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10351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三、使用对象:考古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四、计划课时:40课时五、学分:2六、任课教师:王振、习通源七、课程简介: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课的内容包括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三大部分,主要讲授在考古工作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和绘图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讲解与实践,力图使学生了解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罗盘仪、全站仪、RTK等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考古摄影和测绘遗迹与遗物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及

2、绘图的原理与方法,为田野考古综合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八、课程的主要内容绪 论(1课时)一、课程的基本内容二、田野考古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三、田野考古应用技术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四、课程的设置目的第一章 考古摄影第一节 摄影基础知识(2课时)一、摄影的诞生与发展1.摄影的诞生与成像原理2.照相机的发展二、数码摄影基础知识1.数码相机与光学相机的区别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3.数码摄影相关知识4.数码相机的使用与维护三、摄影用光1.室外自然光2.室内自然光3.人工光四、摄影的取景与构图1.画面要素2.取景与构图教学形式:讲授第二节 田野考古摄影(2课时)一、田野考古拍摄内容1.考古调查拍摄内容2.考古发

3、掘拍摄内容二、田野考古摄影方法1.拍摄前准备2.田野考古摄影基本方法1)光线的运用2)画面的处理3)构图与布局4)低空摄影技术5)图像存储6)注意事项教学形式:讲授第三节 室内文物摄影(3课时)一、背景的选择1.背景的选择2.背景的铺设二、器物的摆放1.依据器形特征2.依据使用习惯3.依据组合4.注意纹饰三、角度的确定1.选择典型面2.拍摄角度四、灯光的运用1.灯光的种类2.光线类型及其作用3.灯光运用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五、文物的分类表现教学形式:讲授与实践结合室内文物摄影实践步骤:1.拍摄台设置2.背景布(纸)铺设3.布光4.相机设置5.拍摄6.检查照片重复36.第四节 考古摄影新动态(2课时

4、)一、低空摄影二、红外线摄影三、完全正交摄影四、三维扫描教学形式:讲授本章 重点与难点:1.田野考古摄影的拍摄内容。2.田野考古摄影的基本方法3.室内文物摄影的拍摄方法。建议阅读论著:1.冯恩学主编: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2.冯林:文物摄影的认识与实践,河北省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7年。3.梁丹:浅谈田野调查之摄影,南方论刊2010年2期。4.冀介良:谈文物考古摄影中彩色反转片的偏色因素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华夏考古1999年2期。5.韩祥:关于文物摄影中的几个问题,东南文化1996年3期。6.王蔚波:试论文物摄影的表现方法,华夏考古2004年2期。7.姚乐音、杨

5、林:中国航空摄影考古的新进展,南方文物2011年2期。8.杨林: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3期。第二章 田野考古测绘第一节 田野考古测绘基础知识(3课时)一、地图学基础知识1.空间数据的坐标系2.我国大地坐标系3.地图投影4.识图基础知识二、田野考古基本测绘方法1.传统测量方式2.全站仪测量3.GPS测量4.RTK测量教学形式:讲授与实践结合本章 重点与难点:1.地图学基础知识的理解2.全站仪等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方法建议阅读论著:1.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2. 秦岭、张海:电子全站仪在田野考古中的应用,考古,2006年6期。3.徐绍铨著:GPS测量

6、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4. 张冠军等编著: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第二节 考古地形图测绘(5课时)一、全实测地形图测绘1.测站设置2.碎部点数据采集二、已有地形图测绘1.选用适当比例的地图2.图上已知点与现实已知点的数据校准3.测量遗址特征点或遗迹特征点4.去除或加绘地物,绘制遗址、遗迹教学方式:讲授与实践结合本章 重点与难点:全站仪、RTK等仪器的实践操作第三节 遗迹与探方图测绘(5课时)一、遗迹图、探方图的基本要求二、遗迹图1.平面图2.剖面图3.遗迹图常见错误分析三、探方图1.分层平面图2.探方总平面图3.探方四壁剖面图教学方式:

