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7407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稷山县翟东小学六年级为例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稷山县翟东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以下问题:小学生普遍较少参加劳动,即使参加也是比较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学生们劳动时间较短,动手能力比较差,认知和行为存在偏差,劳动机会十分有限等结果。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四个方面的共同合力造成的,提出以下对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调动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加强劳动锻炼;加强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关键字:小学生

2、 劳动教育 现状Investigat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bor and Education- Of Jishan Area ZhaiDong Elementary School sixth grade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loving labor of students, le

3、arning labor, and helps them make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etc. By car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among JiShan area ZhaiDong elementary school sixth grade student whit questionnaire to draw that pupils seldom participate in labor, even in relatively simple self service

4、labor and housework. Students work time is short; the ability of work is poor;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 have deviations; And work opportunities is very limited. Leading these problems is the family,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s well as society together. As for these issues, I put forward

5、the following measures: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ducation;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labor; conducting various forms of labor education activities; take more labor exercise; enhanc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labor.Keywords: primary labor education the status q

6、uo目 录一、引言4(一)调查目的与意义4(二)概念界定5(三)国内外研究现状6(四)研究方法7二、调查结果8(一)在自我服务劳动方面8(二)在家务劳动方面9(三)在公益劳动方面10(四)在简单生产劳动方面11(五)其他方面12三、成因分析16(一)学校方面16(二)家庭方面17(三)学生方面19(四)社会方面19四、建议与对策20(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20(二)调动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21(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2(四)加强劳动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3(五)加强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23结语24参考

7、文献24致 谢26附录27一、引言(一)调查目的与意义1、调查目的现代社会,由于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的溺爱,孩子在家庭中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不仅使孩子们失去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机会,而且很容易使孩子们在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够很好地立足社会。同时,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样也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我们的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可见劳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也就是说劳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不光对我们每个个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

8、巨大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还会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消极的影响。劳动教育的缺乏和不足会将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危害,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教育。基于此,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运城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了解我们国家在劳动教育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儿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2、调查意义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一切社会财富。人是猿通过劳动进化而来的,人类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行也通通离不开劳动,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劳动。同时,劳动还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劳动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一

9、方面,孩子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和解决劳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真正的智慧是在劳动中得到的,劳动教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其次,劳动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孩子们只有通过参加劳动,才可以体会到劳动者的不易,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知道这些劳动果实是来之不易的,可以使他们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再次,劳动有利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劳动观念,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劳动有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从事的体力劳动的人是低贱的,其实,这样的错误认识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只有自己亲自参加劳动,才能更好的认识劳动,

10、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克服对劳动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最后,劳动还可以锻炼身体,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劳动其实也属于一种运动,因为我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全身的肌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小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劳动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劳动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我们的劳动教育。其实,最早的教育内容就是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原始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学会采摘、打猎等方法来维持基本的生计,这样人们就通过简单地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授相关知识。劳动教育不但使我们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形成热爱劳

11、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二)概念界定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生产技术知识、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劳动教育指的是广义的劳动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实施的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是指自己料理生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是每个人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生活最基本的能力。家务劳动:是指一切与家庭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个人或家庭集体的劳动,是在家庭内所从事的各种有益于家庭运行发展的劳动,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劳动和“家政”。

12、王有剑浅谈家务劳动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234 公益劳动: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不计报酬、直接服务于社会的义务劳动。 皱小华社会公益劳动是中学生必修的一课J北京教育1998(4):21简单生产劳动:是指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养殖业等一些简单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对部分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工艺制作方面的内容、农业种植和饲养以及最基本的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劳动教育,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1、国外的研究现状由于国外教育体制的差异,没有找到与此相应的论述,他们的劳动教育多与职业技术教育相关,

13、尤其是欧美国家。德国劳动教育模式在欧美国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傅小芳,周俪在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一文中提到:德国劳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内容上偏重于对各种职业及个人兴趣、能力方面的分析,对学生求职进行指导,较为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指导作用;实施教育的场所除学校外,还有企业、劳动局、职业介绍所等;施教者有劳动局的咨询员、经济专家、企业的师傅、医疗保险公司的雇员、家长等,任课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 美国以其独具特色的“单轨制”教育体系独树一帜。美国职业教育

