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L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2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11的答案括号源层:非选择题部分用见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要求。1. 6月12日至30日,以“梦响海右、赢在济南”为主题,举办首届。以整座城市的名义和专属节日的方式,向人才致以最
2、高礼遇。节日策划了五大类206场活动,是近年来路南市半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人才盛会。()A.济南人才节B.科技人才节C.海右人才节D.梦响人才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2. 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致通过决议,将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决议的通过,将赋予这一传统佳节更多世界性,推动节日丰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A-清明节B.春节(农历新年)C.中秋节D.国庆节【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3. 10月7日至8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这一重要思想,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3、A.习近平环境保护思想B.习近平经济思想C.习近平法治思想D.习近平文化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4.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立法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根本政治属性和政治方向。()A.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答案】A【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5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寒假作业清单。这份作业有利于学生()作业清单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业2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作业3坚持一项体育运动作业4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4、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劳动。:老师给学生设计的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劳动习惯。提高个人实践能力,故说法正确;:作业清单的内容并未涉及参与政治生活,故说法错误;: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 .一条短短的不实一举科”、一张张冠李戴的照片、一句随口而出的“玩笑经过网络“扩音”,就可能在网络上掀起测,动辄让人一社死”,遏制网暴需要()公民恪守通信。
5、遵守法律国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受害者忍气吞声。大事化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守护正义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遏制网暴需要既要公民恪守通信,遵守法律;又要国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还需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守护正义,故说法符合题意;:受害者要运用合法途径维护自己权益,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 .市区某路口,着急上班的张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交警拦下,上述情境说明()张某对交通规则的重视程度不够要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必须有他人提醒和监督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行动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6、对遵守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着急上班的张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交警拦下的情境说明张某对交通规则的重视程度不够;这警示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故说法符合题意;:遵守规则需要提醒和约束,也需要自律,故说法错误;:社会规则保障了人们的自由行动,不是限制自由,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 .近期,媒体曝光的短视频平台主播“卖惨”带货乱象引发广泛关注。一些短视频平台主播为带货卖苹果,教小女孩演戏“卖惨”,甚至给孩子滴眼药水、掐孩子;为牟利,以资助孩子为名,利用公众爱心售卖假珠宝“消费”善良这一行为()A.告诉我们不要对人许下诺言B.造成社会信任成本越来越低C.说明了关闭全部
7、短视频平台的必要性D.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信做人。D:媒体曝光的短视频平台主播“卖惨”带货乱象引发广泛关注,这些商家欺骗消费者,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D说法正确;A:错误,可以许诺,许诺要慎重;B:错误,“消费”善良的行为造成社会信任成本越来越高;D: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本题选D。9 .“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从青春到白发,“敦煌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一守就是60年。“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这告诉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
8、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敦煌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一守就是60年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的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故说法符合题意;: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
9、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自觉排队日”的设立()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B.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自觉遵守规则的认识和理解。B: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自觉排队日”的设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规则意识,故B说法符合题思;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的说法太绝对,故A说法错误;C:“杜绝”说法太绝对,故C说法错误;D:规则是实现自由的保障,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B.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C.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D
10、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朋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ABC: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确理解是学会换位思考,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故ABC说法正确;D: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故D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12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
11、破坏铁路封闭网行政违法行为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种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说法正确;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说法错误;: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 .某中学八年级举行“劳动最光荣”专题教育活动,开展特色劳动活动,培养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这
12、之后,很多学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谷不分的同学,学会了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不会做家务的同学,学会了整理房间和做饭由此可见()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C.人的身份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D.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A: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内容“开展特色劳动活动,很多同学发生了变化”,说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故A说法正确;B:题文内容体现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并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参与,故B不符合题意;C:题文内容并未涉及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故C不符合题意;D:“每个人都
13、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说法太绝对,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4 .每当假期,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在博物馆触摸历史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A.解决衣食住行B.扩大自身的影响力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D.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C:从题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C说法正确;AD:题文中没有体现解决衣食住行、获得物质支持的相关内容,AD不符合题意;B:题文中体现的是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精神滋养,没有体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B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 .2023年8月2日,为进
14、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我们中学生应该()A.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B.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C.常玩网络游戏,缓解学习压力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B:依据所学知识,防止沉迷网络,我们中学生应该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故B符合题意;A:“拒绝使用网络”说法太绝对,忽视了网络的积极作用,故A错误;C:不能常玩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故C错误;D:不是中学生的角度,故D错误;故本题选B。16 .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
15、用执着的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之美。这表明()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掌握劳动技能必定走向成功平凡岗位上也可以铸就闪光人生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劳动者。:材料通过普通劳动者的事迹材料,向我们说明了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体现了平凡岗位上也可以铸就闪光人生,说法正确;:并不是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错误;:掌握劳动技并不一定能走向成功,错误;故本题选CU17 .近日,山东济南,两名儿童不慎落水,市民刘超和郭辉迅速跳入冰冷的水中,成功将孩子救起。刘超和郭辉的行为()传递正能量,有利于树立文明新风
16、是关爱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敢于担当,做到了急他人之所急旨在博得他人和社会的关注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成功救起孩子的刘超和郭辉的行为是关爱他人的亲社会行为,他们敢于担当,做到了急他人之所急;该行为有利于传递正能量,有利于树立文明新风,故说法符合题意;:该说法是对两名男子行为的错误评价,他们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8 .假如你选择当一名教师,那就意味着你要教书育人;假如你选择做一名军人,那就意味着你要保家卫国;假如这说明()A.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B.不同的角色要求承担不同的责任C
