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42974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一、有机磷化合物,二、有机锂化合物,第11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C、H以及O、N、S、X 等元素。除此之外的其它元素都称为异元素,由 异元素参与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元素有机化合物。 元素有机化合物分为两大类:金属元素有机 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 本章我们仅对有机磷和有机锂化合物作简单的 介绍。,一、有机磷化合物 磷和氮原子同属第五主族(1s22s22p63s23p3),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三甲胺 三甲膦,1、有机磷化合物的制备,二甲基膦,磷化钠,磷化氢,一取代膦(伯膦),二取代膦(仲膦),三甲基膦(叔膦),2、W

2、ittig反应 Wittig反应是合成特殊烯烃的有效方法。,磷叶立德 (Ylide),叶立德分子中的碳负离子具有很强的亲核性。,-HI,三苯基亚甲基膦,Wittig反应,若以Grignard试剂合成,不能得到所需产物。,例如,二、有机锂化合物 有机锂化合物的亲核性和碱性比Grignard试剂强。 1、制备,-10,反应必须在惰性溶剂、低温、纯氮气氛中进行。,2、化学性质 反应与Grignard试剂相似,但活性更高,常用于空间位阻大的反应。 (1)加成反应,(2)烃基取代反应(合成对称结构的烷烃),(3)二烷基铜锂的反应(合成不对称结构的烷烃) Corey-House合成,卤代烃中的羟基、羰基、

3、酯基、氰基和孤立双键不 受影响。,例如,一、碳水化合物,二、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2章 生命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及其参与生命过程的其它有机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碳水化合物按分子大小可分为三大类: 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小分子的多羟基醛或酮。如葡萄 糖、果糖等。 低聚糖:能水解成两、三或几个分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 最重要的是二糖,如麦芽糖、蔗糖等。 多糖:水解后能产生较多个分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如淀 粉、纤维素等。 本章主要讨论葡萄糖。,1、单糖葡萄糖 常见的单糖主要是含5-6个碳原子的分子, 故称为戊糖和己糖.,D

4、-核糖 D-2-脱氧核糖 D-(+)葡萄糖 D-(-)果糖,(1)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开链结构的论证,这些反应都说明葡萄糖的结构是直链的。,-D-(+)葡萄糖 -D-(+)葡萄糖, 对变旋光现象的解释: 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存在-、-两种形式,它们的旋光 性是不同的。m.p.146 的结晶为-型 ,m.p. 150的结晶 为-型。在溶液中,它们可以通过开链式结构发生转化(动 态平衡)。,(- ) 38% 0.5% (- ) 62%, 在各构型中,以-型的构型占优,-D-吡喃葡萄糖,由于开链式结构量很少,游离的醛不能达到与NaHSO3 形成沉淀。,-D-吡喃葡萄糖,当与甲醇形成苷后(缩醛,不是半缩醛),

5、不能发生氧 环式结构与开链式结构的动态平衡,就没有变旋光现象。,甲基-D-吡喃葡萄糖苷,甲基-D-吡喃葡萄糖苷,(3)葡萄糖的构型和标记 葡萄糖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共有16个异构体。其中仅 有一对对映体称为葡萄糖。葡萄糖构型的确定是以甘油醛为 标准。,D-甘油醛,D-葡萄糖,R/S命名: (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D-(+)-葡萄糖, 旋光方向(+)或(-)与构型不是固 定关系。,D-(-)-核糖,(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a)还原性 葡萄糖可以被Fehling试剂或Tollens试剂氧化,被称为还 原糖(果糖与其相似)。,(b)脎的生成 醛糖或酮糖与苯肼作用

6、,生成苯腙,当苯肼过量时,则 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结晶,称为脎。,D-葡萄糖脎,果糖也有类似的反应。,(c)苷的生成 葡萄糖苷羟基上的氢被其它基团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苷。 例如;甲基-D-(+)-葡萄糖苷,-甲基-D-(+)-葡萄糖苷 -甲基-D-(+)-葡萄糖苷,2、二糖 二糖是一个单糖分子中的苷羟基和另一个单糖分子中的 苷羟基或醇羟基之间脱水后的缩合物。 (1)麦芽糖 一分子-D-吡喃葡萄糖的苷羟基与另一分子葡萄糖C4上 的羟基缩水而成。分子中仍保留一个苷羟基。所以,麦芽糖 是还原糖,有变旋光性。,(2)纤维二糖 由一分子-葡萄糖的苷羟基与另一分子的葡萄糖的C4羟 基缩水而成。分子中仍保留

7、一个苷羟基。所以是还原糖,有 变旋光性。,4-O-(-D-吡喃葡萄糖基)-D-吡喃葡萄糖苷,(3)蔗糖 由一分子-果糖的苷羟基与一分子-葡萄糖的苷羟 基缩水而成。蔗糖分子中没有苷羟基,所以是非还原糖, 没有变旋光性。,-D-吡喃葡萄糖基-D-呋喃果糖苷,二、氨基酸和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表现形式,它是构成所有动、植 物组织的基本材料,从化学组成上来看,一切蛋白质都是 由氨基酸组成的。 1、氨基酸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氨基酸。由蛋白质经酸 水解,分离后可得到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除甘氨酸之 外,都具有旋光性,并且同属L-构型。,L-丝氨酸 L-丙氨酸 L-苏氨酸,L-组氨酸 L-羟基脯

