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6732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徐招锋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发现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1、产生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探究活动开始之前务必让学生明白探究什么,即知道研究的方向。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努力地去探索。如,收集与整理这节课中,老师提出“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几类?每一类有几个?”这三个问题,产生了问题,学生在学习当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2、大胆放手,引导学生想办法。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更多的应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今天这几节课,老师们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有较高的兴趣投入学习,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能力。3、展现过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研究问题的过程。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人人参与研究,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收集与整理这节课中,老师不断让学生叙述“你是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几类?每一类有几个?”让学生的实践与自己的思维结合

3、起来,既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认识时分这节课中,老师让学生拨钟面,观察分针走动和时针走动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1时=60分等等。课堂中把研究的过程展开了,引导学生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适时的追问,为学生搭设思考的踏板,帮助学生明确思维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反思、主动建构、亲自体验的过程,他们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建构、去走进数学活动。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数学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交流不同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