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11基本情况31.1 区经济概况31.2 水库移民基本情况111.3 “十四五”期间移民后期扶持情况161.4 “十五五”期间水库移民发展形势212总体要求242.1 指导思想242.2 规划原则242.3 规划依据262.4 规划范围282.5 规划期限292.6 规划目标293规划思路324美丽家园建设规划344.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44.2 相关规划对移民村的定位344.3 规划原则354.4 扶持标准与范围364.5 扶持方向及内容374.6 优先保障项目404.7 后期扶持资金安排405产业转型升级规划415.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5.2 相关规划对移民村的定位415.3 发
2、展原则425.4 扶持对象435.5 扶持方向及内容435.6 优先保障项目455.7 后期扶持资金安排456就业创业能力建设规划476.1 移民劳动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76.2 扶持对象486.3 培训内容486.4 后期扶持资金安排497后期扶持资金估算及年度计划507.1 投资估算507.2 资金筹措507.3 年度计划518保障措施539附图56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建造小型水库共63座,其中涉及移民的小型水库共有5座,在防洪、灌溉、供水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小型水库移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帮助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先
3、后设立了库区维护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努力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对保护移民权益、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连续三个五年对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水库移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截至2025年,区有小型水库移民303户1848人,安置在两英镇、仙城镇、成田镇、雷岭镇等4个乡镇、6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为了尽快实现小型水库移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所在行政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目标,2025年7月水利部下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
4、扶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办移民(2025)98号),同时省水利厅向各市县下发省水利厅关于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的通知(粤水移民2025)9号),在此基础上,区水务局组织编制市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对下一个五年工作提出建设性规划意见。受区水务局委托,此次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由江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过程包括1、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总结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及走访移民村组,总结提炼推进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及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3、分析“十五五”期间移民发展
5、的主要矛盾和瓶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找准解决移民发展主要问题的切入点;4、确定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目标;5、结合区小型水库移民实际情况,对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创业能力建设等3个专项提出详细规划;6、编制后期扶持资金估算及年度计划。于2026年4月,江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市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十五五”规划是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规定开始水库移民20年扶持期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十分重要,市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便在此背景下,同时根据水利部出台的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
6、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美丽家园建设规划、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和就业创业能力建设规划。1基本情况1.1 区经济概况1.1.1 区域概况区位于省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市,南邻惠来县,北与潮阳区接壤。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3。25,0.29v东经H6。43,31,区域总面积599.87平方公里,占市总面积的28.9%,海岸线14.7公里,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海里,城区峡山距离市区3。多公里。区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海陆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区辖1个街道(峡山街道)、10个镇(井都镇、陇田镇
7、雷岭镇、成田镇、红场镇、胪岗镇、两英镇、仙城镇、陈店镇、司马浦镇),区政府驻峡山街道玉峡南路。镇、街下设232个村委会(居委会),其中居委会65个、村委会167个。区地理位置详见图LI-1。图1.1-1区地理位置示意1.1.2自然环境1 .地形地貌区为沿海丘陵一平原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特征为“一山一江一平原”,即区境南部为大南山,属大南山系余脉,起于红场镇潘岱村,自西向东延伸,山体庞大,峰峦绵延起伏。主峰雷岭大山海拔521米,此外,多为高丘与坡地,形成丘陵半丘陵地带。北部隔练江与潮阳区相望,练江自西向东横亘全境,形成练江平原。东部沿海为带状沙滩地。2 .气候条件按照气候分类,区属
8、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6(,平均气温年际差异小。历年最冷月在1至2月,平均气温13.8?,历年最热月在7至8月,平均气温28.2。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雨季多集中在4至9月。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春播期的低温阴雨,早稻抽穗扬花期的“龙舟水”,汛期的台风暴雨,晚秋季节的“寒露风”及冬季的低温冷害。3 .水文水资源区的主要水系,有雷岭河和练江。雷岭河发源于区境雷岭大山南麓,有支流3条,汇合于雷岭镇双溪村,经鹅地流入惠来县神泉港入南海,全长26公里,区境流程9.5公里。练江源起普宁市大南山五峰尖西南
9、麓杨梅坪白水,自北流经流沙镇拆东至石港村38.8公里为上游,下游分二支:一支东流L5公里进入区,经陈店镇流至流仙村;另一支东北流1公里入潮阳区,经贵屿镇玉窖村、汇贵屿水转向东南于陈店镇流仙村汇合东支,向东经司马浦、铜盂、峡山镇至和平大桥37.4公里为中游,出和平桥经龟山,进入龟头海至海门港注入南海18.3公里为下游。练江干流全长94.5公里。中下游流程41.3公里,一级支流12条,是两岸灌溉、排涝和航运的主动脉。4 .自然旅游资源全区旅游资源丰富,计有文物古迹、胜景胜迹40多处,其中属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批。1.1.3 历史文化传承1 .历史沿革区地域由原市潮阳市(县级
