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 徐明高速公路第十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冷挤压式钢筋套筒连接质量控制总结一、工程概况徐明高速公路是安徽“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纵一”部分,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起点与徐州至明光高速江苏段相接,终点与明光至蚌埠高速公路相接。本标段为第13标段,起讫桩号为: K116+070.5K119+,路线全长Km。位于安徽五河县境内,在陈台子村K116+900处正交跨越淮河,设置淮河特大桥,主要跨越淮河河道以及花园湖行洪区;本标段全部为桥梁工程,主桥采用246m+125m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塔墩固结体系,主跨为分离式钢箱梁,副跨为分离式混凝土箱梁,基础采用群桩基础。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大箱
2、梁。质量目标为争创“鲁班奖”,本工程桩基钢筋笼主筋连接全部采用套筒冷挤压连接技术。接头数量及分布部位情况如下表:序号区域结构形式冷挤压套筒数量(个)备注1北岸引桥(740)m中墩43201#、2#、3#、4#、5#、6#墩2过渡墩15367#、10#墩3(440)m中墩288011#、12#、13#墩4边墩96014#墩5(540)m中墩360015#、16#、17#、18#墩6南岸引桥(40+343+40)m中墩268822#、23#、24#、25#墩7过渡墩115226#、29#墩8(36+338+36)m中墩201630#、31#、32#、33#墩9边墩57634#墩10(540)m中墩
3、230435#、36#、37#、38#墩11边墩38439#墩12(640)m中墩278440#、41#、42#、43#、44#墩13边墩38445#墩14(640)m中墩278446#、47#、48#、49#、50#墩15边墩28851#墩16(640)m中墩240052#、53#、54#、55#、56#墩17边墩28857#墩18(640)m中墩134458#、59#、60#、61#、62#墩19边墩19263#墩20(640)m中墩96064#、65#、66#、67#、68#墩21边墩19269#墩22(640)m中墩47570#、71#、72#、73#、74#墩23合计34507/表1
4、 工程概况表 制表人 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二、QC小组概况QC小组注册登记表小 组 名 称安淮QC小组所在单位(部门)中交三公局徐明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课 题 名 称钢筋笼主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质量控制小 组 类 型现场型活动计划时间2011年3月26日起2011年12月25日止组员情况序号姓 名性别专业学历或工种职称组内职务组内分工1王伟方男本科组长组织实施2李鑫鹏男大专组员调查分析3余修文男大专组员方案制定4汤兴旭男大专组员实施5徐本枝男本科组员实施6朱宗明男大专组员实施7李志宇男大专组员实施8徐改梅女大专组员收集资料预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钢筋笼主筋连接质量,减少钢筋的焊接时间,克服钢
5、筋笼立焊的质量通病所属单位意见(签字/盖章):局安全质量管理部核定(签字/盖章)备 注:表2小组概况表 制表人 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三、选题理由工程质量目标创鲁班奖公 司 要 求套筒冷挤压连接合格率必须达到100%选 题提高钢筋套筒冷挤压质量工 程 现 状套筒冷挤压连接合格率低四、现状调查调查一:2011年3月26日,试验室主任徐本辉组织试验人员,对本项目2#钢筋场的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试件进行了取样试验,取样时,分别采用6道、7道、8道的挤压工艺,平均合格率为85.67%,现状如下:1009590858075合格率(%)7983956道7道8道 图 1 钢筋笼主筋冷挤压连接合格率调查图
6、 制图人: 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调查二:由QC小组进行讨论。综合得出结论为影响钢筋笼主筋冷挤压连接一次交验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钢筋笼主筋冷挤压连接时的挤压道数和挤压时的压力。五、设定目标 :将钢筋笼主筋冷挤压连接的合格率从85.67%提高到100%。六、原因分析钢筋直径偏大或偏小挤压道数不够压力控制随意钢筋笼主筋连接质量差人工人未按规范施工技术交底不详细管理松懈技术人员对规范不熟悉机设备老化不注意平时保养未形成定时养护制度环法料质量意识差天气炎热挤压钳较重未采用专用润滑油挤压受力不均匀操作时不易控制 图2 原因分析因果图 制图人: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七、要因确认经过原因分析共确定
7、8个因素,现通过现场调查对8个因素进行要因确认。序号末端因素分析方法情况分析分析结果1技术人员对规范不熟悉现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技术人员及各班组长中共有5人不能正确讲出冷挤压套筒连接技术要点。要因2质量决识差现场调查根据现场调查存在个别班组长有脱岗现象,但没有影响工作。非要因3未形成定时养护制度现场检查现场检查2#钢筋场地没有定人、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 要因4钢筋直径偏大或偏小现场测量现场测量28的100根钢筋直径,其中有4根直径偏大或偏小,详情见附表一。非要因5挤压道数不够,压力控制随意现场检查6道、7道挤压工艺对压力控制要求过高,施工时控制难度大,另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对压力控制过于随意,见
