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之我见.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17466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之我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舒宝安笔者已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和自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和自学经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本人一直坚持不懈的工作和责任。从课余的教研到实际的教学课堂,笔者都没有放弃这一教学理念。无论是担任语文学科,还是与之相关的书法美术课,都自始至终遵循着“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这一信条:“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学好传统中文。”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认识中文、理解中文、运用中文写作的能力,是本人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坚持探究的目标。本人积累了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三十多年的自学经验,一直处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摸透了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爱好,并且自己深有体会的懂得学好

2、语文的方法和道理。对于初中生而言,判断学生语文能力是否有提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累的多少,二是说写能力是否有长进。经验告诉我,学好语文的第一要素是积累。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初中生的大脑活动能力应该是记与思。当“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思”的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认为“学”就包含着“记”。孔子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里,孔子依然强调了“学”的重要性。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强调读的重要性,但仍然含有“记”的成分。读过了的东西,如果不能把关键、重要的东西记下来,没有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读了也是枉然。因此,多年来,

3、笔者从未有不要求学生多背多记的做法。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把要求学生背和记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自己身先士卒,每要求学生背一篇或一首,自己则必先背下来以作示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背的热情,而且渐渐养成了学生背诵的习惯,学生在大脑里积累的素材越来越多了,为语言表达和文字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师自己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这样的教与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大量的古代文章和诗歌名篇,是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教材,同时也是学生积淀文化底蕴的传统读物。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坚持着语文学习的大方向,不求急功近利,不搞应付教育,以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为

4、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常以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来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学好语文,如何成为一个语文学习的成功者。一方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积累和说写的能力,另一方面,笔者又坚决反对语文教学中作过多的讲解和分析,把语文课文当成政治教材来教学,失去了语文应有的功用。一篇美文,往往在繁琐的分析和附会的政治意义诠释下支离破碎。这是对作者初衷的不负责任,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避免的错误。古人留下了许多经验之谈,我们没有理由避而不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千百年来,古人的谆谆教诲应值得我们今天去好好的领会和把握它。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时至今天,仍未有一个切

5、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引领语文教学。为何出现这种局面?我的答案是:割裂古人,标榜自己。浮躁和不切实际是当代语文教学现状的最直接表现,那些没有实践经验的所谓教改者们,坐在小屋子里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进行所谓的新的教改,弄得一线的教师忙忙碌碌,莫衷一是。其结果是,教改者沽了名钓了誉,执行者昏了头转不了向。这不能不说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也是我们这些站在前沿阵地的语文教师的无奈。再来谈学生的学又是怎样的呢?不说我们平时的测验,就是各级各类的考试就可见一斑。过多的阅读文段及其考题,俨然把学生当作成年人来对待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可出的理解题不是多就是难,好像非要把他们考倒不可。

6、如此一来,考试的指挥棒就直接的指挥着语文教师:必须把课文分析得面面俱到,生怕有个闪失,有个遗漏。因此,学生超负荷的做着大量的来自各个渠道的理解分析练习题,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学生的学习负担可想而知。而这些枯燥无味的理解分析题是学生最难做好又最不感兴趣的东西,试问,我们今天的作家、诗人、演讲家,他们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比别人一定强吗?通过笔者多年来的实践和观察,学生最感兴趣的恰恰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古文、诗词、对联等)及国内外的传统名篇(少年儿童对文章和诗歌有朦胧的美感就足够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现象,我们在选取教材上为什么不听一听一线教师们的经验之声呢?笔者认为,学生

7、的“学”,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接受能力,千人一面的要求和千人一面的学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违背了“人的个性有差异”这个事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投其所好”,“欲使其学,必先激之”,一旦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表现出的能量是灌输方式难以比拟的,这时候,教师适时的“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语文最基础的教育情况也令人担忧。例如,小学阶段的写字课笔者不知是如何操作的,反正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写字能力大部分都令人失望。我想,除了学生本身的写字态度以外,恐怕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根本不重视小学的写字训练。总之,在初级中学阶段,笔者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把时间过分花在文章的理解分析上,不仅浪费了学生仍然需要大量积累的宝贵青春,而且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不到有效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传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淡化课文分析,加强文句积淀,提高说写能力,仍然是我们初级中学的所有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遵循和研究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