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oc

上传人:办公号 文档编号:872471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商丘市为例摘要: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成为闻名遐尔的旅游热点城市,但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的文化内涵缺失,特色不浓,人力资源缺乏,宣传力度不够等。本文从文化市场学、文化资源学等学科角度分析,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如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加大宣传力度等。关键词:历史文化

2、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生活需求将占据生活指数的很大比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名城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文化生活特别是旅游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众所接受。近年来,步入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游客量大增,不仅北京、西安、杭州、桂林这些历史旅游城市游客量大增,而且位于云南边陲地区的丽江古城和位于中原地区的山西平遥以及江南水乡古镇同样能引发旅游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骄人成绩,说

3、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达到资源利用的效果最大化。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指文化历史悠久,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其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城市风貌,原始选址多位于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易于防守之处,从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变迁史、文物古迹、民风民俗是历史的缩影,具有文化、社会、经济等多元价值,在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是人类文明

4、集中的焦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10座城市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尖锐冲突,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名城正面临着发展方向的抉择。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城市旅游作为

5、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城市蕴藏的文化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城市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1。在名城文化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其独特、持久的吸引力,成为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地城市旅游业新一轮角逐的“核心竞争力”。美国、西欧等国城市文化旅游创汇已占到旅游创汇比重的10%;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相关报告估计,美国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旅游平均每年增长10%15%2。目前,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旅游城市,有些甚至是优秀旅游城市,如北京、

6、西安、杭州、桂林等。2006年国家首批3座最优旅游城市的大连、杭州和成都,2座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是国际国内游客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西安市和北京市为例,2005年西安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5%,北京市年旅游创汇36.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30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这些城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这意味着,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3。然而,我国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不够合理和不够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造成了的

7、破坏4。另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亦造成了不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巨大差异。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商丘市为例虽然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很多城市并没有处理好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下面就以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为例来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商丘市于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豫东门户” 、“中原锁论”

8、之称。史书上曾记载:“备御东南,则九州之奥区,广衍沃壤,则天下之膏腴。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者。”5 235237在长达4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做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都、陪都、府治和州治,也曾作过省府的临时驻地与县府驻地,历史上曾是黄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4000多年的文明史给古城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0 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处(商丘古城、永城芒山汉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 处,市(区)级200 多处,现代革命历史胜迹20 多处,加上馆藏文物一万多件,可以说文化资源特别丰富。然而,正如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文化资源的

9、开发利用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样,由于一些传统的和现实的因素,仍然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如下:(一)名城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的文化内涵缺失张扬性由于资金短缺、不合理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资源的文化内涵缺乏张扬性6。基础设施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心情,资源文化内涵的缺失会使得消费者产生对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负面的评价,这两点都会对历史文化名城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自2000年起,商丘市先后投资1.15亿元对古城旅游区的相关景点进行了维护和后续开发,修葺了燧皇陵、火星台、城湖公园、张巡祠、八关斋、明清一条街、壮悔堂等景区景点。然而所取得的开发

10、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首先,古城内的各景点之间,晴天一路尘,雨天一路泥,极大地制约了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名城内的配套设施不全,游、购、娱等设施搭配不足,甚至连必要的卫生间,也由于档次太低以及管理不力,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游览心理。其三,古城内山水较少,自然景观不是优势,人文景观才是立足点。既是人文景观,就必然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本身也是形成旅游经历的重要因素,但文化内涵的解码不是匆匆过往的游客们自身一时所能做到的,这就要求在资源开发时,必须把资源可展示的内涵挖掘出来,使得文化资源的特性得以张扬性的通过很明显的方式让游客去感知去领悟,以满足求知欲。而商丘古城目前所开发的一些

11、积淀较深厚的景点大多数都是实物的陈列,缺少内容丰富、生动的解说系统、指示系统,缺少知识与艺术、口才与交际、机智与严谨相融合的高层次导游人员的解说,使游客无法真正在历史文化氛围中流连忘返,感到没有看到东西,导致一些景点形同虚设, 没有实际游览意义7。(二)开发力度不足,层次不深,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当多数历史文化名城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流于形式,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层次不深,品位不高,特色不浓对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创伤。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资源,各自也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而不适当、不合理的开发必然会影响到开发利用的效果。结合商丘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以总结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三

