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14972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评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蔡晓晴老师美术录像课各位老师,大家好!听了蔡老师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课,我感受到了蔡老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沉着自然的教态表现,语言表述清晰准确。教师能较好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观察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感受民间美术色彩的魅力,以培养学生观察与表现水平为目标。整堂课善用口诀协助学习的形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蔡老师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循序渐进,课堂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1、淘一淘: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淘一淘,摸宝贝的形式,找到民间美术中的泥偶、挂饰等,发现其色彩特征:艳丽、饱满、清新,引出课题。2、看一看:展示不同民间美术作品,如风筝、泥偶、织锦等,引

2、导发现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和面积等对比,了解民间美术配色秘诀。3、说一说:欣赏泥偶、挂饰,分析民间美术色彩的对比,说一说准备怎样来实行色彩搭配与装饰。4、画一画:学生在教师准备好的线描稿上试用不同色彩实行配色涂色,体会民间美术色彩的韵味。5、评一评:学生作业展示,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构思。6、拓展:欣赏其他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探究理解色彩搭配的奥秘,引导学生继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重任,学会用民间美术色彩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课堂上,蔡老师用俗语、民间谚语的形式,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奥秘,教学风格亲切、自然,让人感受耳目一新。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蔡老师在导入部分就使用时下流行的淘一淘的形式,让学生去淘宝,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2、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蔡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实施了这个方式。第一、游戏。以淘一淘的形式,让学生去淘宝,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表演,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根据重难点实施“探究”。首先,通过观察风筝,从色彩使用中理解色相、纯度。其次,通过泥偶、织锦等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色彩

4、的纯度、面积和明度等对比,了解民间美术配色秘诀,很好地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直观性原则。第三、口诀记忆突破难点。善用俗语、谚语、顺口溜:如“红间黄,喜煞娘”;“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造屋开天窗,不然闷得慌”;“软靠硬,色不楞”;“青间紫,不如死”等。让学生既了解了民间美术配色秘诀,容易记,又在一定水准上体现了美术学科的愉悦性原则。这是本堂课最为精彩的部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3、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水准。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蔡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从备

5、课,教学准备来看,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预设周全、教案熟练,看出蔡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二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结构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认真地研究过教材,课前、课外下了很多的功夫,实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4、教师素质良好教师课堂表现沉着,教态自然,思路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看得出课前实行过多次试教的锤炼,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素质。当然,在赏评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1、从美术课程的结构来看,来堂课有些过度强调学科本体,忽略了美术学科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从导入课题开始

6、,用了大量时间对色彩的纯度与对比实行讲解分析。从知识体系上看,这部分知识在小学时已有较多学习,看课堂上的学生,应该是初中的孩子吧,这样的知识,不应该有过多的讲解,更多的应该是对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和内涵上实行理解阐述。应该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水平,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色彩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领悟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2、从教学目标来看,知识与技能部分,重知识偏技能训练,用时27分钟实行知识引导讲解,仅用了10分钟实行作业。过程和方法上,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讲授居多。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

7、应该是人,我们不但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蔡老师在教学中,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居多,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中,始终没能进入一种积极的参与状态。除了指导学生采用欣赏实物时分析色彩的对比外(而这部分在前面已经讲得太多,并且欣赏的那些实物一直摆在课桌前,学生早已在心中有了比较),没能指导他们总结规律,用其他的色彩进行搭配练习,甚至连学生的作业都已先作好了线描稿,学生没有创作其他民间美术形象的机会和想法,仅仅只是进行涂色练习而已。老师没能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整个过程就是

8、教师单向的传授,没有更多的反馈,这基本就是传统的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更没让学生形成合作、参与的意识,对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和内涵上的理解阐述也不够,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担负起继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重任,学会用民间美术色彩来装点生活。这不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3、从美术学科四大领域来看,基本分不清这算什么课。如果算是造型与表现或者设计与运用课,学生基本上没有造型实践,没有自己的创造设计,在学生作业展评时,老师连问了两个同学的创作思路是什么,仅仅是涂色练习而已,何来创作思路?如果是欣赏与评述课,教师没能在民间美术的色彩上,引导学生如何去欣

9、赏他们,也没让学生去进行理解与感悟,更没从内心深处去体会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文化和内涵之美,当然更谈不上综合探索了。4、从美术教学的五个原则来看,首先是审美性原则,我认为这堂课的审美情趣、形式美感、人文性、美的多样性没能很好体现。从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来看,学生只是在训练操作中巩固了一定的涂色能力,评价中也没有学生的互评,交流每个人的不同看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愉悦性原则来看,这堂课虽然教师一直面带微笑,亲切自然,但我想内心是着急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调动不起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我感觉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回答问题小心翼翼,低声细语,课堂缺乏活力。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也是干瘪的,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才能”,体验美术课的乐趣。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2015年10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