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1286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考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单元测试(1).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必修一第三章第 1 讲一、选择题 ( 本题共 14 小题, 1 9 题为单选, 10 13 题为多选 )1(2016 湖南衡阳一中期中)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 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C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解析 测量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2、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的情况就是90时,这时铜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C。2(2016 陕西西安第一中学期中)2016 年 9 月 2 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一辆满载“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A由于车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

3、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钢材具有惯性, 在汽车制动时,会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所以A 项正确。3. (2017 宁德月考 )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1名校名 推荐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

4、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m gF对甲:a甲甲 ,m甲m甲gF m gF对乙: am乙乙乙 m乙 g,1 22x甲、乙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x 2at ,匀加速时间:t a ,如果甲、乙质量相等,则:a 甲 a 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当甲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度小,乙的加速度大,乙先到达滑轮;如果乙的质量较大,乙的加速度小,甲的加速度大,甲先到达滑轮;故ACD错误, B 正确。4(2016 山东枣庄八中期中) 在“鸟巢欢乐冰雪季”期间,花样滑冰中的男运动员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

5、持力大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 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在水平面内运动,竖直方向没有加速度, 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故 A 错误。男运动员除了受到重力、冰面对他的支持力外,还受到女运动员对他的压力,三个力平衡,故B 错误。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男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6、力,故D正确。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 有质量为 m1 和 m2 的两个小球 ( m1m2) ,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B)A一定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 解析 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不变,所以不会相碰。6一列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 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 俯视图 ) 中的虚线从A 点运动2名校名 推荐到 B 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

7、A) 解析 由于列车原来做匀速运动,小球和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现在列车要减速,由于惯性小球必向前运动,C、 D 错;又因列车要向南拐弯,由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列车要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即桌子受到向南的力的作用,所以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A 对, B 错。7(2017 宁夏一中月考)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D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乙拉小车的力大于小车拉乙的力 解

8、析 小车水平方向受甲拉小车的力与乙拉小车的力,只有当小车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才是平衡力,故A 错误, B 正确;小车拉甲的力与甲拉小车的力是甲与小车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小车的运动状态无关, 故 C 错误;乙拉小车的力与小车拉乙的力是乙与小车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小车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误。8(2016 浙江嘉兴期末) 我国首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此过程中(A)3名校名 推荐A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B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是一

9、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D人被向上“托起”时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 A 正确;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受到气流的力涉及人、地球、 气流三个物体,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错误;由于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加速向上“托起”, 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不为零,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于气流对人的作用力大小, C错误;人被向上“托起”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D 错误。易错分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

10、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要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审题不细心,容易错选C。9 ( 原创题 ) 甲瓶子盛满水,在密封塞上用细绳悬挂一个铁球,乙瓶子盛满水,在密封塞上用等长细绳悬挂与小铁球体积相同的小泡沫塑料球,且将乙瓶子倒置,甲乙两个瓶子均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向前运动时,则两球的存在状态为(A) 解析 对 A 选项所示情况, 可设想一个与金属小球等体积的水球。金属球位置的变化,必然代替这个水球的位置。而同体积的水球和金属球,金属球的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故相对水球来

11、说滞后。同理,由于同体积水球的质量大于泡沫塑料球的质量,水球惯性大,相对泡沫塑料球来说水球滞后,泡沫塑料球相对水球在前,因此A 选项正确。10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 把鸡蛋 A 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 撞去 ( 用同一部分撞击) ,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 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D )A A对 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 对 A 的作用力的大小B A对 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 对 A 的作用力的大小C 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 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D A 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 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 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

12、解析 A 对 B的作用力和B 对 A 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A 正确, B 错误;在撞击瞬间,A 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 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 蛋壳的小,因此B 蛋壳易被撞破,故C、D 正确。11如图所示, 用水平力F 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4名校名 推荐法中正确的是(BD)A水平力F 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 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水平力 F 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

13、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选项 A 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B 正确;水平力 F 作用在物体上, 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 C 错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 正确。12 2016 年 8 月 10 日 6 时 55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关于

14、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D)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存在相互作用 解析 火箭升空时, 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火箭上升的推力,此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故选项B、 C 错误,

15、 A 正确;当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13(2017 陕西省宝鸡中学月考) 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5名校名 推荐B空竹的转动是依靠绳子的拉动,

16、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 解析 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此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否则空竹就要翻倒从绳子上落下,选项 A 正确;空竹是利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转动,因此绳子选用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的比较好,选项 B 错误;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然后下落,选项C错误;空竹从抛起到接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转速比抛出前减小,因此表演时

17、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14(2016 烟台模拟 ) 如图所示, 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kg ,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 磁铁在 A 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cm,劲度系数k100N/m。当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g 取 10m/s2) 答案 9N 解析 A 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 L L0) mg F0解得: F 4N故 B 对 A 的作用力大小为4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 对 B的作用力F F 4N,方向竖直向下

18、由平衡条件得:FN mgF 0解得: FN 9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N。15(2017 浙江省镇海中学模拟) 如图所示, 底座 A上装有一根直立杆,其总质量为M,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圆环 B,它与杆有摩擦。 当圆环从底端以某一速度v向上飞起时,圆环的加速度大小为a,底座 A 不动,求圆环在升起和下落过程中,水平面对底座的支持力分别是多大? 答案 ( M m) g ma( M m) gma 解析 圆环上升时, 两物体受力如图所示,其中 Ff1 为杆给环的摩擦力, Ff2 为环给杆的摩擦力。对圆环: mg Ff1 ma6名校名 推荐对底座: FN1 Ff2 Mg0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1 Ff2联立可得: FN1 ( Mm) g ma圆环下降时,两物体受力如图所示对圆环: mg Ff1 ma对底座: Mg Ff2 FN20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1 Ff2联立解得: FN2 ( Mm) g ma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