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737208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演讲稿】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经验交流发言稿结尾精选1 特征码 qxLVNxIfdPxhGUVrJDxT 一、端正态度是上好课的前提 关于教学态度,我感觉有三点很重要。 1、用心。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也应该是党校教师的中 心工作。所以,作为党校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把自己的教学工 作装在心里。应该开设什么专题?如何更好的设置、充实专题内 容?如何更好的讲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应成为我们全部 工作的中心,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脚踏实地。要能够真正地把每个专题、每次课都讲好,需要 一套过硬的本领,而本领的练就需要脚踏实地。脚踏实地表现 在几个方面:通过潜心研读专业书籍,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 知识,

2、构筑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通过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献, 熟练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提出、基本内涵及发展脉络;通过社会 实践的点滴积累,对市情实情有比较精准的把握等。 3、高标准,严要求。仔细算来,到现在,我们进入党校工作已 近六年的时间。虽然,从整个教师梯队来看,我们属于年轻教 师,但今天,这一点不应再是我们放松对自己要求的理由。在 各个方面,我们应抓紧向老教师学习并努力追赶。工作态度上, 第 2 页 勤恳务实,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教学方式上,敢于突破, 教学任务承担上,敢于担当。这一点对于我们的成长进步至关 重要。 二、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 1、科学选题。对于如何科学选题,我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3、。在 这里我只和大家交流体会比较深的三点。 第一,一般来说,选题要有党的理论或政策依据。这是党校教 学的内在要求,也是个人在教学中“有底气”的保证。第二, 选题要新。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要求,以 及我们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态进行选题,这样更容易引起 学员的兴趣。第三,选题不宜过大。专题范围过大,会导致备 课非常吃力,而且,如果找不好切入点,备出来的内容会明显 宽泛和空洞。这一学期,我开设了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这一专题。这一专题的范围就有些大,因为基层党建涵盖的内 容很多,包括农村党建、城市社区党建、国企党建、机关事业 单位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等方面。因为

4、要照顾到各方面,又要避免内容空洞,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 感觉特别吃力,可以说焦头烂额。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权衡,我 才理清思路,才算比较顺利的完成讲稿。 我个人感觉,要做到科学选题,最重要的还是深度把握本专业 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及它们的发展动向。这是前提。 2、合理设置讲稿内容。 第 3 页 确定了题目,就要考虑如何设置内容。设置内容,首先就要搜 集材料。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备课的材料来源主要有这么几 个:第一,相关的书籍。这是最重要的来源。第二,相关的理 论文章。第三,相关的讲课录音、视频或者课件。这类材料, 我们去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学习时,可以在现场拿到一部分。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比

5、如宣讲家网站、中央党校 远程教学网都是比较好的学习网站。第四,注重实践调研,掌 握第一手的鲜活材料。 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设置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思路清晰,讲求逻辑。并不是要求千篇一律的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地位作用、原因背景、办法措施” 的套路去设计,而是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对专题内容从 框架、逻辑到重点,从开头到结尾,均应有比较清楚的交待。 但是,标题不宜弄得太多太细,三级标题为宜,如果超过四级 标题,反而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而且很可能会引起学员的反 感。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虚实结合。一堂专题课,不 能没有理论,没有理论就没有高度。但又不能光有理

6、论,否则 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所以,我们说,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感觉,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指贴切生动的例子,还包括丰 富的资料、详实的数据,甚至还包括自己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 感受等。所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尤其注意平时的积累,多听、 多看、多思考,把接触到的有启发的事例记录下来,以便随时 第 4 页 运用。第三,深浅适度。一堂好的专题课应当让功底深的学员 不觉得浅,基础差的学员不觉得难,做到深浅适度,雅俗共赏。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把在专业书籍中看到的 比较深刻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去讲,并不必然产生预期的好效 果。仔细分析原因,我感觉有两点:一点是没有把书中的比较 深刻的东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清晰的表述出来,即缺乏化深为 浅的能力,第二点就是这些深刻的东西,可能太过晦涩,确实 不适合在课堂上讲。由此有两点启示:一是要注重提高“深入 浅出”的转化能力,二是要对素材进行慎重的选择。第四,设 计一个比较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精彩的开头可以引人入胜,精 彩的结尾可以精彩的结束一堂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开 头,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个典型生动的事例,或一些前沿时事, 或一句经典名言,或要闻热点。对于 于结尾,通过可以使用典型事例或是经典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