10、析置,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置东官郡,将揭阳县划分为海阳、潮阳、绥安、海宁4县并入东官郡,地域属东官郡潮阳县。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置义安郡,以秦汉揭阳县境置义安郡,郡治海阳县(在今潮州市),析海阳县北部置义招县,义安郡管辖海阳、潮阳、海宁(三县约相当于今潮汕地区)、绥安、义招5县,地域属义安郡潮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境置潮州,潮州管辖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程乡6县,地域属潮州潮阳县。1950年2月,潮阳属潮汕专区,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复属专区。1967年3月,
11、属地区。1983年7月13日,撤销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市。1993年4月9日撤县设为县级潮阳市。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市潮阳区、区。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2 .民风民俗区文化底蕴深厚,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之际属海阳国(南瓯国)。自秦朝,即为潮汕地区。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晋朝至清朝,隶属义安郡、潮州府潮阳县。2003年撤销县级潮阳市,分设潮阳区、区,旅外侨胞众多,是省著名侨乡。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2
12、0多万人,在国内其他地方工作生活的籍乡亲也达120多万人,素有“本地一个,外地一个,海外一个”之说。1.1.4 经济社会现状根据2019年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市区国民经济主要统计资料2019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69626万元,同比增长5%,人均GDP33468元,同比增长5.7%。第一产业增加值244170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643714万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681742万元,增长10.6%;三大产业的比例为5.3:57.9:36.8o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19951万元,下降11.8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8
13、30万元,增长0.34%,其中税收收入76317万元,下降5.22%,非税收入32513万元,增长16.35%。农业: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14亿元,增长3.8%,其中:种植业产值24.46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0.7%;畜牧业产值5.69亿元,下降4.1%;渔业产值3.65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4亿元,增长4.8%o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53万亩,总产量15.71万吨。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24.5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1.61亿元,下降。.6%;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8332万元,比上年增长
14、8.5%;全区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74795.3万元,比上年增长48.82%o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5806万元,同比增长15.1%o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34万元,下降7.24%;第二产业投资3128818万元,增长5.88%,其中工业投资3128818万元,增长5.88%;第三产业投资1475054万元,增长268.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4526万元,增长172.8%。交通、邮电业: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3793.2万元,下降8.4%,邮政业务收入9214.26万元,增长21.34%。全年货运量152.1万吨,下降60%;客运量746.8万人,下降10
15、货物周转量28521万吨/公里,下降56%;旅客周转量110884万人/公里,下降15%。人口和人民生活:全区年末总人口1486891人,其中男性人口759875人,女性人口727016人,性别比为1.04:1,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71785人,乡村人口615106人。2019年,全区当年常住出生人口19890人,出生率为15.19%o;死亡人口5278人,死亡率为4.03%。,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6%oo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57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27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029人。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8元,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
16、均可支配收入24714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元,增长9.9%。区2019年经济社会基本情况详见表l.l-lo表1.1-1区2019年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项目单位数量幅员面积km2599.87耕地面积万亩16.89基层组织乡(镇)个11村(居委会)个65村民小组个167人口合计万人148.69农业万人61.51非农业万人87.18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亿元456.9626第一产业亿元24.4170第二产业亿元264.3714第三产业亿元168.1742人口密度km22285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亩/人0.2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21.99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亿元60.0
17、544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169001.1.5 相关规划解读1 .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市“1心6组团”生态带形都市中6组团之一,其中每个都市组团均统筹布局中心、产业空间、基础设施、公共滨海岸线和内部生态开敞空间体系,从而每组都市组团均有相对独立完善的中心、职住平衡和支撑系统。以“都市区”为核心,以揭阳城区、潮州城区和普宁城区为重要支点,以惠来城区、城区和饶平城区等为基础,并强化汕普、汕揭、汕潮、汕惠及沿海区域发展轴,形成“一核多元、两主三副”的区域空间框架。2 .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承担部分汕潮揭区域副中心职能的市域副中心城区,重要的区域性家居产业链基地与特色金融中心。在都市组团结构指引下
18、优先做大中心城区规模,在现状峡山街道的基础上,重点向东西两翼拓展,整合司马浦和胪岗两个镇区为中心城区组团,并进一步统筹潮阳的和平、铜盂。根据现状发展基础和自然特征,强化跨行政的功能整合,形成多个承担不同区域职能的功能片区。3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优化乡村结构、完善乡村功能、提升乡村品质”的目标,加快产业升级和布局调整,提高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加强乡村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塑造乡村优良的人居环境,构建协调、统筹、高效、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格局。4 .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提出“两带一网络”的空间格局。“两带”,即北部练江平原发展带、东
