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0717 上传时间:2021-01-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复习回顾:,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分解者,肉食性动物,太阳能,能量源头:,能量流动渠道:,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太阳能,食物链(网),10%2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呼吸作用,能量散失形式:,热能,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构建碳循环的模型,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1.1说出碳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 1.2写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碳回到大气的途径 2.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1辨别物质循环的“物质”的含义;“循环”的范围 2.2说出物质循环的特点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3.1温室效应的原因

2、、危害、解决的措施 4.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1写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4.2比较“能量”和“物质”哪一个是“动力”,哪一个是“载体”,判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否孤立存在,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问题探讨:,你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里?,思考与讨论: 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3、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讨论结果。,一、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

3、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循环,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分解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泥炭、煤、石油,大气中的CO2,大气中的CO2,燃 烧,光 合 作 用,呼 吸 作 用,生产者,消费者,摄食,微 生 物 的 分解 作 用,呼 吸 作 用,碳循环过程,3、碳以_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2、碳主要通过_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光合作用,CO2,一 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大气中主要以_形式存在,CO2,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形式传递,通过_、 _渠道进行传递 5、碳通过_、_ 和_ 返回到无机环境,有机物,食物网,一 碳循环,食物链,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

4、,6、碳以_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CO2,7、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的形式进行循环,CO2,一 碳循环,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4.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主要是CO2;,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网),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碳循环的特点:,二物质循环的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等基本元素,在 和 之间往返循环的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 群落,思考:这里的生态系统可不可以是森林、草原、池塘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 无机

5、环境,抓住要点:,1、这里的“物质”指的是 ? 2、这里的“循环”是指在 往返出现? 3、循环的范围是? 4、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要点: 1.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2.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3.循环:,施用农药DDT 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球性,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

6、作用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 含量处于稳定状态。,在我们生活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平衡吗?如果不平衡的话,导致了什么结果?怎么造成的?有没有解决方法呢?,关注社会,三、温室效应,三、温室效应,冰 川 融 化,热带风暴,土地干旱,三、温室效应,社会热点: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CO2等过多,2、CO2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3、温室效应的危害,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如何解决“温室效应” ?,1、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效。,2、开发新的洁净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3、大面积植树造林,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7、。,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承,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反复利用、 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 各营养级,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课堂评价:,1.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A、B、C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C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A为消费者,D无机环境,辨图要点:,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

8、是单向的。 2、生产者发出箭头,箭头集中指向无机环境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2.03年全国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3.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1)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 2)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 3)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越高,生物体内的DDT浓度越高,这种现象称为_,甲,营养级,生物富集,生物富集,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 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

9、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一般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等特点,所以,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联系生活,某农户有如下经营模式:,请你根据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建立新的经营模式,使农户减少投入,从而增加收入 。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蚕,桑,猪,鱼,稻,塘泥,粪尿(饲料),鱼粉,粪尿,粪(饲料),粪尿,茎叶、糠加工场,粪,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谢谢大家!,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它在无机自然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石灰岩、珊瑚礁)的形式广泛地存在,分布于大气、海洋、地壳沉积岩中。 同时碳又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成分,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