字,依前后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_苟无感,何嗟何怨也!(萧绎金楼子立言篇)甲、内外相感,愁情结悲乙、秋士悲于心丙、然后哀怨生焉丁、捣衣感于外A . 乙丙丁甲B . 乙丁甲丙C . 丁甲

4、乙丙D . 丁丙乙甲二、 名句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6高三上湖州期中)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不违农时,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李白蜀道难)风急天高猿啸哀,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岁暮阴阳催短景,_。五更鼓角声悲壮,_。(杜甫阁夜)_,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廉颇蔺相如列传)三、 诗词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6高一上正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清明万宽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 这首诗主要

5、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2)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共1题;共14分)7. (14分) (2017高三上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韩愈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 , 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无家,母抱置之姑氏以去,姑怜而食之。至五六岁,自问知本末,因不复与群儿戏,常默默独处,曰:

6、吾独无父母,不力学问自立,不名为人!”年十四五,能暗记论语、尚书、毛诗、左氏、文选,凡百余万言,凛然殊异。姑氏子弟,莫敢为敌。浸传之闻诸父,诸父泣曰:“吾兄尚有子耶?”迎归而坐门之,应对横从无难。诸父悲喜,顾语群子弟曰:“吾为汝得师。”于是纵学,无不观。以朝邑员外尉选,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擢为同官正尉,曰:“文如李尉,乃可望此。”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万年尉,为华州录事参军。争事于刺史,去官,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之朝,拜南郑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尹惭其庭中人曰:“令辱我,令辱我!”且曰:“令退!”遂怨之。拾掇三年,无所得。拜宗正丞。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公

7、喜曰:“吾将有为也!”谗宰相者言之上曰:“是与其故,故得用。”改拜陕府左司马,公又喜曰:“是官无所职,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长庆元年正月丙辰,以疾卒,春秋七十三。夫人博陵崔氏,朝邑令友之之女,其曾伯父有功中宗时。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七男三女,及公之存,内外孙十有五人。五月庚申,葬华阴县东若干里。(选自全唐文,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淮阳生景融,景融亲益疏 , 不王疏:稀少B . 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晬:满周岁C . 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第:评定D . 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白:上奏(2) 下列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

8、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为汝得师吾将有为也B . 姑怜而食之朝邑令友之之友C . 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以疾卒,春秋七十三D . 其后比以书判拔萃出其书投之尹前(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4) 根据第三段,概括李郱的形象特点,不超过25个字。 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 (共2题;共24分)8. (1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野草莓吉布鹰升妈妈松土的时候,找到了一只雏野鸡!听到这个消息,我乐不可支,情不自禁地拍掌,惊喜地跳起来。“雏野鸡要喂什么?”我问

9、当然是喂小小的、白白的蚂蚁蛋,小蚯蚓和麦粒也可以。”尔果说。“要是我爸回来就好了。他可以帮我喂雏野鸡,也能编竹篓什么的,把雏野鸡放在里面多好。”我说。“关雏野鸡的竹篓我倒是可以给你编,不过养雏野鸡很辛苦。再说,你不是要跟你爸到外地读书吗?”“是啊可是,我想这儿的家。”“不过上学最重要。你看,像我这样的,想到县城读书都没有条件。你呀,还是听你爸的吧。”“尔果,你说我奇怪不?我不想离开这里,但又想看看城市是什么样的。”“瞧你,想这么多干什么,你又想你爸了。”我的确很想念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望着渺茫的远方,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我说,“尔果,要是我真的到外面读书了,咱们要多长时间才能见面?要是那所

10、学校里的孩子欺负我,咋办?”“不会的,你怕什么!”此时,我们的羊群已经迈着细碎的步子从山冈下来。葱绿的山冈,湛蓝的天空挂了几朵雪白的云。山冈下广袤的坡地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燕麦已经抽出了穗子,在风中如波浪起伏。不一会儿,夕阳西斜,羊群从山冈归来。每天这个时候,羊儿们都知道该回家了。风轻轻吹,送来一阵阵草木清香。山地岩石和树林投下的阴影越来越长。归鸟的叫声渐渐沉寂。“嘟霍嘟霍”的声音传来时,我想到了妈逮住的那只雏野鸡。我们赶着各家的羊儿往村子方向走去。羊道上,羊儿们迈着细碎的步子,腾起了一阵阵细细的尘灰。村子里,木板房疏疏落落,一缕缕炊烟升腾。房子附近,广袤的土地里紫色和雪白的洋芋花如星星密布。牧

11、羊人吆喝着羊往山下走去。不一会儿,羊儿们回到了棚舍里。“哥,你回来了?”阿依高兴地说,“妈带回了一只漂亮的小鸟。”“你说的那只小鸟不是雏野鸡吗?”我问。“不是。”阿依回答。“那是什么呢?”我问。“我不知道,但小鸟很漂亮。妈说它叫兹兹瓦沙。”“你吃的野草莓是妈采来的吗?”“当然是了。”妈是没有时间去采野草莓的。再说,妈劳作的地方是没有野草莓的。我进了屋,妈正在烧火煮饭,我问她:“妈,你不是逮了一只雏野鸡吗?”“是啊!可是被伍萨要走了。”妈说的伍萨是个会养野鸡的孩子,他家和我家隔了一条小河。我没想到妈逮住雏野鸡的事一下子被全村人知道了。妈往火塘里加柴,说:“伍萨是专门拿这只兹兹瓦沙来换雏野鸡的。你

