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7321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作业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第一单元:有生命的物体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一、课前作业:观察一种动物,记录它们是怎样生活的二、 我能填空蚕的生长过程经过卵、 、蛹、 这四个阶段。三、 课外探究:继续观察研究小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写观察日记。第二课:形形色色的动物一、我能填空:动物的生活需要 、 、 、等条件。二、我能选择:1、狗属于下面哪类动物( )A. 鸟类 B. 哺乳类 C. 鱼类 D. 爬行类2、和猫同属一类的动物是( )A. 鱼 B. 狗 C. 鸟 D. 蚯蚓三、我能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都相同。 ( )2、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

2、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3、动物能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植物不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四、课外探究:观察植物是怎样生活的第三课:植物怎样生存一、课前作业:观察家里的一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生存的二、我能填空:(1)植物叶子上的气孔是植物与外界交换 的通道。(2)植物的养料是由叶子依靠 中的能量、空气中的 和水制成的。(3)植物叶子上的 是植物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三、我能选择:绿叶制造养料,需要吸收空气中的(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氢气第四课:植物的根和茎一、我能选择:植物是依靠哪一部分把根吸收的水输送到其他部分的( )A. 根 B. 茎 C. 叶 二、我能填空:(

3、1)植物的根有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有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植物是依靠 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的。三、课外探究:继续观察植物的根和茎,了解还有什么用处。第五课: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前作业:收集植物和植物的资料二、我能填空: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 、 、 、 和 5个阶段。第六课:动物和植物一、我能选择:1、下面哪些物体是生物( )A. 石头 B. 塑料 C. 树 D. 计算机2、人类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 )A. 植物 B. 非生物 C. 生物 D. 动物二、我能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环境、生长过程都相同。 ( )2、塑料玩具猫是生物。 ( )3、蛇

4、和龟是同一类动物。 ( )4、人类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 )5、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三、课外探究:对人和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人类的进化问题等,小组合作完成。第二单元溶解第一课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我能填空:物质在水里,变成了肉眼 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不能用 的方法分离,叫 。二、课外探究:收集身边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记录在笔记本上。第二课 怎样加快溶解一、我能填空:1、 请你写出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 、 、 2、研究“热水”能加快物质溶解的实验: 把大小、形状 的两块肥皂,分别放进 水和 水中,两杯水的水量 。第三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

5、少食盐一、我能判断 :一杯水里能溶解无限多的食盐。( )二、课外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蔗糖第四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一、我能填空:蒸发减少 ,就可以把盐析出来。二、课外收集资料: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第五课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我能选择: 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是( )A醋 B酒 C洗洁精 D食用油二、我能判断 :气体不能溶于水。( )第三单元天气第一课 云和雨一、我能填空:在图片中填上天气情况:二、课外探究小制作:做个量雨器。第二课 风的观测一、我能做个小风车。二、填表:时间 云量 天气 风向 风力等级第三课 气温的变化课外探究: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了解过去一周的气温,画出气温变化的折线图。第四课

6、 我们关心天气课外探究:设计并制作一个可更换的天气预报牌。第四单元 磁铁第一课 磁铁的磁性一、我能填空: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 )。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 ),磁铁有( )个磁极。第二课 磁铁的两极我能动手做:用卡纸或木头制作一辆磁铁小车。第四课 指南针一、制作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并且根据自己做的指南针的指向填空:我现在站在操场中间,面向旗台:我的东面是( ) 我的西面是( )我的南面是( ) 我的北面是( )第五单元 声音第一课 听听声音一、我能填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我能填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物体振动快,声

7、音就 ,物体振动慢,声音就 。2 把手放在声带的位置,当我们说话时,会感觉到声带 。第三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我能填空1、 声音能在 、 、 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2、声音不能在 传播。第四课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一、我能判断: 在图书馆、电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要控制自己的声音。( )二、课外探究:调查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音的。第五课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课外探究:制作小乐器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

8、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6、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7、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8、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10、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

9、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1、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3、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 信息。14、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5、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

1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7、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8、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9、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

11、来消毒和防腐。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12、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

13、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概念: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14、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位置是赫兹。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

15、备。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9、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10、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1、从

16、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17、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锪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12、 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

18、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15、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16、 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

19、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8、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9、(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10、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1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12、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0、13、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14、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6、(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1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

21、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1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2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21、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22、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23、(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5、(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26、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

22、种现象叫(凝结)。27、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2、“孔明灯”是利用 热空气上升 的原理上天的。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先快后慢 。4、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声音的 强弱 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_氮气_,能帮助燃烧的是_氧气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空气传热主要是以 对流 的方式进行的。7、 物体冷热的程度叫 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

23、温度是_37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100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0_。8、水和沙子相比, 沙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色素 。二、判断: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3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 )4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 )5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7、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8、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饭。 ( )10、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 ).1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 )12、不同

24、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13、云和雾都是水蒸气。 ( )14、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 )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