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7197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A地球弓I力B.太阳辐射C生物活动D.人类活动2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水的蒸发过程()A.晾晒的湿衣服变干B.雨后路面的积水消失C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D.江河湖海中的水减少3 .云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A.小冰晶B.小水滴或小冰晶C水蒸气D,尘埃颗粒4 .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下雨才是降水B,降水的形式只有雨、雪C.雾也是一种降水D.冰雹属于降水的一种形式5 .水在自然界循环的正确顺序是()A.蒸发降水凝结B,凝结蒸发降水C.蒸发凝结降水D,降水蒸发凝结6 .

2、为了模拟水的蒸发过程,在课堂实验中我们可以将水放在()中加热观察。A,烧杯B,量筒C,试管D,集气瓶7 .水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会使水由液态变为气态()A,温度降低B,温度升高C,受到压力D.与其他物质混合8 .下列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A.沙漠地区B.极地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D.高原地区9 .人工降雨是利用了水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原理。A.蒸发B,凝结C.降水D.径流10 .水在地下的流动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环节。A.蒸发B,降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11 .下列能直观展示水在自然界循环路径的工具是()A.温度计B.放大镜C水循环模型D.天平12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水循

3、环的影响是()A.促进水的蒸发B.阻碍水的蒸发C.与水循环无关D.只影响降水13 .当水在自然界循环时,其物质的本质()A.发生改变B.有时改变有时不变C.不发生改变D.无法确定14 .海洋中的水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A.直接降水回到海洋B.形成云后降水到陆地C.先蒸发形成水蒸气,再以降水形式回到海洋或陆地D.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到陆地15 .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水循环的正常进行()A.植树造林B.过度抽取地下水C.保护水资源D.合理利用水资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水的蒸发是水由态变为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热量。3

4、 .水蒸气遇冷会发生现象,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个过程会热量。4 .降水的主要形式有、等。5 .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循环、循环和循环。6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在地面形成的,地下径流是指水在的流动。7 .水在自然界循环的意义在于使地球上的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平衡。8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等。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能量不会发生变化。()2 .只要有足够的水蒸气,就一定会形成降水。()3 .水在自然界循环中,只会在陆地和大气之间进行。()4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5 .露水的形成属于水的凝结现象。()6 .水循环能促进地球上

5、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7 .城市中的水泥地面不利于水的下渗,会影响水循环。()8 .海水不能参与水循环。()9水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污染的水不能得到净化。()10.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详细描述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过程。2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有哪些影响?3 .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D5.C6.A7.B8.C9.B10.D11.C12.A13.C14.C15.B二、填空题1固态;液态;气态2 .液;气;吸收3 .凝结;放出4 .雨

6、雪;冰雹5 .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6水流;地下7 .水资源;水量8 .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 .太阳辐射使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形成云。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增大,重力超过空气的浮力时,就会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降水一部分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泊,最终流入海洋;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也会最终汇入海洋或在合适的地方流出地表,重新参与水循环。2 .例如,修建水库和大坝,可以调节河流流量,改变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影响水循环的正常进行;大面积砍伐森林,减少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和下渗量,增加了地表径流,容易弓I发水土流失;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铺设水泥地面,阻碍了水的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可能导致城市内涝等问题。3 .实验步骤:准备一个玻璃烧杯、热水、冰块。在玻璃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用镜子夹取几块冰块,放在烧杯口上方。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烧杯口周围出现许多小水滴,这是因为热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块,温度降低,发生凝结现象,变成了小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