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江教育发展献良策.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8648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中江教育发展献良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为中江教育发展献良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为中江教育发展献良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为中江教育发展献良策2010年县委书记杨震同志在目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创建四川丘区教育强县的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目前,全国教育系统都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中江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中江教育要发展,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就必须先查摆出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症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解决问题。2009年,中江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师资力量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均衡,“择校热”仍然突出。以上问题都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治重症

2、需下猛药。只有强化改革力度、完善改革措施、健全改革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解决的途径有:一、针对师资力量不平衡问题,可采取一下四项措施解决。1、继续做好大学毕业生支教、援教工作,要求所有刚毕业教师在一两年之内不分男女,必须到乡镇中小学支教、援教。2、实行教师交流制。让县城中小学中的责任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到乡镇中小学进行挂职锻炼,既给县城教师加压,也能进一步缓和乡镇教师紧缺现象。3、财政应加大对乡镇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补助,减少城区教师和乡镇教师的福利差额,让乡镇中小学能留住人才。4、规定普通中学必须在初二、高二对重点班科任教师进行微调,拿出一定份额的重点班给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以此吸引

3、人才。二、针对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可通过以下“四个平衡”来解决。平衡财力物力。要改变以往“多的愈多”“好的愈好”的财物配置做法,在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采取统一配置的方法,让所有学校处在物质条件统一的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避免人为制造差异的不智做法。平衡师资。要把好新教师入口关,将那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分配到薄弱学校工作,从源头上改变薄弱校优秀师资匮乏的局面。同时要加强先进校和薄弱校间的师资交流。鉴于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可适当借鉴国外人事管理的经验,将教师的调配权收归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可视学校建设需要,不必征求教师所在单位和本人的意见,实施对教师的统

4、一调配,强力平衡校际间师资力量,优化人力资源。平衡管理。一是平衡学校管理人员。将富有良好管理经验和业绩的管理人员调往薄弱学校,以提高该类学校的管理水平;反之,将薄弱学校的管理人员调往优质学校,促进这类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平衡管理经验。定期组织参观学习,举行经验交流会,达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目的。上述种种,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学校里都可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平衡班额人数。校与校之间班额人数极不平衡普遍与地域人口因素有关,突出的情况则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配置等人为因素有关。从农村到城镇,很多人都设法将自己的子女跨地域送往“优势”学校就读。其次农村与城镇学校分布的极不平衡强化了学校

5、班额人数的两极分化。有的家长因孩子小在农村上学太远,干脆全家搬到城镇租房,人托人把孩子送到“优势”学校读书。这样就造成了在优势学校班额爆满,多的一个班六七十人,在农村有的学校班额严重不足。 有的学校内班级间存在很大人为差异。义务教育是以国有资源对全民实施的一种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每个受教育者应当平等享受国有义务教育。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有的学校班级间存大差异,班与班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导致了个别班学生人数爆满,必然削弱了大部分学生应当享有的平等教育权利。严格控制班额,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也可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缓解公立办学中名校学生爆满的压力。三、加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当先。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化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一体化四大趋势。作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应强化自身修养,努力提高素质,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教育的各项要求。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们中江的教育事业必将有个大的飞跃。一定会实现教育强县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作品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