14、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建立。他们利用科学、艺术与手工艺术、计算机等课程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到了初中阶段就开设汽车、电子、木工、金工、制图等课程。高中阶段则再予强化,并以创造发明的问题解决方式教学,同时以专题制作竞赛激励学习。但与技术有关的科目大多为选修科目。而到了高等教育层次的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角色。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单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终身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法制化”的职业技术教育保障、“个性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模式、“战略化”的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许瑞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特色与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6:59马粤娴,罗明忠在英国职业

15、技术教育改革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更是最早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英国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内容,以政府支持与行业主导并重、教育培训与企业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互通、教育形式多样化等为主要特点的、较为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其工业优势的丧失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马粤娴,罗明忠英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49刘虎在法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概述一文中指出:法国职业

16、技术教育起步较晚,但在近代法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改革下,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呈现出了普职教育有效沟通、培养规格明确、毕业文凭与技术职称挂钩的特点,当今学徒培训比重的不断增加和职教高移化是这一体系的发展趋势。刘虎法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概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792、国内研究现状王爽在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中指出当前大连市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劳动教育不受重视;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劳动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正规的职业指导。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群文天地,2012(2):125126蒲发萍在

17、城乡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与对策中指出:劳动课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备、劳动基地短缺;教材编排存在缺陷;家庭教育片面性等方面是城乡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莫娇通过调查和系统分析,在小学阶段家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小学阶段家庭劳动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家长忽视子女的劳动教育,小学生家务劳动的量不够;父母包办现象极为普遍。赵荣辉在异化与回归:反思劳动教育的存在状况中指出: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化价值。在当前的教育场域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现实的左右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导引,致使劳动教育受到冷落。轻视劳动、误用劳动、有劳无教以及过度劳动是这一状况鲜明的体现,通过揭

18、示这些问题的实质,必将有助于驱除迷雾,进而把握劳动教育的精神。赵荣辉.异化与回归:反思劳动教育的存在状况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11李晨在唐山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对于粮食的珍稀程度很低,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中小学生课程设置中劳动课的比例明显偏低,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小学生和中学生劳动状况差别较大,小学生劳动意识较低,初中生劳动意识较高;通过调查学生对劳动课的认识发现,只有一半学生认为劳动课可以学到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劳动课有错误的认识。(四)研究方法1、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文献研究法为辅。问卷调查时,为了尽量

19、使学生在无干扰的情形下,毫无顾虑的作出真实的回答,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学生当场填写。2、调查对象本研究采取简单随机取样的方法,从运城市稷山县翟店镇翟东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中共抽取被试110人,之所以选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是因为想要了解小学生通过六年的学校劳动教育以及多年的家庭教育,学生们劳动的情况,从而了解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否缺失。3、问卷设计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实施的劳动教育。此问卷共有24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主要从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这四个维度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个维度各4道题,共包括16道题,为了使调查更

20、加的全面、具体,还对小学生的劳动目的、劳动态度、劳动时间、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以及学生在劳动中的情绪体验进行了辅助的调查,这些部分共包含8道题。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110份,收回的问卷中存在废卷的情况,排除这些废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二、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翟东小学的学生的劳动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一)在自我服务劳动方面这部分主要是从叠被子、洗衣服、整理房间、整理书包这四个方面对翟东小学六年级102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项目叠被子洗衣服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平均值经常52.94%44.12%38.24%99.02%58.58

21、偶尔46.08%54.90%54.90%0.98%39.22%不做0.98%0.00%2.94%0.00%0.98%不会0.00%0.98%3.92%0.00%1.23%表一从表一中可以看出:(1)在叠被子方面,52.94%的学生经常自己叠,虽然没有不会叠的,但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只是偶尔叠一下甚至不叠。(2)在洗衣服方面,能做到经常自己洗衣服的有44.12%,有54.90%的学生只是偶尔洗一下,还有0.98%的学生不会洗衣服。(3)在整理房间方面,有38.24%的学生经常整理自己的房间,有54.90%的学生只是偶尔整理自己的房间, 3.92%的人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4)在整理书包方面,99

22、02%的学生能够经常整理自己的书包,只有0.98%的人偶尔整理自己的书包。总的来说,翟东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自我服务劳动方面还是比较好的,有58.58%的人能够经常的进行自我服务劳动,39.22%的人只是偶尔进行自我服务劳动,0.98%的人不进行自我服务劳动,有1.23的人不会做。在自我服务劳动的这四个方面,整理书包的情况最好,整理房间的情况最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对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的要求,原本应该在低、中年级就应该掌握的自我服务劳动,这些高年级的学生都不能经常去做,而且有些学生压根就不做和不会做,从中折射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缺失,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在家

