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开题报告2015年8月,我申报化州市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获得立项。该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题研究小组,并指派我来担任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现在,由我来对如何展开课题的研究工作做进一步的解读。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校处于乡镇地带,生源以农村子女为主,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手头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怕写作文,一遇上作
2、文就愁眉不展,不爱写日记;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缺少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学生、家长课外阅读的意识都比较淡漠,认为只要读好课内学习的书籍就行,课外书属“闲书”,多读影响学习。再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根本就没有像城市学校那样学习环境,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极为有限。爱读书的孩子极少。其次,沉迷于看电视。培养农村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已经是迫在眉睫。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全面提高
3、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广东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胜利致力研究“高效阅读”,在语文高效阅读、快速写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本校正是“高效阅读”实验基地,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本课题意在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通过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磨砺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真正让阅读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效,从而避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及局限性。二、课题
4、研究的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要求,特制定本课题目标:1 、分析造成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影响写作的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2 、探讨教学过程与方法,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及鉴赏能力。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发展
5、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课题着重通过对我们影响小学课外阅读学习的成因分析,找到突破口,提高语文的阅读教学质量,进行针对性改革,以达到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争当学习的主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探究如何深度挖掘教材,找准阅读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阅读的空间,让学生乐于阅读,真正“悦读”。2、探究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阅读训练方式。3、探究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
6、而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的教学效果。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法:在研究前期运用“调查分析法”,了解我校当前语文教学阅读的基本情况,以及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和积累的相关情况。文献调查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课外阅读相关理论,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3、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以研究提高实践效果,将教育研究直接注入教育实践之中。同时还运用“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随时对研究对象的变化进
7、行观察,从而筛选出有效的方法途径,记录分析典型个案,从中寻找规律。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总结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撰写结题报告,汇编各项成果专辑。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计划本课题的研究从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确定具体的实验对象,联系相关的学科教师予以帮助,请教育骨干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出简单的实验构想。2、理论研究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1月):通过理论研究,提高老师认识,增强研究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保证。3、实施阶段(2016年2月2017年4月)(1)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习惯等进行调查,形成基础研
8、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2)阶段研究总结及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4、总结阶段(2017年5月):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材料,撰写论文、案例及总结“理论与实践”成果,写好结题报告。并将成果推广。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要力争达到如下预期成果:撰写论文,组织公开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评议,总结经验,根据研究的教育目标,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测定评价,写好课题的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水平跃上新台阶,发表课题相关的教学论文和论文评比获奖。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1、课题负责人:张瑞强负责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对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安排、经费统筹、并负责执笔撰写各种报告。2、课题组成员:王海斌、黄金燕负责收集资料、问卷调查、整理、统计、写成报告;李国师、何冰凤、杨小负责课堂跟踪调查、评价。八、保证措施1、邀请市级专家做阅读指导,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2、组织本课题成员积极参加教研活动。3、每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4、学校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