12、个问题:首先,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因资金缺乏未能开发,使得潜在资源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开发利用的资源只占资源总量的30%左右,且已开发景点对未开发景点的带动力不够,没有产生景点关联带动效应,加之对资源开发的考虑欠周到,季节设计分布不够合理。其次,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多滞留于一般水平,缺乏深度,品位较低,甚至有的景点为迎合、吸引游客,开发了一些多为引进、仿制或移植的内容,严重脱离本地固有资源的特色,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降低了资源的吸引力。第三,由于对资源的价值属性研究不深和对客源市场的研究不够,致使有些资源的开发缺乏针对性,导致资源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7。(

13、三)缺乏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的支持,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能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节省成本、更有效率。名称文化旅游虽然表现为客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资源优势的竞争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管理与经营人才的培养和储存,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对于名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正处于名称文化旅游发展阶段的商丘,资源开发也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就连职工队伍的素质也明显偏低,与当前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结构极不相称,且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据不完全调查,古城旅游区内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大专文化程度

14、以上的仅占10%,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87%,整个区旅游局仅有2 个“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另外,导游员的素质急待提高,许多景点的导游员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等,这与古城发展旅游业所凭借的内涵深厚的人文景观恰恰相矛盾,旅游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致使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也严重制约了商丘名城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7。(四)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宣传,宣传与否、宣传力度的大小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宣传力度不够,自我推介不力是制约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促销,

15、西班牙、泰国、新加坡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宣传和促销5。然而由于受观念、经费投入和专业操作水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丘古城的旅游宣传促销一直处于十分被动和落后的状态,宣传单调、形式单一、手段落后,促销活动平淡。一些单位和企业对宣传促销的作用还认识不足,对外宣传促销尚未形成合力。在商丘这块土地上,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阔伯发明观星授时,仓领创造了文字,孔子多次回祖籍讲学、拜祖;墨翟、庄周、惠施创立了墨、道、名三大教;刘邦斩蛇起义,张巡死守睢阳;李白“十载客梁园”饮酒歌吟,候方域创办“雪苑社”作诗赋词如此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名人名家,给商丘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历史人文景观。

16、但由于宣传不够,有些景点仍“不足为外人道也”,甚至一些商丘人对此也不清楚。由此可见,要使商丘的旅游景观尽人皆知,宜传的力度与要求还相差甚远8。(五)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文化产业的不发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文化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如缺乏政府的政策措施等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状况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上至国务院下至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不少这方面的政策,但大多属于表层规定,涉及具体操作条文较少。政策机制上的不完善,严重地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体制上,改革不够深入,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相关法制措施还不得力。而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

17、品的生产、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另外,他们在战略大环境情况下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长远的规划,并尽可能地将地理学与政治学、礼仪与服务的供应以及社会大众的需要联系起来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便利。相比之下,我们关于文化的配套政策措施显然落后,以市场为目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考虑,还停留在朦胧状态,用抓文化事业的行政运作模式去硬性规定,实际上抑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从而也就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具体操作不够顺畅9。在20年的城市建设中,商丘盲目地进行城区改造,许多项目并没有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法律、

18、规章的保障作用,导致商丘局部环境遭到破坏,古城内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大量仿古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真实的历史风貌;相当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荡然无存,历史街区也在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文化产业的不发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三、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析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的了令人欣慰成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问题,特作出以下开发对策探析:(一)加强名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当前制约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瓶颈仍是基础设施。首先,政府应重点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

19、要加大投入,搞好交通设施和环卫设施建设,并且要切实做好旧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其次,要进一步改善连接名城与区外客源市场的交通条件,逐步形成连接本地与区外旅游中心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强化周围其他旅游城市对名城的市场辐射作用;进一步改善景点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快名城旅游区内的旅游干线通道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形成连接主要景点的交通网络。再次,进一步加快景区景点内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如现代化通信设施以及与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的设施建设,同时下决心搞好旅游区的环保设施建设等。文化资源是需要深入挖掘的,过于表面的开发只会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成为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普通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

20、依照历史文化底蕴、符号、景观的不同处理原则,择其精华,选其要略,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以虚映实,映出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7。比如,商丘市可以围绕“火文化”主题从古城内部到周围的地形地貌、交通设施以及与重要历史内容有关的景点进行全面开发,从火神台到街区的各个角落都展示出火的魅力,只有这样深入挖掘“火文化”的内涵,才会使得消费者对商丘独特的文化所吸引。(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概括地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有两大类: 一类是物质文化遗产,即名胜古迹; 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故事和传说以及文学艺术作品。这两类文化遗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激励后世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和创造未来辉