23、务劳动方面通过调查学生在家中的扫地、洗碗、洗菜、买菜以及做饭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在家务劳动方面的现状,对翟东小学六年级10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图一从图一中可看出:(1)在家中经常扫地的占50%,偶尔扫地的占48.04%,在家里不扫地的占0.98%,不会扫地的占0.98%。(2)有33.33%的人经常帮助父母洗碗、洗菜,有53.92%的人在家中偶尔帮父母洗碗或洗菜,有10.78%的人不帮助父母洗碗、洗菜,还有1.96%的人不会洗碗、洗菜。(3)有30.39%的人经常帮父母买菜,偶尔帮父母买菜的占55.88%,没买过菜的占12.75%,不会买菜的占0.98%。(4)在做饭方面,会做很多饭菜

24、的学生只有3.92%,会的占24.51%,有 58.82%会做一点简单的饭菜,还有12.75%的学生连简单的饭菜都不会做。相对于自我服务劳动来说,经常进行家务劳动的学生明显少于自我服务劳动的学生,不做家务劳动的学生的比例有了大幅的上升,不会做家务劳动的人数也超过了自我服务劳动,由此可得,家务劳动的情况相对于自我服务劳动的情况来说是比较差的。以上数据还反映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譬如扫地,但是对于一些稍有技术难度的家务劳动完成的还是比较差的,如做饭;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做,但是又不做,说明:我们家长包办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剩下一小部分的学生压根不会做,说明:家长

25、以及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三)在公益劳动方面关于公益劳动的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在学校擦桌子、擦黑板、扫地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打扫室内外公共卫生的情况;学生对待做值日生的态度;学生帮助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邻居打扫庭院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况,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二从图二中可看出:(1)翟东小学六年级学生经常主动擦桌子、擦黑板,扫地的占28.43%,不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偶尔做的占56.86%,不做的占6.86%,还有7.84%的人不会做。(2)总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搞好室内外的公共卫生的人占16.67%,经常能做好的占38.24%,偶尔能做好的占44.12%,0.98%的学生不能做好(

26、3)对于做班里值日生的问题,很喜欢的占8.82%,喜欢的占41.18%,一般的占44.12%,不喜欢的占5.88%。(4)课余时间,经常帮助残疾人、孤寡老人或邻居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人只占4.90%,偶尔做的占30.39%,做过12次的占40.20%,没做过的占24.5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知道,学生们参加公益劳动的次数是比较少的,一方面,反映出从事公益劳动的机会是比较少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不是那么的积极。(四)在简单生产劳动方面从学生缝补衣服、饲养小动物、种植花卉和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公艺品这四个方面对翟东小学六年级的102名学生进行了简单生产劳动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项目

27、缝补衣服饲养小动物种植花卉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平均值A很擅长5.88%29.41%8.82%5.88%12.50%B会12.75%37.25%23.53%12.75%21.57%C会一点50.98%24.51%28.43%50.98%38.73%D不会30.39%8.82%39.22%30.39%27.21%表二从表二中可清晰的看出,在以上四个方面中,学生最擅长的是饲养小动物,接下来是种植花卉,最后是缝补衣服和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学生们不是很擅长简单生产劳动,很擅长的只占的12.50%,会的占21.57%,会一点的占38.73%,不会的占27.21%,很擅长和会的共占总人数的34.07%,

28、很大部分的学生只会一点甚至干脆不会进行简单生产劳动,这些数据反映出人们对于简单生产劳动的忽视,这种忽视不单单是学生自己忽视的结果,它还是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忽视的结果。(五)其他方面为了使这次的调查更加的全面、具体,还对学生的劳动目的、劳动态度、劳动时间、劳动教育以及劳动体验进行了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1、劳动目的关于“劳动目的”的调查研究,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图三从图三中清晰、直观的反映出大多数学生都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明确劳动目的,知道参加劳动是为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长大后参加各种劳动,是为人民服务的占75.49%,为了得到赞扬而劳动的占5.88%,为完成任务而劳动的占18.63%

29、没人为了逃避学习而劳动。2、劳动态度关于“劳动态度”的调查,包含两个问题:你是否认为学习比劳动重要;你在家里帮忙做家务吗,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四由图四中可知,大多数学生对待劳动都有积极正确的态度,认为劳动和学习同等重要的占68.63%,认为学习比劳动重要的占24.51%,认为劳动比学习重要的占6.86%。其中有30%左右的人认为劳动和学习不是同等重要,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可见我们的劳动教育是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学生之所以会认为学习比劳动重要,肯定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间接的反映出学校和家长错误的劳动教育观念,致使劳动教育的缺失。图五从图五中可看出,在家里经常主动帮着做家务的占57.8

