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8990531 上传时间:2021-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目标管理:【知识体系】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能力体系】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体系】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 18 年的西游及历时 19 年的译经生涯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材分析: 突出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突破难点:唐朝对

2、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 将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资料。学生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同学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唐朝前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交往。 新课:一、日本教师引导:既然是日本人向中国学习,那么,他们是怎样来中国的?多媒体演示:船 学生看书思考:遣唐使到唐朝来的主要使命是什么?并了解遣唐使来中国的

3、概况。 概况应包括:什么时候开始来中国?使团成员的组成,使团的规模,使团成员的文化修养,以及向中国学习了具体内容等。 学生讨论并回答 : ( 1 )表明了鉴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2 )鉴真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鉴真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学生答:方式:( 1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2 )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 表现: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唐朝的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寻找感兴趣信息。 教师引导: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及时鼓励并肯定

4、的学生回答。) 多媒体演示: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对比图:看看在建筑方面,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以上史实说明日本在建筑、城市建设、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方面,都受到唐朝制度文化的深刻影响。 多媒体演示 :鉴真像、鉴真东渡图。 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鉴真多次东渡日本,从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史实中,你得出什么启示?请讨论后回答。 二、新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朝鲜半岛的新罗同唐朝的关系。思考:新罗通过哪些方式同唐朝发展友好关系?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三、天竺教师设问:大家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谁能为大家讲讲其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精彩片段说明了什么?想一想书

5、中对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演示:玄奘人物画像、玄奘取经图、那烂陀遗址、玄奘讲经处、归国图、西行路线图。 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但是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大多都是虚构的。那么,为什么玄奘要历经艰辛去取经呢? 多媒体演示:大唐西域记等图片 教师归纳: 你从玄奘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一时期唐朝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达到 70 多个。 多媒体演示 :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让学生根据

6、图示说出陆路、水路两条路线的始发地,经过的地方,最终可以到达哪里。不完整的地方由本组同学补充。教师归纳:(略) 学生活动:根据刚才学过的知识,结合教材内容,你能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 教师归纳: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阅读并得出:玄奘西游取经,对促进中国和印度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 26 页正文内容,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能找出知识点: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教师归纳: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随堂巩固:见配套学习辅导和自编学案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