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土场管理制度大全 排土场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一、 安全管理目标 1、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达到100% 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 100% 3、安全隐患整改率 100% 4、伤亡事故零 5、复垦造林绿化、还原青山绿水。 二、 安全目标管理措施 1、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把排土场安全管理列入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指标。 2、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泥石流的产生,目前的防治措施是设置截洪沟、排洪隧道、拦挡坝,形成“上截下拦”的防治措施。 3、建立排土场应急救援预案机制,控制和预防排土场可能发生的危害。 4、建立排土场监测系统,每月对排土场和拦挡坝进行位移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严格按照排土
2、场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6、加强排土场的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排土场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计划 1、 排土场平台要平整,要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呈直线或弧形,排土场工作面向坡顶方向有2%-5%的反坡;在整个排土线上,应分区间歇式排土,并控制一次堆置高度,让新排弃的岩土有充分的时间沉降和压实。 2、 汽车、铲车位于新排弃土的平台边缘时,应随时观察和监测平台岩土的稳定状态,遇到滑坡预兆,要立即将汽车、铲车撤离现场。 3、 合理控制排土顺序,避免形成软弱夹层,同时将坚硬大块岩石堆置在底层以稳固基层,或将大块岩石堆置在最低一个台阶及压坡脚。 4、 对排土场上方山坡汇水截流,将
3、水疏排至外围低洼处,将平台修成5度的长坡,使水流向坡根处的排水沟排出界外。避免排土场平台本身的汇水侵蚀和冲刷边坡。 5、 排土场应圈定危险范围,设立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范围内。 6、 任何人不得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危险区内从事捡矿石、捡石材和其他活动。 7、 排土场安全车挡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顶部和底部宽度应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 8、 汽车排土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进入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应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对于不服从指挥的要处罚,造成后果的追究其责任。 9、 按规定顺序弃土岩,在同一地段进行卸土和推土作业时,设备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10、 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每小时5公里,不应高速倒车,以免冲跨安全车挡。 11、在排土场边缘,铲车不能沿平行坡顶线方向作业,推排岩土的速度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 12、排土场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米范围内有较大面积裂缝(缝宽大于0.1米)或不正常下沉(大于0.1米)时,汽车不应进入该危险作业区,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方可恢复排土作业。 13、排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30米、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推土作业。 14、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距排土场50-200米时,速度应低于每小时16公里;50米范围时应
5、低于每小时8公里,排土场作业区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15、排土作业照明系统应完好,照明角度符合要求,夜间无照明时应停止作业。 16、排土作业应配备质量合格、适合相应载重汽车突发事故救援使用的钢丝绳不少于4根,大卸扣4个以上等应急工具。 17、排土作业区,应本配备指挥工作间和通讯工具。 18、经常检查清理排洪沟、清理周围杂物及沉沙池。 排土场安全检查制度 1、排土场安全管理小组对排土场和拦挡坝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2、测量人员每月一次以上对排土场和拦挡坝边坡稳定情况进行监测,并把测量数据上图,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排土场反
6、坡坡度要进行不定期测量,测量时每100m不少于2条剖面,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督促纠正。 3、日常检查排土场安全挡墙的底宽、顶宽和高度,实测安全挡墙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排土场变形、裂缝情况。排土场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时,应查明沉降量,裂缝的长度、宽度、走向等,判断危害程度。 5、检查排土场滑坡,排土场滑坡时应检查滑坡位置、范围、形态和滑坡的动态趋势以及成因。 6、检查排土场坡脚外围滚石安全距离范围内是否有闲杂人员出入,严厉打击外来偷检矿人员。 7、排土场排水构筑物与防洪安全检查 7.1排水构筑物安全检查主要内容:构筑物有无变形、移位、损毁、淤堵及排水是否畅通等。 7.2截洪沟断面检查
7、内容:截洪沟断面尺寸,沿线山坡是否滑坡、塌方,沟内物淤堵等。 7.3检查排土场下游拦挡坝是否完好。 8、排土场每天安排值班巡逻,并做好值班记录。 排土场安全隐患治理制度 一、排土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根据目前矿山排土场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危险、危害因素: 1、排土场挡墙不符合规范要求,驾驶车辆后退卸渣时,冲垮车挡,超出边缘发生车辆坠落事故。 2、排土场地面平台高低不平,车辆卸渣时容易发生侧翻事故。 3、排土场反坡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车辆后退卸渣时,易冲出挡墙发生坠落事故。 4、周围村民在排土场偷盗、捡矿时,容易发生因排土场滑坡或卸渣石块滚落而被伤害的安全事故。 5、遇大雨、洪水时,容易发
