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16394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统 计 亚东第一小学:刘英娟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16页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四、教材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

2、、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五、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3、把握好教学要求。六、教学时间新课和练习4课时、单元测验1课时(与第八单元合卷),合计5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例1,练习十九第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

3、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并利用这种特点进行简单分析。教学难点: 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教学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出示学习目标:(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2、谈话引入。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

4、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师:这是一幅“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师出示统计表)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年 份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1)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

5、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2)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3)全班交流优秀作品。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x kb1. com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

6、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随堂练习(1)要表示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变化,用( )统计图更合适。(2)如果要观测病人的体温情况,最好选用( )统计图。(3)为了比较学校六个年级的人数的多少,用( )统计图好一些。(4)妈妈为了观测小明几岁到几岁之间长得最快,应选择( )统计图。五、达标检测练习十九第1题,观测分析统计图。(1)从1月至8月,气温逐月( ),8月以后,气温逐月( )。(2)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月,最高的是( )月。(3)( )月至( )月是全年最热的时间。(4)( )月至( )月气温上升最

7、快,( )月至( )月气温下降最快。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老师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板书设计: 认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一种数量的变化情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画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九第2、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

8、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出示学习目标:(1)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动手能力。2、复习导入:(1)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2)尝试制作折线统计图。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关键点拨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

9、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3、新课探究:(1)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教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2)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3)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四、随堂练习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

10、成折线统计图。某地2001年上半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 份一二三四五六平均气温3510162228五、达标检测1、某县农民1997年2000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1997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1998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1999年 均收入2150元; 2000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 板书设计:画折线统计图(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教学反思:第

11、三、四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3116页练习十九第39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教学过程:一、练习1、完成书中第113页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2、完成书中第114页的第4题:(1)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2)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3)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教师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3、完成书中第115页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4、完成书中第116页练习十九第9题: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二、实践活动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三、课外作业完成书中第115页的第5题。教学反思:-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