8、氨酸,(1)氨基酸的性质 氨基酸是没有挥发性的粘稠液体或结晶固体。固体氨 基酸的熔点很高。一般氨基酸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 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a)酸碱性和等电点 氨基是碱性基团,羧基是酸性基团,氨基酸分子是一 个两性分子。固体氨基酸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由于氨基接受质子的能力和羧基离去质子的能力不等同,导致溶液中各个离子的不平衡。当溶液pH调节到溶液中正、负离子浓度恰好相等(此时溶液不导电,偶极离子浓度最大,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此点pH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在水溶液中,根据环境的pH而显示不同的存在形式。,负离子 偶极离子 正离子,(b)和水合茚三酮的反应 除了脯氨酸和羟基脯氨酸

9、与水合茚三酮反应显黄色外, 其它-氨基酸的水溶液与水合茚三酮反应,呈现蓝紫色。,(2)氨基酸的制备 (a)以羧酸为原料,本反应易生成仲和叔胺衍生物,不易纯化。,(b)Gabrial合成法 本方法可以制取较纯的氨基酸。,(c)Strecker合成 利用醛与氨和氢氰酸反应来制取-氨基酸。,所得到的氨基酸都是外消旋体。,2、多肽 -氨基酸分子间的氨基与羧基脱水,通过酰胺键相连而 成的化合物称为肽,其中酰胺键 又称为肽键。由两 分子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 多肽。,甘氨酰丙氨酸 丙氨酰甘氨酸,多肽分子的表示:,N-端 C-端, 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基本单元氨基酸都是以肽键连结起 来

10、的,可以说蛋白质就是分子量很大的多肽。,(1)多肽结构的测定 一般过程:测定多肽的组成 确定排列顺序。 测定肽的组成:,多肽,测定肽的连接顺序: 连接顺序的测定相当困难,胰岛素(16种不同的氨基酸,51个氨基酸分子)的测定前后用了10年的时间。,黄色,通过层析法鉴定出N-端氨基酸。缺点整个多肽都水 解了。,利用气-液分配色谱法确定N-端氨基酸,本方法可对 余下的肽逐一分解鉴定。,另一种N-端分析法:利用异硫氰酸苯酯与N-端氨基酸反应。,C-端分析法:利用羧肽酶处理多肽,水解只发生在C- 端。通过对水解后游离的氨基酸的鉴定,得出多肽中氨基 酸的排列顺序。,若想得到某种二肽,则必须采用保护某个氨基

11、或羧基,活化某个羧基或氨基。,(2)多肽的合成 氨基酸是一个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两种氨基酸的反应 就能生成4种二肽化合物。,甘氨酸+丙氨酸,甘-丙 丙-丙 甘-甘 丙-甘,(a)保护氨基 以氯甲酸苄酯或二叔丁基碳酸酯为试剂,保护氨基。,(b)保护羧基 可以将羧基形成酯或皂化后再反应。常用甲酯、乙酯和 苄酯,由于酯基比酰胺键易于水解,可由稀碱催化水解为羧 酸盐。,3、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结构 一般认为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是蛋白质。蛋白质 的结构非常复杂,蛋白质存在四级结构。 (a)一级结构 即多肽链中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 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 指多肽键在空间的折叠方式

12、。由于氢键和空间效应的影 响,使多肽在空间形成一定的排列形式,二级结构的形式为 -螺旋、-折叠。 (c)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由螺旋或折叠的肽键再按一定空间取 向盘绕交联成一定的形状称为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亚基间按一定方式缔合叫做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 (a)两性和等电点(与氨基酸相似) (b)胶体性质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颗粒大小与胶粒大小相仿, 具有胶体性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c)蛋白质的沉淀 胶体不稳定,加入强电解质,产生盐析;当加入能溶 于水的有机溶剂或加重金属离子,都会使蛋白质沉淀出来。,(d)蛋白质的变性 受热或受化学试剂的作用,蛋白质发生变性,溶解度 下降。 (e)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缩二脲反应:蛋白质与硫酸铜的碱性溶液反应,呈红紫 色。 蛋白黄反应:含有芳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显黄色。 水合茚三酮反应:蛋白质与稀的水合茚三酮一起加热,呈 蓝紫色。,4、核酸 1869年,瑞士生理学家F.Miescher首次从细胞核中分离 得到一种酸性物质,称作核酸(nucleic acid)。它控制着 生物遗传,支配着蛋白质合成,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1)核酸的组成,组成核苷的戊糖有两种:核糖和2-脱氧核糖,2-脱氧核糖,核糖,核酸中的杂环碱主要有五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