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26717 上传时间:2021-0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探讨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软土路基的处理问题。文章介绍了软土路基的成因、判别、处理方法优化、施工工艺,探讨了软土路基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以及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结论是每一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均有其针对性、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对能达到处理效果的方法进行使用阶段技术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比,确定最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关键词:道路改造 , 软土路基 , 处理方法一、 软土及软土地基 (一)软土 软土是指江海、湖沼、洼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

2、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软土地基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二)软土地基在道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常

3、见的事故有: (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3)虽作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4)施工工艺不合理,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夯实,填土过快,碾压质量不合格,造成路堤失稳。 二、软土路基判别 (一)测定方法 对软土路基的测定可以采用弯沉测定:将相对完好的砼板块逐一编号。采用两台5.4m贝克曼梁及一台BZZ-100标准车,按每车道双向往返检测。选取位于横缝、断缝附近的板角等荷载最不利位置作为检测点,测点分主点(受荷板)、副点(未受荷板),主点位于板横缝前10cm

4、,副点在横缝后10cm,分别测定主点弯沉和副点弯沉。 在非不利季节检测时, 弯沉值根据经验进行季节影响修正。实际取其系数=1.11.2。 (二)判别方法 平均弯沉值反映了原结构的承载能力,而弯沉差则反映了加铺后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出现的机率和严重程度。造成原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有板底脱空、基层强度低和软土路基。采用排除法通过值来判别软土路基。当4520时,进行压浆处理;45时,先将砼板打裂压实,使其与基层紧密结合;再次检测,仍然有45,表明基层强度严重不足或有软土路基;挖除路面结构后,通过路基顶面弯沉的检测,或者通过路基土的干密度、天然含水量综合判定。 三、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按处理

5、深度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浅层处理的深度3m,因此拟处理的软土路基属于浅层处理的范围。 浅层处理施工工艺简单,投资少,是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浅层处理一般有换填法、晾晒法、垫层法、动力固结法、加筋法、灌浆法、排石挤淤法和爆炸排淤法。 晾晒法等七种方法不符合上述条件或要求。换填法通常用于软土路基分布范围较小,深度2m的情况,换填料可视具体情况用砂、砂砾、改良土或其他适宜材料,因此初步决定采用开挖换填法处理。 原路基为粘土填筑,若采用砂、砂砾等材料换填,虽然保证了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但此类材料具有透水性,其内部的干湿变化,会引起四周路基土的软化或二次固结,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等病害。若采用风化石

6、换填,存在着风化石粒径、强度、土石比例的问题,粒径大、强度低、石含量多,施工时不易压碎压实,除存在与透水性材料相同的问题以外,其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也难以保证。若采用粘土换填,由于施工面小、地下管线多,填土难以压实,浸水后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样无法保证。 四、软土路基施工工艺 (一)换填深度 开挖过程中可以观测到,随着深度的增加,坑壁四周路基土的密实度逐渐降低,含水量逐渐增大,上部1.01.2m范围内的密实度高含水量小,并且有明显的分界线。表明路基工作区深度为1.01.2m。转贴于 当软土路基较薄,有硬底时,清除后直接换填。当软土路基较厚,应挖到坑底土与四周路基相同土层的密实度一致时的深度,一般

7、为1.01.2m;当坑底土过湿时,下挖到保证上部回填压实时不出现“弹簧”的深度,一般为0.40.5m,总的换填深度=1.41.7m。 (二)水泥掺量 换填土的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其内部及四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造成路面病害,因此应与原路基保持基本一致。 由于难以准确检测原路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掺量无法按常规试验确定。路基的回弹模量不但是路面设计的基本参数,更是衡量路基质量的基本指标,并且设计值已知,因此水泥掺量通过回弹模量室内试验确定。由路基设计弯沉值=200,计算出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47MPa,再根据公式反算得到室内试验回弹模量标准值=135MPa。 (三)压实 压实功愈大、分

8、层愈多愈容易出现弹簧。由于对工作区以下密实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故采用挖掘机铲斗击打配合双向振动平板夯(工作重量123kg)压实。待具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工作区范围内的换填,尽可能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边角用双向振动平板夯压实,压实度95%。 五、结语 每一种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均有其针对性、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 ,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才能取得理想的处治效果。对能达到处理效果的方法进行使用阶段技术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工程造价、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比,确定最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