21、煌成就的光荣使命。因此,它们之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利用,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的产生和增强,很大程度上是标志性建筑的功效。这些文化资源定格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是那个时代的历史缩影,通过它们可以解读历史、接受教育、传承文化。标志性建筑巨大的辐射功效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要想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工程,必须对名城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整合,而要想对名称本身的特色文化加以有效而合理的利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应充分挖掘名城本身深层次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要把开发利用单单地集中于名称观光

22、旅游上,要找出找准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即争取开发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其次,要把开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开发中应把视野放开阔,不要紧紧盯在“有形的物质性旅游资源”,还要放在“无形的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上。再次,要选准突破口,不同的名城各有各的特色之处,如南京可以以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突破口,北京以故宫、长城为突破口,而像商丘这样的小城则需以“火文化”和“商人文化”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开发出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文化精品工程7。(三)加强人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发展素质。首

23、先,高薪聘请、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人才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人才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建立“人才引进基金”,不惜重金聘用人才,用优厚待遇吸引旅游专业人员到名城从事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创造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对吸引到的人才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加以稳定。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的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导游、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从长远来考虑,为保证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熟悉当

24、地情况的本土旅游人才。对此,应加强与省内外著名院校旅游机构的密切配合,或选派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前往高校学习专业知识,或直接吸收旅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招聘高校富有行业经验的旅游教师,或与其它著名旅游培训机构进行师资交流,或聘请专家、官员授课。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对主管部门的干部、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相关企业的职员进行综合或专门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客源市场的开发10。(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优势所在,过去之所以不为人知或很少被人了解,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不足及对外宣传不够。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旅游对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以及带动整个

25、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旅游相关部门要大量出版中、英文刊物、光碟,并通过互联网专线宣传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对文化旅游的认知面,增加其旅游兴趣。要善于利用媒体在报纸杂志上做宣传,可以联合电视台拍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介绍的纪录片、宣传片在国家级电视台播放,宣传名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编拍成影视作品,供全国观众观看,激发人们旅游兴趣11。同时,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12。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

26、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13。遗憾的是,正如台湾的王镇华先生所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它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小孩在“麦当劳”、“网络游戏”中成长,他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并不关心。要想真正开发利用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必须培育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14。然后才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人对名城的文化资源加以消费,进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五)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促进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可持续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具垄断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几乎没有替代品,要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必须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计划控制与

27、市场化机制运作相结合,可以从设置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定位、完善运作机制等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创新。譬如:成立高层次的协调机构和发展委员会,或设立行政序列内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此外,在该体系运行过程中贯穿有两条反馈机制,其一,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评价体系和目标设定提供反馈,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度,完善目标设定,再反过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内容;其二,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对目标设定及控制定位的内容和深度不断提供反馈,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控制目标,再反过来主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28、,更加高效的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服务。整个体系中各个单元间的不断互动和共同完善,使得最终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得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的发展信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要想更好地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加以长久利用,并且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笔无价的财富,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15。而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结语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强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良

29、好基础。历史文化名城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当地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自身条件为依托,争取发现并且努力克服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创新和特色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和谐有利的大环境。总之,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潮流,我们只有在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发展完善开发利用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具体方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我们建设城市、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参考文献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7(2):20-2

30、4.2杨洁.传承文化魅力,打造旅游强市J.海峡两岸旅游论坛,2004(12).3高亚芳,何喜刚.甘肃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1):98-101 . 羂肁节袀螅莀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螅罿肈莈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芁蒂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芈蒈蚄羁膃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莄薅螁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螅罿肈莈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芁蒂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芈蒈蚄羁膃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莄薅螁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螅罿肈莈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薁袈肀蒄蚃肃羆蒃螅袆芅蒂蒅肂芁蒂蚇袅膇蒁螀膀肃蒀袂羃莂葿薂螆芈蒈蚄羁膃薇螆螄聿薆蒆罿羅薆薈螂莄薅螁羈芀薄袃袁膆薃薂肆肂薂蚅衿莁薁螇肄芇蚀衿袇膃蚀蕿肃聿芆蚁袅羅芅袄肁莃芄薃羄艿芄蚆腿膅芃螈羂肁节袀螅莀莁薀羀芆莀蚂螃膂荿螅罿肈莈薄螁肄莈蚆肇莂莇蝿袀芈莆袁肅膄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