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67090 上传时间:2021-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 张芙枚2006.12 55 摘要:新课程带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校园的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性;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延伸性、扩充性;课内和课外结合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整体性)展开阐述。对于如何实施给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 兴趣前 言: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从“阶段性体育”向“

2、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新课标带来教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特点,围绕着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展开阐述。一、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带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校园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然要求以学生为全面发展为中心。我国的学校体育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

3、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建立的需要的基础之上的,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兴趣不是一般的认识倾向,这是因为这种认识倾向总是带有愉快喜欢、满意等肯定的情感。所以说这是特殊的认识倾向,从不同的角度,兴趣可以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高尚的兴趣,克服消极的、低极的兴趣。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勇敢、顽强、进取精神,达到学会健体的目的。因此,学校的体

4、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实现我们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才能体现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呢?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而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是课内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二、课内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是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一)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

5、础性。人探究新异和变化刺激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形成一种神经活动的巩固指向的趋势,神经活动的这种指向趋势的形成,就是兴趣的生理机制。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天生好动、好奇,喜爱模仿,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趋向于接触它们,认识和掌握它们。但由于他们知识贫乏,活动缺少目的性,对生活没有较深的理解,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因此,处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随生随灭。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选用有趣的、生动

6、活泼的模仿舞蹈、小游戏及形象的语言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形成一种支持型气氛,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技术、技能,教师在快乐的音乐中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发展巩固学生的锻炼情趣。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对学生统的过死,课上比较生硬不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音乐和游戏大量进入课堂,使中学体育教学故事化、兴趣化,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引导、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并在此过程中,善于激发和保护青少年的有益兴趣,通过意志品质的锻炼和提高逐渐消除有害兴趣。体育教学在重视对学

7、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延伸性,扩充性。课外教学活动是相对于正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活动,是指在形式上不同于班级授课制,在教学方式上不同于课堂教学的一切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由于课外教学活动具有内容新颖,组织形式灵活,成员关系亲切,活动广泛,信息量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便于理论联系实际等优点。因此

8、,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形成某种技能,促进身心健康,这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充。利用兴趣的迁移来培养新兴趣,并通过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体育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失效浅析摘要:作者通过对多年关于大型建筑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判断的实践,分析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故障特点,故障诊断和失效机理。一、问题的提出液压系统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尤其是大型建筑工程机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压系统以

9、它独特的优点,成为这些高度自动化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对液压系统要求的提高,液压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的问题日趋困难。为了提高液压系统工作可能性,迫切需要对其失效及机理有充分理解,才能有效地监测和诊断。1、液压系统故障特点分析液压系统的故障与机械、电力传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1 液压传动各执行机构的动力以及许多控制信号是靠液体传递的。所以液压介质理化性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挥个人专长方面,比体育教学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对体育教学的延伸和扩充。每个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两项运动,长期开展,使之形成传统。每个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要形成一种气氛,一种氛围,形成

10、一种传统,一种特色。(三)课内和课外结合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整体性。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系统论是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并通过对事物内部以及同外部的全面、普通的联系的研究,来考察、分析、综合、实现或再现事物的理论。为了培养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锻炼身体的兴趣性,实现课内外锻炼兴趣和整体教育性,有计划,有目的将一学期有关体育教学的内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又结合“健康合格标准”的需要,按项目编成一日课外锻炼活动内容表。由各班锻炼小组长负责,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择锻炼时间,自行安排锻炼项目的先后顺序,同学间互相监测,教师按月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成绩计算到期末成绩中去。由于学生课外活动内

11、容均与课内所学教材相关,而且有助于主课上学习成绩提高,因此,学生积极主动地按照“每月体育活动”内容进行锻炼,在全校形成“锻炼热”,互相比爬得高,跳得远。从而转变学生课上不积极、课后打打闹闹、“健康合格标准”皱眉头的现象,对体育锻炼形成浓厚的兴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三、对体育教师的几点建议: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来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练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2、教师要研究组织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才爱学、乐学。3、要采用多层次学习目标教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

12、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宜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4、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吸引学生练习。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5、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归根结蒂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6、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另一方面

13、,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7、培养体育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更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总之,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整体,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都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堂、课外教学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即可保证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习最多的人类历史经验,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又可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

14、,及时接受新信息,发展能力形成素质,使学生具有创造性,课外教学不仅是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充,而且应成为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在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其次在新的课程标准与指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时,必须树立起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的整体观念,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会健体,提高学校体育的整体水平,完成培养人才,增强体质的任务。参考文献:1翟中俊等学校体育学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J体育教学,2000.3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J 体育教学,1991.34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