19、部海滨发展带。“一网络”,是以广大乡村为基地,由1个中心城区和10个城镇组团构成得到网络化城乡发展单元。中心城区是的行政、文化、经济中心,包括核心区(含峡山和胪岗拉芳片区)以及司马浦新区和胪岗新区。组团是除中心城区以外,主要的城镇人口、功能和产业集聚地区。严格控制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进而有效挖掘全区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潜力。在仙城、红场、雷岭、井都等城区建设区域安全食品生产基地。此外,在全区构建以都市郊野公园、城镇绿地、农业绿地组成的区“泛绿地系统”,实现和谐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建设。1.2水库移民基本情况1.2.1 小型水库基本情况区境内涉及水库移民的小型水库共5座,分别为深田水库、
20、奶拳水库、印石水库、大王肚水库、高石水库。(1)深田水库深田水库位于区两英镇,属于练江支流。水库1963年6月建设,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65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5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1.9米,校核洪水位34米,最大坝高26米。上金溪水库。(2)奶奉水库奶奉水库位于区两英镇,属于练江支流。水库1962年7月建设,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74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9米,校核洪水位41米,最大坝高22米。(3)印石水库印石水库位于区成田镇,属于练江支流。水库1952年5月建设,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135万立方米
21、其中防洪库容0.1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2.8米,校核洪水位14.15米,最大坝高15.8米。(4)大王肚水库大王肚水库位于区仙城镇,属于练江支流。水库1960年6月建设,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33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3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7.4米。(5)高石水库高石水库位于区雷岭镇,属于雷岭河支流。水库1956年5建设,一直发挥着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2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万立方米;最大坝高8米。区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详见表1.2-1。表1.2区小型水库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序号水库名称所在河流建设地点建设时间水库后期扶持移民户数(户)人口(人)1深田水库
22、练江支流区两英镇1963年至1967年634652奶拳水库练江支流区两英镇1962年至1963年1156543印石水库练江支流区成田镇1952年至1956年764324大王肚水库练江支流区仙城镇1960年至1961年8435高石水库雷岭河支流区雷岭镇1956年至1958年41254总计30318481.2.2移民人口及分布情况区2025年共安置小型水库移民303户1848人,分布在两英镇、仙城镇、成田镇、雷岭镇等4个乡镇、6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移民人口分布情况详情见表1.2-2,区小型水库移民村及水库分布示意详见图1.2-lo表L22区2025年小型水库移民人口分布表乡镇村总人口移民人口户数
23、人口合计其中(户)(人)户数(户)人口(人)现状人口(人)增长人口(人)成田镇家美54319543193190田中央22113221131130仙城镇梅径843843430雷岭镇东老41254412542540两英镇石美1156541156546540深田63465634654650总计30318483031848184801.2.3移民经济社会与资源状况2025年区小型水库移民分布在两英镇、仙城镇、成田镇、雷岭镇等4个镇、6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全区共有小型水库移民303户1848人,其中纯农户152户,农业兼业户90户,其他61户。大部分移民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移民收入来源以外出就业为主,收
24、入水平不高,据调查统计,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340元/人,低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16900元/人收入水平。据调查统计,区6个小型水库移民村共有耕地520亩,其中水田510亩、旱地10亩,另外有园地542亩,经济林地470亩。移民村人均耕园地为0.15亩,可供利用土地资源有限,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41亩,也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开发难度大,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移民大力发展农业的关键因素。农作物自给自足无外销。村内无成规模的养殖业、无渔业。土地资源的稀缺,移民户的主要劳动力基本选择外出就业,参与农耕活动的大多数是留守老人,从而导致移民村
25、耕地出现荒置现象,由于大部分移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所做的工种多为体力活,收入不高,这也是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原因之一。经济社会与资源状况详见表1.2-3o表L23区2025年末小型水库移民经济社会状况汇总表序号乡镇村户数(户)人口(人)土地资源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其他总计总计其中:劳动力面积人均耕园地(亩/人)从事家庭经营外出务工合计耕地园地总计乡外县内县外省内省外小计1成田镇家美271611543197789533617825512301230.39164802成田镇田中央117422113273118146390570570.50152803仙城镇梅径42
26、284311127423340000.00142704雷岭镇东老2112841254617143281422033005008003.15149805两英镇石美583423115654157183110733665232726530.08156806两英镇深田3119136346511213078522603721316290.0615350合计15290613031848445516309207103214775205421062第15页1.3“十四五”期间移民后期扶持情况1.3.1 “十四五”后期扶持规划情况“十四五”期间,区移民脱贫解困规划项目1宗,规划总投资1331万元,受益移民117
27、0人。移民增收规划农田水利配套设施项目2宗,规划总投资96万元,受益移民10074人;美丽家园建设规划饮水安全项目1宗,规划总投资21万元;规划机耕道项目1宗,规划总投资20万元;规划供电项目1宗,规划总投资17万元;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文化教育项目1宗,规划总投资27万元,其他项目2宗,规划总投资38万元;规划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2宗,规划总投资70万元。其中包括环境整治5处,规划投资35万元,绿化美化项目3500平方米,规划投资35万元。移民脱贫解困规划投资1331万元,占总投资79.7%,移民增收规划投资96万元,占总投资的5.8%;美丽家园建设规划投资242万元,占总投资的1