12、看,这只兹兹瓦沙多漂亮!”“我才不管,我要雏野鸡。雏野鸡养大了,可以用来逮其它的野鸡。”“孩子,你养不活雏野鸡。与其这样,不如让别人去养。”“我不干,谁说我养不活!”我几乎哭了出来。“伍萨怕你伤心。为了逮住这只兹兹瓦沙,他差点儿从悬崖上摔下来。”“妈,这怎么说?”“兹兹瓦沙把巢筑在陡峭的悬崖上。伍萨爬上悬崖,用帽子扣住那只小鸟,下来的时候脚滑,幸好他抓住了崖上的一根树枝。”妈说,不时“噗噗”地吹着火塘,然后抬眼望着我,“那些野草莓也是长在悬崖斜坡上的。他去采来这一竹篓的野草莓花了好几个小时,多不容易呀。”我看了看竹篓里的草莓,一颗颗色鲜而饱满。“人家拿野草莓和小鸟来换,你还哭,亏你还是个小伙子

13、就这么小气,叫人笑话。”妈注视着我,“再说,你爸要带你上学了,你哪有时间养雏野鸡呢?”“城里是没有野草莓的。孩子,你快吃吧。”那只“兹兹瓦沙”扑棱棱振翅飞起来,却被困在竹篓里。阿依手指着竹篓,说:“哥,我们把它放了吧,它好可怜!”我望了望阿依说:“好吧!”“兹兹瓦沙”扑棱棱从我手里飞走,高兴地飞过我家上空,飞向远方。阿依吃着野草莓,望着小鸟消失的远方说:“小鸟多高兴,它会感激我们的。”我也从竹篓里抓了一把野草莓放进嘴里吃了起来,甜甜的,很是舒心。(节选自小溪流,有改动)(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几个乡村孩童的形象,尓

14、果的多知多能,伍萨的勇敢善良,阿依的憨态可掬,都跃然纸上。B . 文章中有多处对乡村环境的细致描写,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表现小说主旨不可或缺。C . 小说开始部分写“我”与尓果的交谈,交代了“我”即将离开农村到城里上学,这是下文“我”放掉小鸟的主要原因。D . “我的眼里噙了幸福的泪”,这里的“幸福”是因为“我”即将到城里上学,能够学到知识,还能看到在远方工作的爸爸。(2) 请结合全文情节,简要分析“我”在雏野鸡、小鸟事情上的心理变化过程。 (3) 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野草莓”为题的妙处。 9. (12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梅贻琦:永远的清华校长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并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在十年之间一跃而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梅贻琦,1889年12月生于天津。其父中过秀才,后家境每况愈下,“除去几间旧房庇身以外。够得上是准无产阶级了”。但他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他毫不自夸地说过:“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梅贻琦后来成为天津南开学堂张伯苓的得意门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届同学徐君陶回忆,学校招生放榜的时候,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同学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十分淡定,后来才知道

16、他就是梅贻琦。同为1904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他与周恩来交往甚密。当时周恩来经常到梅家找梅贻琦温习功课,有时通宵达旦。1908年梅贻琦因“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当时人们留美选的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了伍斯特理工学院。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所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梅贻琦后来告诫行将赴美的学生:“诸君在美的这几年许多学说或要变更。我们应保持科学家的态度,不存先见,不存意气,安安静静地去研究。才是正当的方法。”留学美国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在他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16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先后任教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当时的清华是一所留

17、美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19311948年,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也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为人重实干。梅贻琦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任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即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当时,国内情势风雨飘摇,学潮起荡,尤以北大清华为甚。驱逐校长的运动此起彼伏。赶教授更是家常便饭,校长在

18、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梅(霉)!”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的“异词”或“谤语”,但却无所获。1948年12月,北平即将解放。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始终婉谢,依然属意教育。梅贻琦离校那天,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在校门口碰见他,吴教授问梅校长是不是要走,梅校长说:“我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1955年,梅贻琦到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梅贻琦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则以为应追随蔡元

19、培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梅贻琦认为这是“将来清华之为清华”的根本。长沙临时大学期间,学校请来名人演讲,各种人物都有,如陈独秀、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等。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招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经中间的进修并被破格聘为教授,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

20、在国外发表论文。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休假一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如云。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的基础,被称之为“两岸清华校长”。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达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打开,原来是清华的基金帐目,一笔笔非常清楚。梅贻琦后来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园内有校友集资兴建的花木,曰“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成为台湾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选自人物周刊)(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梅贻琦虽然家境

21、贫寒,但从小熟读经史并成为清华首批留美公费生,这也为他之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B . 虽然梅贻琦个性沉静,少言慎行,但“没有人愿意倒梅(霉)”这句话,用双关和夸张的方式展现了他自信与幽默的一面,并带有几分自嘲。C . 梅贻琦之所以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远离政治,一方面有他对时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他的留美经历有关。D . “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清华才从一所不被看好的一般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镇。(2) 结合全文,举例分析作者是如何介绍梅贻琦这个人物的。(3) 从梅贻琦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六、

22、语文文字运用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5高二上吉林期中) 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8高一上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岁分四时,春日的和风细雨,夏日的荷香蝉鸣,秋日的黄菊高天,冬日的白雪寒梅;日有早晚,早晨的清露初阳,傍晚的归鸟落日;地分南北,塞北的大漠草原,江南的烟雨杏花;城乡有异,城市的热闹喧嚣,乡村的质朴宁静放眼望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时一地,皆有风景。请你写一篇散文,可以表达风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可以抒发风景触发的情思;也可以从风景中生发人生哲理。要求:结构清晰。表达流畅。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名句默写 (共1题;共10分)5-1、三、 诗词鉴赏 (共1题;共10分)6-1、6-2、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共1题;共14分)7-1、7-2、7-3、7-4、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 (共2题;共24分)8-1、8-2、8-3、9-1、9-2、9-3、六、 语文文字运用 (共1题;共5分)10-1、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