17、责任对于每个人都是负担D.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中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表明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所以B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有些责任我们必须承担;C没有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观点绝对,是错误的;D观点绝对,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是不相同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o19 .“你拍下的是美丽的风景,别人关注的是哨所定位.”同学们观看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后,才知道朋友圈里分享的随手拍照片,可能会无意间泄露国家秘密
18、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这告诉我们()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只有人民军队才是真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要提高媒介素养,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材料通过同学们观看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旨在启示我们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说明了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要提高媒介素养,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符合题意;: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0 .“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
19、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的的关系。:依据题文描述,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有了“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的感叹,让我们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说法正确;: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完全一致,说法错误;:题文中体现了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没有体现为全球治
20、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21 .【数说网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我区某校八(1)班同学以“提高网络素养,清治网络空间”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2023年互联网数字经济规模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使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规模国产自主创新区块IS使用范围网络改变世界。请结合图片资料谈谈你的观点。【答案】图一反映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二反映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图三和图四反映了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O【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网络改变世界。能力考查:理解和
21、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网络改变世界的有关知识,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互联网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一可链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使用量达850亿人次一可链接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关键词:网络文学海外用户规模达L5亿人;国产自主创新区块链使用范围达80%可链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2 .【道德践行】中国古代有许多博学多才、思想深刻、言行高远的名人,他们的言论和
22、行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历史,也对后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名言,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哲理,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境界,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力量。老师为大家精选了3句,希望你能从中受益。“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这些名人名言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生活道德观?【答案】孟子名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表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孔子名言: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
23、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无价;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名言: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敬人者,人恒敬之T链接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个人内在
24、修养的外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关键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T链接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键词: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T链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 .【学法守法】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为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积极预防违法犯罪,我区某中学邀请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到校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审判员审判长审
25、判员李某自从结识希手好闲的“朋友”,逐渐出现旷深偷东西、打耳同学等亶至众斗殴.故意饬害他人、致人伤,我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李某提起公诉.请你结合“做守法公民”的有关知识谈谈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答案】(1)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或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2)预防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26、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法不可违,预防犯罪。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法不可违,预防犯罪的有关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李某从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被提起公诉T可链接法不可违,预防犯罪的教材知识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4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
27、届亚运会。【公益有我】此次亚运会共计约有3.76万名志愿者成为“小青荷”,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岗位,包括仪式活动服务、观众服务、媒体运行服务等13大类志愿服务,小青荷”累计上岗45.1万人次,服务时长436.27万小时。曾参加北京冬奥会安保服务的李海龙已从武警部队退役,成为一名大学生。这一次,他的身份变成“小青荷”。他说:“每一位叼、青荷,都是亚运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呈现一场精彩的赛事保驾护航,身份虽然变了,但是服务他人、为国助力的热忱始终没变。”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认识。【答案】(1)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
28、担当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亲社会行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的过程;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服务社会、亲社会行为。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
29、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服务社会、亲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岗位,包括仪式活动服务、观众服务、媒体运行服务等13大类志愿服务一可链接服务社会的意义和要求、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5 .【遵守规则】在亚运会期间,交通状况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和市民的生活方便,实行临时的交通限行政策。一方面,由于限制车辆数量和道路使用,交通拥堵和延误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限制车辆的行驶范围和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
30、会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影响。因此,公众要尽可能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最大程度地避免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做好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为公众提供便利和帮助。请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谈谈你对亚运会期间实行交通限行政策的认识。【答案】维护秩序靠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自由与规则: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维护与改进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
31、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需要制定、废除或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亚运会期间实行交通限行T可链接维护秩序靠规则,自由与规则的
32、关系,自觉遵守规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6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2023年10月,人民日报智库平台发布的2023年公众安全观与安全感调查报告显示,公民对安全问题日趋关注。小明根据报告内容整理了以下数据。受访者认为这些风险问题可能影响国家安全。为此,我区某校开展了“国家安全,你我同行”主题活动。以下是八年级一班同学的活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们只是一名中学生,国家安全这么高大上的名词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有必要接受这样的教育吗?(I)请你为这位同学普及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制作了国家安全教育手抄报,围绕“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主题,深
33、化国家安全教育。(2)请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补充完成下列活动的设计。(不少于80字)活动主题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活动目的深化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措施的落实活动形式手抄报倡导行为【答案】(1)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
34、智慧和力量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我们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每个公民都应该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适应国家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军队。(2)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
35、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知识,从意义、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们只是一名中学生,国家安全这么高大上的名词和我们关系不大,我们有必要接受这样的教育吗T可链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教材知识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