7、讲授与实践结合重点与难点:1.方向的表示方法。2.如何用罗盘仪测量方向。3.如何测量水平或拉一条水平基线。4.如何绘制遗址平面图。5.如何绘制考古地形图。建议阅读论著:1.王树林:考古测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2.冯恩学主编: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3.国家文物局编: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4月。4.刘建国:考古测绘、遥感与GI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王运辅:全站仪在考古田野测绘中的应用,中国文物报2007年10月12日。6.尚杰、姚金隆:考古测量的误区磁偏角,江汉考古2010年2期。7.王昭:考古测量的新方法RTK、GPS、全站仪

8、等测量新工具在考古发掘中的应用,东北史地2009年5期。8.方启:也谈全站仪在考古中的应用,北方文物2011年1期。第三章 室内文物绘图第一节 投影(1课时)一、投影制图的目的和任务二、投影的基本概念1.投影的形成2.投影方法的分类3.投影方法的比较4.正投影的基本原理5.正投影作图三、考古绘图对投影制的选用1.采用第一象限角投影制2.采用第三象限角投影制教学方式:讲授第二节 文物绘图的主要方法(1课时)一、直角坐标法1.常用直角坐标系建立2.直角坐标法的测量二、轴对称法1.确定轴线2.选点测量3.凭值绘图教学方式:讲授第三节 各类器物的绘制方法(8课时)一、石器1.打制石器2.磨制石器二、陶

9、器1.圆形陶器2.三足陶器3.残器片4.模型明器三、铜器1.视图2.比例3.轮廓4.剖面5.纹饰四、铁器五、漆器六、其他1.骨器2.玉器3.蚌器4.棉、毛、麻及丝织品教学方式:讲授与实践结合1.绘制普通容器的实践步骤:摆放陶器建立坐标系测量特征点(外轮廓、口沿、壁厚、底)连点绘图(仔细观察线条走向)纹饰(注意纹饰方向和密度的变化)折棱线2.绘制三足陶器的实践步骤:摆放三足器建立坐标系测量特征点(外轮廓、口沿、壁厚、裆心、裆线、第三足、流、耳、鋬)连点绘图(仔细观察线条走向)纹饰(注意纹饰方向和密度的变化)折棱线3.绘制陶器残片的实践步骤:残片摆正建立坐标系测量特征点(外轮廓、内轮廓)连点成剖面

10、图(仔细观察线条走向)依据剖面绘制正视图(附加剖面画法或复原画法)纹饰(注意纹饰方向和密度的变化)折棱线第四节 器物的剖面及剖视图(3课时)一、全剖面二、半剖面三、旋转剖面四、局部剖面五、隐线剖面六、附加剖面七、详细剖面八、鬲的剖视图九、鼎的剖视图教学方式:讲授与实践结合1.绘制小件器物的实践步骤:器物摆放绘制外轮廓线绘制剖面(局部剖面、旋转剖面)不同质地器物表面的表现方式钻孔的绘制2.利用Photoscan、Photoshop制图的实践步骤:多角度照片拍摄三维建模(堆块、对齐、调整区域、密集点云、修正点云、生成网格、生成纹理、添加控制点、对齐堆块、合并堆块)导出正射影像、剖面图利用Photo

11、shop、CorelDRAW排版、描图重点与难点:1.普通器物图的绘制方法2.三足器的绘制方法3.器物残片的绘制方法4.器物纹饰的画法5. 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的实践操作建议阅读论著:1.马洪藻:考古器物绘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2.马洪藻:田野考古绘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3.冯恩学主编: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4.国家文物局编: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4月。5.徐承泰:关于田野考古绘图的一点思考,华夏考古2006年4期。6.张蕾、刘建国:数字影像纠正与考古绘图,考古2009年7期。7. 马欢欢、赵清坡:Agisoft Photoscan照片建模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年4期。8. 付仲杨:Agisoft Photoscan和Adobe ustrator软件在田野考古绘图中的综合应用,四川文物2016年4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