30、4%,在父母要求时才做的占20.59%,偶尔做一两次的占21.57%。说明57.84%的人有主动劳动的意识,但是还有42.16%的人缺乏主动劳动的意识。从图四和图五中综合的反映了学生们对于劳动的态度,虽然有68.63%学生认为劳动和学习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经常主动帮着做的只占57.84%,认识和行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劳动时间图六根据图六所知,每天参加劳动2小时的学生只占7.84%,每天参加劳动1小时的占30.39%,每天参加10-30分钟劳动的占60.78%,每日不参加劳动的占0.98%。从学生们劳动的时间,可以看出:第一,学生们每天的劳动时间较短;第二,学生对劳动不够重视;第三,家长、

31、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第四,反映出劳动态度对学生们劳动行为发生影响不大。4、劳动教育这里的劳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的问题是:(1)你的父母是否在你做家务的时候注重对你进行教育和引导;(2)在学校教育方面,所提的问题是:小学生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除了日常的卫生大扫除、劳动技能课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3)在社会教育方面,提出:你所在的社区是否为你提供了一些劳动机会。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七图七所反映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状况,具体表现为:(1)在家庭教育方面,总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占19.61%,经常对孩子进

32、行劳动教育的占29.41%,偶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占48.04%,没有对孩子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占2.94%。(2)在学校教育方面,总是通过很多方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占6.86%,经常进行劳动教育的占27.45%,偶尔进行劳动教育的占53.92%,没有进行过劳动教育的占11.76%。(3)在社会教育方面,总是有为孩子提供一些劳动机会让孩子进行劳动实践的占6.86%,经常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的占16.67%,偶尔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的占50.00%,没有参加过社会提供的劳动机会的占26.47%。这三个方面平均下来,总是能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占11.11%,经常的占24.51%,偶尔的占50.65%,

33、没有的占13.73%。总之,家长在孩子劳动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十分单一,社会给孩子提供的劳动机会较少,使孩子们缺乏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5、劳动体验这里的劳动体验,也就是学生们在劳动中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调查,发现如下结果:图八从图八中可以看出,94.12%的学生在劳动后是愉快的,3.92%的学生后再劳动后比较烦恼,还有1.96%的学生觉得劳动使他们变得难受。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劳动后是愉快的,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当这种情感得到激励后,它会推动人们去积极的劳动。当劳动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时,才会使他们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

34、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以上调查数据反映出以下问题:小学生普遍较少参加劳动,即使参加也是比较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学生们劳动时间较短;动手能力比较差;认知和行为存在偏差;劳动机会十分有限。三、成因分析以上就是这次调查的内容和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的劳动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现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学校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普遍较少参加劳动,即使参加也是比较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因为学校是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1、学校错误的教育观学校之间为了竞争和吸引更多的生源,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关注学生

35、的文化课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翟东小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劳动课,更不会有专门的劳动课代课教师。虽然这样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但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劳动意识和观念的形成却是一种损害。 2、劳动教育方式单一从图七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学校接受的劳动教育,除了劳动技能课、日常卫生大扫除外,有53.92%的学生说学校偶尔会有其他的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还有11.76%的学生说没有其他的方式;通过调查了解到翟东小学没有设置劳动课,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方式仅仅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所渗透和进行日常卫生大扫除,很少用其他方式去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方式十分

36、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反映了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3、教育与劳动相分离调查发现,翟东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仅仅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所渗透,学生们在学校的劳动方式只有卫生大扫除,并且在学生们卫生大扫除的时候,并不予以相应的劳动教育,在无形中使劳动与教育相分离,也就是所谓的有劳无教现象,有很多人都认为劳动了就一定能受到教育,其实不然,一味的让孩子进行劳动,甚至过度劳动,只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二)家庭方面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辅助场所,学生劳动时间较短、劳动机会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包办现象比较普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对劳动教育存在错误认知第一,重视智

