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10843 上传时间:2021-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防治之措施摘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荷载不均匀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还有施工处理不规范引起的裂缝等。针对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工程实际问题,对平时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在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关键词:混凝土施工, 裂缝 ,处理措施1.混凝土裂缝通病的归纳及预防措施 1.1 干缩裂缝及防治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

2、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mm0.15rn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拌制时间、水灰比、水泥的成分及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主要预防措施: 1)选用收缩量较小安定性好的水泥,一般采用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提高水泥标号,控制水泥的用量300 kg/m3500 kg/m3。 2)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W/C)的影响较大,水泥用量一定时,水灰比选用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特别是混凝土的用水量要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调整成

3、现场实际的施工用水量。 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7 d/夏季;15 d/冬季)。冬季施工时要严格按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5)必要时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1.2塑性收缩裂缝及防治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或粉状。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

4、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 主要预防措施: 1)选用干缩值较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及水的用量。 3)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4)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潮湿的草垫、麻片等,保持混凝土终凝前表面湿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保水剂等进行养护。 5)在高温和大风天气要设置覆盖物和挡风设施,及时养护。 1.3沉陷裂缝及防治 沉陷裂缝的产生可能是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也可能是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

5、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 1)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2)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3)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4)模板拆除的时间按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强度拆模,特别是大跨度、悬挑构件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5)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1.4温度裂缝及防治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

6、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主要预防措施: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2)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最控制在500 kg/m3及以下。3)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4)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5)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对骨料或水进行事前温度调整降低水化热。6)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调整热峰的出现时间。

7、7)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12 h后及时浇水养护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8)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9)进行热工计算,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10)减小约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宜在基础或老混凝土上铺设5rnm左右的砂垫层等隔离材料。11)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12 h后及时浇水养护,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12)混凝土中配

8、置少量的钢筋等抗拉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防治 水泥中水解物呈碱性物质和混凝土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如果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会造成混凝土疏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 1)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 2)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 3)选用合适的掺合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4)配筋混凝土中严禁使用盐性早强、防冻剂。 2.混凝土

9、裂缝通病的防治对策 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注浆、嵌缝封堵法:注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常用的

10、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3)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混凝土置换法: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已严重损坏的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高一级强度配比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注入化学药剂法: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强行注入某些特

11、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进入的水分或其他有害物质与混凝土及特殊组分等作用,分泌出的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添堵或愈合,渗漏水越多,分泌的对钢筋无害的成分液芯纤维越多,裂缝重新愈合越密实、牢固(其方法已开始在结构裂缝渗漏的防水领域中推广运用。) 3.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通病,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对混凝土裂缝不要轻视,要严格区别对待、认真分析,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裂缝出现和发展的目的,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伊芳莲浅淡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山西建筑,2007,33(12):145-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