28、4.5%。1.3.2 “十四五”后期扶持规划完成情况1 .移民脱贫解困项目实施情况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移民脱贫解困项目,完成住房改造和新房建设项目1宗,“十四五”期间共完成资金投入1331万元。2 .移民增收项目实施情况区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移民增收项目,完成水利设施配套项目2宗,“十四五”期间共完成资金投入96万元。3 .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美丽家园项目,完成机耕道项目1宗、供电项目1宗、社会事业设施项目3宗、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2宗,“十四五”期间共完成资金投入242万元。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详见
29、表1.3-lo表1.3-1区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表项目单位“十四五”规划情况完成情况数量后期扶持资金(万元)数量后期扶持资金(万元)移民脱贫解困建设房屋m2133101331133101331移民增收基本口粮田及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水利设施配套项目个296296美丽家园建设基础设施饮水安全项目个121121道路交通项目个269269供电项目个117117社会事业设施文化教育个127127其他个238238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美化绿化m2350035350035环境整理处535535合计166916694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五年来,在国家不断加大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资金投入、努力扶
30、持和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广大移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不断的改善,收入稳步提升,居住环境也大有改善,移民群众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中得到实惠,也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发家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也更有信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增产增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战略得以实现,移民生活得到保障,农村移民收入明显提高。1.3.3移民目前存在突出问题通过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尽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移民资金有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等依然存在一系列
31、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1)村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缺少产业管理技术和经营能力。现有移民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综合素质相对低,不容易接受新技术、新观念,对现有产业提质增效的愿望不强烈,发展产业带给他们的经济效益不明显。(2)产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副产品还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和原料上,产品缺乏附加值。2 .人居环境部分移民村村庄风貌不佳,维护状况参差不齐。大部分移民村实施了美化绿化项目,但很多景观绿化后期未得到较好的管护,未能做到整齐美观。少数移民村没有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村庄公厕等设施不足。3 .基础设施与环境(1)
32、移民村主干道基本完成了硬底化,小部分移民村巷道出现混凝土面层老化损坏现象和生产道路仍是土路或石子路,雨天路面出现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2)现有路灯间隔较远,且路灯多为主路安装,不能覆盖到村内小道的移民户,移民户对门前小道的路灯建设愿望较为强烈。4 .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偏低,一定程度影响到移民的生活质量;移民村普遍存在健身休闲设施、公共停车场地配套不足的问题。5 .就业创业能力建设移民村本地就业机会少,多数人口选择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幼人员。移民普遍有限选择外出就业,对发展本村产业的意愿不高。移民素质普遍不高,发展思维存在局限性,缺乏创新创业带头人。
33、详见表1.3-2。表1.3-2区2025年末小型水库移民存在的突出问题汇总表乡镇村产业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与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治理农业第二产业乡村旅游种植业养殖业绿化景观建筑其他道路交通供水污水电力供电垃圾厕所革命防灾减灾体育设施其他村委会文化广场文化室其他监控设施其他成田镇家美成田镇田中央仙城镇梅径雷岭镇东老J两英镇石美两英镇深田第20页1.4“十五五”期间水库移民发展形势1.4.1 移民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十五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实现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长期目标的关
34、键期,还是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共建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十五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区将步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农村现产业结构创新升级以及全域旅游格局构建的重要发展时期,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也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特点。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6号)、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粤办发2018)21号),结合区移民分布区实际
35、情况,围绕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鉴当前省内外各种扶持方式经验,结合区区位优势,提出构建具有区特色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模式与有效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新形势下的区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使得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移民后期扶持管理工作水平也不断得到加强,但移民生产生活和后期扶持管理工作仍面临着以下困难和问题。通过“十五五”的规划,区小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移民收入持续增长,促使移民平均生活水平达到所在县级行政区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本次“十五五”规划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决移民的发展问题,以帮助移民、提高移民、富裕移民为中心,重点
36、放在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创业就业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1.4.2 “十五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及扶持方向、扶持内容在进一步摸清水库移民工作底数的基础上,紧密衔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行业规划,重点支持、优先安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创业致富及民生项目,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通盘考虑项目库建设,注重“十五五”规划与项目库建设、年度计划的衔接,提高项目精准扶持的水平和实施的效益。以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水库移民增收,规划创业致富移民增收工程。小型水库后期扶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决移民的发展问题,以帮助移民、提高移民、富裕移民为中心,重点放在美丽家园建设