8、附表二。要因6挤压钳较重现场调查挤压钳重量较大,操作时对稳定性要求高。非要因7天气炎热现场测试天气炎热,工人体力消耗较大非要因8未采用专用润滑油现场调查经检查2#钢筋场采用机油代替润滑油。非要因表3要因确认表 制表人 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附表一钢筋规格检查数量直径允许偏差不合格根数合格率281002mm496附表二6006507007508006道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7道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8道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八、制定对策 通过要因确认,共确认3个要因,针对3个要因,小组成员制定了相应对策。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时间地点责任人1管理人员对规范不熟悉要求技术人员及各班组
9、长进行规范学习达到各班组全部作业人员均能正确掌握套筒冷挤压连接技术要点1、请总工对技术员讲解套筒冷挤压技术要点2、请技术员现场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2011年4月3日现场2未形成定时养护制度监督各班组定时养护保证设备运转正常1、要求2#钢筋场对压力机进行定时保养2、专人监督实行2011年4月3日现场3挤压道数不够,压力控制随意控制挤压道数,确定压力值保证挤压道数和挤压时的压力1、对挤压道数不够的进行补压2、加强三检制度2011年4月3日现场表4 对策表 制表人 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九、实施对策实施对策一、技术人员及各班组进行规范学习1、2011年4月3日由总工王伟方在现场向技术人员和班组长
10、讲解套筒冷挤压连接技术要点。 2、2011年4月4日由技术人员朱宗明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完毕后要求全部作业人员能正确讲出冷挤压套筒施工技术要点,并履行签字手续。对策实施后第三天对作业人员进行全部考核,均能正确讲出冷挤压套筒施工技术要点。实施对策二、未形成定时养护制度1、规定2#钢筋场必须定人每天下班前对压力机进行清洁,加油润滑养护。2、每天下班前由朱宗明检查2#钢筋场对设备的养护情况。实施对策三、对挤压道数进行控制1、2011年4月4日,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了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时按8道进行控制,最小值不得小于7道,压力控制在700-750且不超过800。2、安装钢筋笼时,安排现场技术人员对
11、挤压道数与挤压时的压力进行监督,如有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补压;对有开裂现象的套筒进行切除,采用绑条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十、检查效果 对策全部实施后,2011年5月4日试验室主任徐本辉组织试验人员,对本项目2#钢筋场的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试件进行了取样试验,共检验5组,所得数据如下表: 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合格率检查表试验组数12345平均合格率合格率(%)100100100100100100活动前合格率活动后合格率%100%图3 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合格率对照图 制图人:李鑫鹏 2011年5月21日经过QC小组活动所设定目标达到经济效益评价: 1、按活动前的合格率计算须返工连接费用为34507(1-
12、0.8567)=6元;活动后须返工连接费用为34507(1-1)=0元,活动后可节约成本65272.06-0=元。2、活动后可节约时间34507(1-)5=24725min,现场按每工作日时间为8h计算,则可缩短工期24725/(608)=52天。通过本次活动除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外,同时也激励了员工进行质量改进工作的极积性,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十一、制定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在以后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施工中,继续巩固提高连接质量,认真总结、归纳本次活动中的施工经验,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宝贵数据和经验,将其纳入项目标准,同时向公司质量部门申报要求纳入企业标准。 继续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各级人员的责任,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十二、下一步打算我们将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继续选择难关课题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施工质量,创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