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28179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 小学三年级科学的教学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观察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作为起始年级,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关系着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入门。因此,优化三年级科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而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我们农村小学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重考试成

2、绩,忽视整体素质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年我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针对三年级科学教学,谈几点不成熟的教学方法。一、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有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如在教学开关为什么能控制电中,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时,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总结出:像金属、人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塑料、玻璃、干木头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等特征。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的理论。 二、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为

3、一组)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在教学水是什么样的,水是怎样变热的,玩具磁铁,让灯亮起来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得出结论,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掌握得牢固。 三、观察法 1、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从三年级上、下两册共九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绝大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其类别庞杂,如生活中的食物,饮用水,身边的玩具,家养小动物,种凤仙花,我们的衣服,住房与材料,家庭用电,养蚕 ,再进行比较分析,感悟认知,总结出事物的规律特征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看事物。要具备这样

4、的观察能力,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方法。 2、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特性及用途。例如: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使学生认识了植物一生经历的种子、发芽、长出茎叶、开花、结果几个阶段。 四、比较分析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如:比较棉布和化纤的吸水性;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水和食用油;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在教学

5、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分小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去揭示万物的奥秘。如鸭子的羽毛为什么不沾水?公鸡在快天亮时为什么啼叫?磁铁会吸哪些物体?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了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内外的积极探究,特别是当我在上磁铁玩具一课时,学生特别兴奋,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条形、圆柱形、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

6、惯。 六、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播种、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知识。 七、阅读摘要法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三年级科学上、下两册教材中,编排了一些资料库,其内容十分广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篇幅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取用阅读摘要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科学知识摘要本(可以和观察日记本合用),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把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知识摘抄在科学知识摘要本上,增强记忆印象,比较深奥的知识只需要学生做以了解。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在其他书上看到的小知识记录在本子上。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了解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长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让学生乐于学习科学。 总之,科学课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探究的情境,完成多方面的任务。只有教法灵活,得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我会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有机的结合使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农村实际出发,达到既教书有育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