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爱的教育.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72989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爱的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演讲稿】爱的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爱的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爱的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爱的教育1 特征码 eSbNkWCHwXXJWXLAmixj 爱 的 教 育 启东市和睦幼儿园 薛丹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 墨子的“兼爱” 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 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 着不少有关“爱”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儿童接受了爱,却并未 感受到爱,更想不到付出爱。尤其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 竞争机制的引入,使一些人对人生的态度、需求发生了变化, 对传统的道德、良心、爱产生了困惑、怀疑、甚至唾

2、弃。我们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要探讨一下爱的结构与作用,弘扬爱 的精神,以更好的进行教育。 一、爱的结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爱的要素由关心、责任、尊 重和认识组成。根据我们的演绎和认识,认为爱由理解、尊重、 信任、关心、宽容、要求、奉献七个内容组成。 1、爱是理解 第 2 页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与认知水平个不相同, 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进行语言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更不能达到 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说,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想问题,分析问题,在心理学上称“移情”或“心理置换” ,只 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实 到实处。在儿童期,所谓的“

3、问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自然出 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作为教师,若能经常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 相信对理解孩子,关心孩子不无裨益。所以,理解是爱的前提。 2、爱是尊重 爱不是怜悯,爱不是施舍,爱不是并吞,爱是对生命的热爱, 是试图用一个人的生命感去唤起另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激发 生命的活力,所以,爱是尊重。只有尊重才会使孩子感到爱, 的关怀,如果没有尊重,那爱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因为 爱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在教育时,如果孩子尽了最大努力 而事与愿违或是不小心造成错误肘,教师真诚的赞美和温和的 话语可以极大的弥补他的自尊心,使他感受到爱的力量。尊重 是爱的锲机。 3、爱是信任 爱是教师与孩子之间的

4、一种信任。教师信任孩子,相信他有战 胜困难的勇气,相信他有改正缺点,认识错误的需求,相信孩 子有积极上进的愿望和决心。相信能用爱感化迷途的羔羊,没 第 3 页 有信任,爱的关心将是无力的、苍白的,而孩子也只有建立 了对教师的信任,爱才能被接受。信任是爱的桥梁。 4、爱是关心 关心是爱的切入口,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关怀对方的疾苦, 并努力去帮助他,如:父母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教师的传道 授业,社会捐资贫苦地区所有的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的主动的关心。我们对孩子的爱的关心是细腻的、无微不至的, 既关心孩子的物质,又关心孩子的精神,当孩子觉得自己被人 注意、重视,而不是被忽略遗忘时,就会产生喜爱之

5、感,乐意 接受爱。所以关心是爱的体现。 5、爱是宽容 冲突和错误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如果面对冲突和错误,一味 的以恶相对,或是冷嘲热讽就会加剧矛盾,形成恶性循环。如: 孩子是好奇的、好动的,在教育中常常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 这就需要教师以博大宽容的胸怀相待,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 以宽容的态度对之,则就显示出教师的善与爱。宽容是爱的润 滑剂。 6、爱是要求 爱本身体现出对孩子的要求,真正的爱不是无原财的迁就与无 度的娇宠,而是伴随着合理的要求,孩子可以从这些要求中感 受到被信任、被期待。教师相信一个撒谎的孩子之所以撒谎是 有原因的,也相信他可以改正这就是教师对孩子的的要求,而 第 4 页

6、孩子根据这些要求克服、自身的缺点,不仅接受了爱,而且把 爱变成了动力。合理要求是爱的保证。 7、爱是奉献 爱之所以伟大在于爱必须首先想到别人:利人必先克己,达己 必先达人。爱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行动,它是无私、 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如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无私的奉 献,教师对学生的培育是无私的奉献。只有当爱付诸于行动时, 才能真正体会爱的快乐,爱的幸福。无私奉献是爱的实质。 二、爱的作用 1、爱是人的一种动力。爱可以激发一个人去从事最艰难甚至最 危险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活动。爱可以支持一个人为子实现崇 高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爱还可以为了达到既定的目 标而不断地调整和组织一个人的行

7、动,正因为心中有了爱,人 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创造人类的奇迹。 2、爱可以产生爱。教师的爱是给予,给孩子生命的活力,给 予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给予他知识,给子他的欢乐与悲哀, 使他在接受爱之后也成为爱的给予者。人们经常将教师比喻为 蜡烛,教师用自己的火去点燃另一支来点燃的蜡烛(孩子),孩 子又去点亮另一支蜡烛,于是,一支烛光变成两支,四支最 后换来一片光明。在这之中, 教师 第 5 页 师在爱的行动中生产出更多的爱的使者,同时教师在这过程中 也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 也体验到爱的幸福感,于是更激励和强化了爱的行动,爱使一 个人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精神变得更加崇高。

8、 三、爱的教育 1、教育需要爱 儿童的成长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观摩、模仿和认同,而 孩子模仿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信任与爱。心理研 究已经证明,儿童愿意模仿他喜欢的对象,认同他信任的对象。 这就是说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 一旦教育者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 照你的教导去做。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 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陶行知语) 。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 生的信任与爱,那么即使教育目标对头,教育方法正确,教育 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爱是联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纽 带,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基础,心理学实验中

9、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期望所带 来的孩子的成功。 2、爱需要教育 第 6 页 (1)、创设培养爱的环境 爱需要培养,爱需要教育,爱需要创造爱的教育环境。首先是 家庭环境,父母深情的爱抚,家人精心的照料都可以使孩子体 验到爱的幸福,感受到爱的力量。其次是学校环境,学校是儿 童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知识上的传授,生活上的关心照 顾;同伴间亲密的帮助,是孩子感受小社会的温暖,养成关心 他人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最后是社会环境,只有当社会充满爱, 爱才能发扬光大,只有社会才能创造爱心一片。 (2)、灌输培养爱的知识 明传习录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的形成有 赖于对

10、爱的认识。从家庭来看,父母应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需 要袄,爱给人以幸福也给人以力量;但爱也需要付出,你需要 别人的爱,就必须怀有医科爱别人的心,要随时准备向别人献 出你的爱。学校作为 “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更应该重视通过多种途 径,向儿童灌输爱的知识,使他们懂得对他人的关心、同情和 爱护,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爱的基本体现。 (3)、设计训练爱的行为 具有了爱的氛围和懂得了爱的知识,更要把爱转化为日常行为, 具有了爱的氛围和懂得了爱的知识,更要把爱转化为日常行为, 而行为的养成有赖于训练与强化。为此,我们应根据儿童的身 心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出系列奉献爱心的活动,如: 第 7 页 “我爱我家” 、 “我爱幼儿园” 、 “心中有他人”等主题活动, 让孩子身处教师所创设情景中,通过喜爱的形式,引导他们从 细微处做起,学会爱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