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不可空谈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L下列行为中,符合道德规范的是()A.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上车,小明赶紧让座B.小红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偷偷抄袭同学的答案C.小刚在公园里玩耍时,随意践踏草坪D.小强和同学闹矛盾,就动手打人2.当你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时,你应该()A.装作没看见,不管不问B.上前制止,并告诉他这种行为不文明C.自己也跟着吐痰,反正大家都这样D.嘲笑他,让他难堪3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这句话告诉我们()A,道德和道理只需要在嘴上说说就行B.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道德和道理C.坐在那里谈论道德和道理就可以了D.道德和道理是没有用的,不用去管4.下列属于不道德
2、行为的是()A.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B.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破坏C.考试作弊D.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5.小明在学校里捡到了一个钱包,他应该()A.把钱包据为己有B.交给老师或失物招领处C.看看钱包里有没有钱,有钱就留下,没钱就扔掉D.问周围的同学是谁的,没人认领就自己拿走6在班级中,为了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我们可以()A.制定班级道德公约,大家共同遵守B.对违反道德规范的同学进行严厉惩罚C.只关注自己的学习,不管班级的道德建设D.嘲笑那些遵守道德规范的同学,说他们傻7 .下列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和法律没有关系8 .道德可以代替法律C.法律可以代替道德D.道德
3、和法律相互补充,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8 .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有不道德行为时,我们应该()A.及时提醒他们,帮助他们改正B,和他们一起做不道德的事情C.向老师或家长告状,让他们来处理D.远离他们,不和他们交往9 .以下行为中,体现了“德不可空谈”的是()A.小辉经常说要保护环境,但每次都随手乱扔垃圾B.小敏说要尊重他人,但总是嘲笑同学的缺点C小宇不仅在口头上说要诚实守信,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做到了不撒谎、不欺骗D.小乐说要努力学习,但每天都不完成作业10.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A.有道德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B.有道德可以让我们受到别人的表扬C.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
4、遵守的行为准则,做有道德的人有利于社会和谐D.做有道德的人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L只要在嘴上说自己有道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2遵守道德规范只是为了自己,和别人没有关系。()3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道德行为。()4 .考试作弊虽然不道德,但只要不被发现就没事。()5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是否遵守道德规范。()6 .道德和法律一样,都具有强制性。()7 .看到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忙是有道德的表现。()8 .破坏公共设施只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不属于不道德行为。()9 .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10 .道德规范是
5、一成不变的,我们只需要按照老的道德规范去做就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列举三个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行为,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些行为是有道德的。2 .说一说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3 .结合自己的班级生活,谈谈如何在班级中践行“德不可空谈”,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四、实践题(20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选择一件你认为能够体现道德的事情去做,并记录下来事情的经过和你的感受。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C5.B6.A7.D8.A9.C10.C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简答题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原因: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动给老人让座体现了
6、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原因:公共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能保持环境整洁,给他人和自己都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这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表现。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原因: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体现了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利于良好同学关系的建立和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区别: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联系: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道德可以弓I导人们遵守法律,法律可以保障道德的实施,二者相互补充,共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纪律和道德规范,如按时完成作业、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等,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其次,积极参与班级道德建设活动,如参与制定班级道德公约,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积极宣传和倡导道德行为。再者,当发现有同学违反道德规范时,友善地提醒和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并改正,而不是嘲笑或指责。还可以组织一些与道德相关的主题班会或活动,如道德故事分享会、道德行为评选活动等,激发同学们践行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氛围。四、实践题(略,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