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36305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总结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是由许多概念、法则、性质等组成的确定体系。每一个法则、性质等实际上都是一个判断,而且离不开概念。可以说,判断是概念与概念的联合。因此,要使小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并且能够实际应用,首先要使他们掌握好所学的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一般地说,数学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水平。在确定教学某一概念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其抽象水平是否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容易理解的一些概念,可以采取定义的方式出现。 当有些概念不易描述其基本特征时,可以采取举例说明其含义或基本特征的方法。例如,在教学“

2、量”这概念时,可以说明长度、重量、时间、面积等都是量。对“平面”这个概念可以通过某些物体的平展的表面给以直观的说明。小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一些较难的数学概念,教学时需要一个深入细致的工作的长过程。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所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教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是通过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引导学生概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同这处都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不同之处: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下方形,而长方体是

3、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中最多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十二条棱的长度相乖,而长方体把十二条棱分为长、宽、高三组,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2. 注意正确地理解所学的概念。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通过图示,多媒体的出示等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使学生清楚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因此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的高是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因此圆锥只有一条高。3. 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之后,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分数。而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4、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分数的后面可以有单位(表示量),也可以没有单位(表示分数)。而百分数的后面绝对不能有单位 ,只能表示分率。比较所学的概念并弄清它们的区别,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并消除彼此间的混淆。在教过有联系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把它们系统地加以整理,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通过图示加以系统整理,以说明它们的关系。在小学如何确定教学的数学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复杂的问题。在选定概念时,既要很好地考虑需要,又要很好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数学概念对于学生掌握他们有很大帮助。在编排概念时,既要充分考虑所教概念的逻辑系统性,又要照顾到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的策略对于形成学生的数学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概念时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并且注意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