8、生岩土滑坡、泥石流,造成下游居住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6、排土场石头滚落区域安全警示标志不醒目,闲杂人员误闯入造成伤害。 7、应急救援物质不齐全,造成事故救援迟缓。 8、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 9、排土场地面宽阔,台风季节容易吹翻值班工作房,造成人员伤害。 10、现场照明强度不够,晚上影响卸车安全。 11、其他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隐患。 二、排土场安全隐患的检查 1、测量人员每月一次以上对排土场和拦挡坝边坡稳定情况进行监测,并把测量数据上图,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排土场反坡坡度要进行不定期测量,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督促纠正。 2、日常检查排土场安全挡墙的底宽、顶宽和高度,实测安全挡墙的
9、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排土场变形、裂缝情况。排土场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时,应查明沉降量,裂缝的长度、宽度、走向等,判断危害程度。 4、检查排土场滑坡。排土场滑坡时应检查滑坡位置、范围、形态和滑坡的动态趋势以及成因。 5、检查排土场坡脚外围滚石安全距离范围内是否有闲杂人员出入,严厉打击外来偷检矿人员。 6、排土场排水设施与防洪安全检查。 7、排土场其它有害因素的检查。 三、排土场安全隐患的整改 1、加强排土场的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解决的必须立即上报,做到发现隐患不放过、没有整改不放过、没有报告不放过。 2、采取隐患整改通知书工作方式,有利于分清
10、责任。 3、实行隐患整改责任人制度,每次发现隐患各责任部门必须确立隐患整改责任人,负责隐患的整改与落实。 4、隐患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完毕,不能马上整改的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5、隐患整改前必须制定好隐患整改措施。 6、矿山部必须及时检查隐患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7、实行隐患整改登记,做到台帐清楚,有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8、隐患整改结束后,整改负责人必须负责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订防范对策,上报公司生产安全部。 排土场安全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处理制度 一、事故的报告 排土场事故应及时、准确、完整的向公司汇报,并及时组织抢救,不得迟报、漏报和谎报,然后由公司有关负责人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
11、汇报,报告事故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二、事故调查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按要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事故调查内容包括: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患和整改意见,提供事故报告等。 三、事故处理 按照事故调查组的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部门的处罚文件,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存在下列行为的要加重处罚: 1、不立即组织排土场事故抢救的; 2、迟报、漏报、谎
12、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3、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 4、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排土场安全生产责任制 1、成立排土场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组长职责: (1)按非煤矿山有关排土场专项整治的要求,组织制定排土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排土场安全措施计划,并抓好落实,监督检查排土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组织排土场安全隐患的整改。 (2)负责组织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处理。 3、监测人员职责: 每月一次以上对排土场沉降、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提出防治对策。 4、日常检查工作人员职责 每天至少一次对排土场安全状
13、况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马上汇报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排土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排土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凭上岗作业证上岗。 2、调换工种必须经过有关排土场安全知识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3、特殊工种除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凭特殊工种上岗资格证上岗。 4、每月组织一次排土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5、建立排土场安全培训教育档案,规范排土场安全培训教育管理。 排土场安全评价制度 1、每个月必须对排土场进行安全监测评价,监测范围包括:排土场沉降、位移是否异常,边坡是否稳定、反坡、挡土墙是否按要求做好,截洪沟是否处于畅通状态等;排土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对排土场安全状况作出评估。 2、日常检查和安全评价按表格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