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8523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6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弗洛伊德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一、生平介绍二、理论贡献三、主要著作四、个人评价一、生平n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n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n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n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n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n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n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

2、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二、理论贡献n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

3、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一)精神层次理论n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二)人格结构理论n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

4、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n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n最上面一层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

5、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三)人格发展理论n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2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n肛门期:23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n性器期:45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

6、则经历“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n潜伏期:6岁到12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n生殖期:13岁到18岁。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四)心理治疗n自由联想: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n释梦: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

7、称为显性梦境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n移情: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五)心理防卫机制n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使用这个机制需要爱欲此为希腊爱神之名;罗马神话则名为丘比特。若适当使用,防御机制可减缓超我与本我间

8、之冲突,但过度或过当使用,而不正视面对冲突,则会造成焦虑或产生罪疚,最终将导致如抑郁沮丧的精神失衡。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御机制领域的研究相当杰出,但她将首开防御机制先河的荣耀归于其父。防御机制有以下数种:否认,反应结构,转移,压抑/抑制,投射,理智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及退化情感。(六)生死本能n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所驱动:原欲能量爱欲与死亡驱力死欲。弗洛伊德所说的爱/原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亡驱力(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弗洛伊德直到晚年才认知到死亡驱力,而这两种驱力的对照,代表了弗洛伊德思

9、想风格的一大革命。三、主要著作n歇斯底里症研究n梦的解析n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n性学三论n图腾与禁忌n论自恋n超越快乐原则n自我与本我n幻象之未来n文明及其不满n摩西与一神论n精神分析概要四、个人评价n这货是我接触的前几个心理学家之一,怎么说呢,其实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有趣”,其实相当一部分是非常枯燥的,并不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心灵鸡汤”那样的玩意。如果你是为了找乐子,那其实不用看,你肯定也看不下去。我最喜欢的弗洛伊德的话是关于自我、本我、超我矛盾冲突啥啥的那部分理论,最不认可的,呃,好吧,跟力比多有关的我都不太认同。n有人说弗洛伊德眼中的人类只想做两件事:第一件是是性交,第

10、二件是杀人之后再性交。弗洛伊德确实是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一般的人物,但与其说他是心理学的先辈,不如说是先烈。他的一些理论虽然给人以启发,但却不是科学地了解心理、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n这个大胡子的书还是挺有意思的,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还是能够读一下他的某些书的,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辨识力。而对于正常人,我建议将他老人家的一部分著作(不是全部)当成哲学类读物,别当成科学,更别跟现代心理学画上等号。要是想将梦的解析之类的书运用于日常生活,那还不如从地摊上买一本周公解梦来得实在。n话说回来,不论精神分析有多大的发展,无论众人对他的理论有多少病诟,这位心理学的老祖宗级人物我们可不能忘。盗墓的还得拜曹操,开青楼的还得拜管仲呢。n那啥,其实不管是弗洛伊德本人还是弗洛伊德的著作,都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弗洛伊德的思想不仅影响了精神病学,还影响到一大堆人文学科。好像记得有一种说法是十九世纪的思想家都至少受到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其中一个人的影响。但是,本人高四的时候和这位先烈有些私人恩怨,评价他的时候语气可能重了些,还望大家姑妄听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