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8228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幼小衔接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 去年9月我与董老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对一年级新生一天学习生活的调研。一天的教研活动我充分体会到了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早晨7:30校长安排我到一年级二班。走进教室整个教室乱哄哄的校长说:“你看家长就是不放心必须把孩子的书包放到书桌上还要嘱咐老师一些问题教室太乱了像个自由市场哪不象学校?影响上课。” 上课铃声响了有的孩子已把上课用的课本整整齐齐的放在桌子上有的孩子手忙脚乱地从书包里往外拿书还不时的问同桌用那一本书老师静静的等待没准备好的孩子三分钟的时间过去了。 上课时间我发现一个叫卢世全的孩子不是吃手就是玩铅笔盒老师好象拿他不

2、存在并不去多管他。这个孩子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带过他当时他的自立能力和控制能力就比较差。老师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但终究没有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小学不同于幼儿园老师不能为了一个孩子耽误了教学进度。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一窝蜂跑出了教室在操场上追逐起来。如果在幼儿园老师会提醒他们上小便、洗手、喝水可现在已没有老师的提醒全靠孩子的养成习惯来做好这些事。在学校一整天我发现有些孩子几乎没喝水如果在幼儿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下课喝水应该是习惯做的事。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不少孩子还缺乏比较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说明孩子在学龄前自立能力和自我服务的习惯养成还存在问题这使他们在适应学校和学习生活方面有一些难度。

3、这次到小学调研使我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了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上小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十分注意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 为了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我们首先要求父母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俱备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告诉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要求家长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游

4、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在幼儿园里注重孩子的生活常规的培养安排值日生让孩子清楚值日生每天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孩子了必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铺被子叠被子中午睡觉时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并且要排放整齐早晨来园时要求家长只管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脱衣服整理衣帽橱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管。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张凯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刚来时吃饭特慢好象不太会嘴嚼来幼儿园还要家长背着大班孩子了真不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加上家长的配合张凯完全换了一个人家长欣喜的告诉我们: “我们来这

5、个幼儿园晚了早来就好了 现在张凯在家里都是自己叠被子早晨自己穿衣服吃饭我们也不发愁了什么也吃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的很整齐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不会照顾自己了。谢谢你们老师。” 2、培养责任感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让他们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不妨先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玩完的玩具、看完的图书要自己收起来书包自己整理老师提的要求要带的物品要自己记住要完成的家庭作业记下来自己完成。要让孩子懂得这些生活、学习、行为上的事是自己的事他有责任对自己负责也有能力负责。 我们幼儿园周一升国旗要求幼儿穿统一的园服这也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契机教育幼儿有责任维护我们的班集体刚开始周五幼儿离园时

6、我们都会提醒幼儿“不要忘了周一穿园服。”周一来园时有的家长给孩子找借口我们忘记给孩子穿园服了教师告诉家长穿园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记着你们家长应配合我们共同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事负责的能力。忘记穿园服的小朋友在“本周的的我”的记录表上不能得小果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训练现在孩子已形成了习惯无论放假时的周一还是平常的周一不管升不升旗孩子都会穿着园服来园。有的家长反映天气这么冷想让孩子穿厚一点的衣服孩子不同意必须穿园服。 3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我们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渗透规则意识和

7、任务意识的教育让孩子参与制定一些规则如孩子制定了在教室内不大声喧哗、不跑跳、吃饭不讲话来园 时问老师好离园时向老师再见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就经常提醒幼儿:“你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应该当成任务来完成。” 提示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树立规则意识。 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以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例如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我们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招待规则的重视。 上小学的孩子有时要

8、自己上学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很多培养习惯的好思想好方法好的规范。在习惯的培养当中我们应该重视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并能在工作中继续探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自古以来人们对习惯的重视吧: 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 贾谊:习与知长心与化成。心未滥而谕教则化易成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而我认为在幼小衔接中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