37、产业转型升级、创业就业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1 .美丽家园建设对已经纳入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范围的,要重点支持;具备一定条件,但进不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根据资金安排,选取部分村,进行重点支持,撬动其他政府部门项目资金投入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本次扶持方向是在衔接已有规划项目的基础上,对未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作进一步完善,在移民扶持资金投入后达到美丽乡村验收标准,使其能融入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中。本次扶持方向是对其进行村容村貌升级,提升村庄基础条件,吸引有关部门纳入美丽家园建设规划。2 .产业转型升级扶持选择有产业发展条件的移民村,在基础设施完善,存在一定规模的耕地、鱼塘,适合发展特
38、色农业。该村目前正在依靠“十四五”移民后扶资金打造“精品村”,本次扶持的特色农业产品可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一村一品”,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并着力提升移民自我发展能力。3 .创业就业能力建设创业就业能力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区域进行,以“发展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主要内容是当地所发展产业相关的培训,为移民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2总体要求2.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
39、持政府负责和属地管理,坚持部门协同、合力推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围绕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以下简称国务院17号文件)确定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中长期目标,聚焦移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满足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采取得力举措,精准发力,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促进移民产业升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倡树文明新风、创新社会治理,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并超过当地农村平均水平。2.2 规划原则1 .坚持规划引领。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入研判水库移民发展形势,聚焦移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40、提出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规划对后期扶持工作的引领作用。2 .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3 .坚持统筹协调。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统筹谋划移民的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规划能落地、好实施、见实效。4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后期扶持政策中长期目标,基于当前资源的支撑能力,找准移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明确工作任务,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向着既定目标迈进。5 .坚持聚焦
41、重点。坚持以国家核定登记的后期扶持人口为主,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三个重点,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6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分析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区域性、多样性、差异性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各地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村(片区)推进,不搞“一刀切”,鼓励探索创造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7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政策、制度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利益联结、监督考评等机制,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提升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增强移民发展内生动力。
42、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整合后期扶持资金和其它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项目规模化、集约化、资金效益最大化水平。8 .坚持开放民主。坚持以水库移民为重点,把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意愿,特别是移民的意愿,切实发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的积极性,开门编规划,确保规划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反映群众意愿。9 .坚持整村推进。从规划源头整合控制,严控实施“散小弱”项目、遍撒“胡椒面”问题,根据移民的分布情况,选取移民相对集中的村组,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原则,差什么补什么,整
43、村(片区)推进,达到一次规划、一步或分步实施、长期受益的目的。2.3 规划依据1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公布、第679号修订);2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3 .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发改农经2010)2978号);4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7)128号);5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通知(水移民(2018)208号);6 .水利部关于印发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监督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水移民2019365号);7 .水利部关于
44、印发水库移民工作监督检查办法的通知(水移民(2019)400号);8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2017年5月);12 .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14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15 .关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办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