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849463 上传时间:2021-01-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早期诊断与治疗,天津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2001年在全部癌症中的发病顺位从22 位上升到17 位,我院05-09年甲状腺癌的手术例数,结甲合并甲癌的发病率,甲状腺疾病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最为常见,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64. 73 % ,且日趋年轻化。 结甲合并甲癌的发生率约为 4%17%。,我科完成的手术情况,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物病例269例 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77例 甲状腺腺瘤10例 甲状腺炎13例 甲亢3例 甲状腺癌66例 66例甲癌中结甲合并甲状腺癌19例,19例结甲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 术前高度怀疑甲癌8例,6例为09年病例

2、7例术中怀疑经快速冰冻证实 4例术后病理证实 术前的诊断符合率仅为42.1%,术后确诊的患者,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创伤,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明显增加,同时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误诊原因,(1) 满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因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虽可恶变,但其恶变率相对较低,而漏掉了甲状腺癌的诊断 (2)结节多发缺乏癌肿的典型病床表现;且并存于结节性甲状腺腺体内,既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被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掩盖。,2008年底我科与B超室合作开展了结甲合并甲癌的早期诊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术前、术中诊断的正确率。,2

3、009年的6例结甲合并甲癌的病人全部术前及术中明确诊断。,结甲合并甲癌早期诊断-术前,注意放射史:如有无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史、核暴露史等 有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查体时密切关注甲状腺结节的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颈部淋巴结情况,结甲合并甲癌早期诊断-B超,术前B超仔细定位,并用图示标明肿物的个数、位置及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 对每一个肿物均观察其包膜、回声的高低、形态是否规则、大小 肿物内有无钙化 测量肿物的血流分级 同侧颈部的淋巴结,尤其是气管食管沟的淋巴结情况,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1)形态不规整,甚至如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2)包膜完整或不完整,边缘模糊 3)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均质

4、或不均质,常见砂粒状的强回声钙化灶伴后方声影 4)肿瘤内部血流丰富 5)可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定位图,超声提示形态不规整,如蟹足样向周围浸润,甲状腺癌低回声、不匀质、无包膜、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甲状腺癌典型的砂粒样钙化,超声提示低回声、不匀质、无包膜、见砂粒样钙化,超声提示形态不规整,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不均质,包膜不完整,砂粒样钙化,超声提示结节内Rago血流,分级型,甲状腺癌不匀质、无包膜、砂粒样钙化,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甲状腺癌内Rago血流分级型,区肿大淋巴结,结甲合并甲癌早期诊断-术中,1、术者应充分注意甲状腺病变的多发性、隐匿性与复杂性 2、术中仔细触摸腺体,明确肿物位置、大 小、

5、质地、数量,并与术前定位图对照,以免遗漏,同时发现B超未能发现的病灶。 3、要保持送检标本的完整性,尽量不要随意切开,标识出可疑标本,引起病理医师注意。 4、术中注意检查颈部淋巴结,必要时切除肿大淋巴结一并送检。,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的治疗,对高度可疑或已明确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的患者,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关键的问题是术前或术中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切口,甲状腺微小癌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切口,改良型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切口,结甲合并甲癌诊断与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癌肿的转移、复发,提高存活率,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医院诊疗水平,提升社会效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