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57505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凡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凡卡》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凡卡》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凡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卡》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凡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文章篇幅长,结构复杂。课文写小凡卡被爷爷送到城里当学徒,受尽了种种磨难,想急切回到乡下,却实现不了这个小小的心愿,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内容以凡卡写信的顺序(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安排,并有两处插叙(忆守夜、忆砍树)、多出细节描写和意味深长的结尾(以梦结尾,含义深刻)。 【学情分析】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需要提前对旧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有关背景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就文章内容而言,语言通俗易懂,情感又表达的朴实真切,学生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方面是容易的

2、。但文章篇幅较长,结构复杂,要想牢牢抓住文章几条主线,做到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仍然需要老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 【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贵在要唤醒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使它们借助文本,跟随语言文字、跟随教师情感,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个灵魂的相交与相遇中,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彰显学生的人性,伸展生命的张力,涵养生命的性情。本课教学活动始终是禀持着这样的人性化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理念中入情入境的目的,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提供一个方向,设置一种梯度,引领学生思维进入一种更加深刻

3、、更加广博的境界。设计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处处设疑,层层引入,并结合了小组自学、小组讨论、小组探究以及开放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感受凡卡悲惨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4、激发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凡卡强烈的同情心和对沙皇统治的憎恨。【教学重点】理解写信内容,了解苦难生活,感受内心痛苦,体会悲惨命运,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难点】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思维和情感,使

4、情感得到你升华,心灵得到超越。【教学准备】揣摩作者插叙、对比、衬托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俄国作家契科夫写的凡卡一文,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的事情。大家想一想: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呢?板书:想回家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1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信的内容,当你读到哪儿心有所触动感到愤怒、伤心、疑惑的地方作上记号,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小组交流感受3、集体交流生:学徒生活 乞求爷爷带他回家 莫斯科的情况 师: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生:悲惨4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方

5、面写了凡卡的学徒生活?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5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愤怒,我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

6、们内心的感受。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着这样的磨难。他承受的住吗?因此他想念着亲情,想念自己唯一的亲人爷爷。一次又一次的哀求爷爷带他回家。谁愿意读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家的句子呢?生读。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为他感到难过。那凡卡此时写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师:凡卡把他的痛苦压抑在心里,在这热闹的圣诞节前夜凡卡却躲在这冰冷的角落里向爷爷哭诉着自己经受的种种苦难,写着写着不禁想起了以前和爷爷在一起日子。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凡卡回忆了什么?回忆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回忆部分。生:

7、(板书:回忆快乐)师: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么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四、小结:美好的回忆背后隐藏着什么?凡卡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他回家的愿望能实现吗?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板书设计 凡卡学徒生活悲惨痛苦 回忆美好快乐对比(社会黑暗)六、教学反思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主线,或内容主线,

8、或情感主线,通过反复品味语言,让学生通过读升华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篇文章的两条内容主线凡卡给爷爷写信以及回忆和一条情感主线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憎恨这两条主线,让学生通过抓重点段抓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诵读的学法,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到了凡卡内心的痛苦,也感受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点拨,深化、提升学生对内容、情感的认识。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我觉得要想让学生与文本展开真诚的对话和真挚的情感流露,还需要教师入情入境,需要巧妙的课堂构思,需要疏密相间、贯穿全文的优美语言。好的课堂还需要更真实、更扎实,才会使课堂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才会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这一点上,我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但我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相信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指导下,必将会使我的课堂教学走向新的里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