37、育教育,忽视劳动教育。现在社会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都对这个唯一的孩子倾注了很多心血,为了使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好的生活,他们就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受这种观点的影响,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每年大学开学前各地报纸都以较大篇幅报道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金榜题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总会在入学前恶补“家务课”,还有一些大学生每次回家都会背着沉沉的行李包回家,把在学校穿脏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帮着洗。这些现象反映出了家长们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会使自己的孩子失去动手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38、第二,重视兴趣培养,忽视劳动教育。还有一些家长意识到了要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很努力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但就是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们除了正常上课,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们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到了学习和培养兴趣爱好上,能参与劳动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就更别提接受劳动教育了。由于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参加劳动,所以很难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就不会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更不会去尊重辛勤的劳动者。第三,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经常可以看到这个现象: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就经常指着路边的农民工会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像他们一样。”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们认为体力劳动是可耻的、低贱的,

39、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错误的劳动观念。2、家长包办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家庭结构是“4-2-1”模式,也就是四位老人、两位家长、一个孩子,家里的六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不管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对孩子十分溺爱,家长生怕把孩子累着、碰着,使得孩子在家庭中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尤其是在孩子的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方面,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劳动都包揽了,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参与劳动的机会。另一方面,有很多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就不让孩子插手劳动,这些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其它的事情一律不用管,让孩子一味的扎在书本堆中,以至于一些孩子直至大学毕业,要步入社会的

40、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样做不仅会使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动手能力变得很差,而且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习,因为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教育的缺失不利于促进学生们德、智、体、美的发展。3、有劳无教现象严重从图七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有48.04%的家长只是偶尔的在学生进行劳动的过程中给予教育和引导,还有2.94%的家长在孩子劳动中不给于任何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是因为工作忙,虽然布置了很多劳动任务给孩子,但是没时间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和指导,这样只会让孩子盲目的去劳动,却不知道是为什么而去劳动,对劳动不能树立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忙或其它的事情,没空做家务,就将一切

41、家务活推给了孩子,这些家长连做家务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劳动教育了,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劳动,只会让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之情,更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存在一些家长可能是因为学历较低或是其它别的的原因,缺乏一些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在孩子劳动时就不能给予很好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劳动教育缺失。(三)学生方面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但是经调查发现,小学生普遍较少参加劳动,认知和行为存在偏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虽然有94.12%的学生在劳动后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但是在真正的劳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帮父母做的只有57.8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们在填写问卷的时候喜好正面叙述的反

42、应定势,学生为了提高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对他的评价,才选择了愉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较懒惰,所以较少能主动参加劳动,虽然这些学生知道劳动能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但就是懒得去做,就像许多人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高分,但是很多人都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一样。(四)社会方面 社会应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与保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社会为学生提供的劳动机会十分有限,使学生认知和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从图七中可知,50.00%的学生说自己所在的社区偶尔会为自己提供一些劳动的机会,还有26.47%的学生所在的社

43、区没有为他们提供劳动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是很关注,所以较少去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个体的观念也随之受其影响,社会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致使社会成员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第二,劳动教育的管理缺位。管理的缺位,是指我们国家缺乏相应的劳动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供孩子们进行劳动实践,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当学校、教师、家长没有重视起学生劳动教育,在孩子没有按时完成学校以及家长所不布置的劳动任务时,没有相应的部门可以去监督、管理。在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如果孩子不干,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会派专门的执法人员上门监督孩子完成,要

44、是孩子生病的话,也得给父母一纸书面说明。管理的缺位会使人们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因为缺乏监督、管理,使孩子们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长大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劳动教育经费困难。一方面,我们国家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普及基础教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劳动教育的普及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对劳动教育不是十分的重视,对这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劳动教育经费困难,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就不能在劳动教育方面投入很多。对于 劳动教育的投入,不但要考虑劳动场地的费用问题,还要配备专门的劳动器材、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日后劳动器材的维修和保养费用,这些都需要很大

45、的经济花销。由于没有专门的基地供学生劳动,这就致使学生劳动机会十分有限,使学生得不到锻炼。四、建议与对策针对运城市稷山县翟东小学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1、学校应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第一,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学校应把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教育不是影响一个人的唯一因素,但是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教育,便会培养出与之相应的人。如果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便会培养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学生,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

46、能型人才,而不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学校不能只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强大,学校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第二,开设劳动课,把它纳入到整体的课程体系当中。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学校应设置相应的劳动课,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设置劳动课的同时,还应该设有专任的劳动课教师,这样有利于劳动课的顺利开展。第三,建立相应的制度,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想上就上,不想上则不上。因此一定要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来督促、管理劳动教育的开展,并让教师和学生对劳动的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学校要对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表彰。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交流,使劳动教育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真正发挥其劳动教育应有的作用。 斯琴高娃蒙古族中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2、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劳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