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90524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 6371 千米,最大周长是 4 万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 纬度 5、经线的特点:连接南北两极,每条经线长度相等,可围成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6、纬线的特点:与经线垂直相交,每条纬线长度不相等,可围成圆,指示东西方向 7、经度分东经和西经,0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2、0 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 分界线是:0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和 1800经线 8、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0W 和 1600E(读做西经 200和东经 1600) 9、纬度分北纬和南纬,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北纬和南纬的分界 线是:0 0纬线(也叫赤道) 10、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也叫 00纬线)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 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 一年、

3、产生 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 ,太阳光直射赤 道, 3、4、5 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6、7、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 ,太阳光直射赤 道, 9、10、11 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是个球体,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 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

4、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 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2、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是: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 4、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三种方法:有指向标用“指向标”定方向。 有经纬网用“经纬网”定方向。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5、地图上常用的图例如:铁路( ) 山峰( ) 长城(

5、 ) 洲界( ) 6、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的特点 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不大。 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形平坦。 丘陵: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 山地: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8、山地不同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方法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重

6、点需要读图分析七大洲四大洋分界线及人种语言宗教)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海洋占 71 ,陆地占 29 2、七大洲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必须会) 4、四大洋由大到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大陆飘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 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

7、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描述如:明天大风降温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这几天晚上很热 。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如:阴( ) 晴( )多云( ) 大雨( ) 小雨( ) 4、会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 (P47、48) 第二节 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1 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一天测量四次,在北京时间 8 时、14 时、20 时、2 时。 、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8、、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0C 第三节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的分布特点(P56)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2000 毫米以上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是乞拉朋齐(雨极) ,最贫乏的是阿塔卡马沙漠(干极)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描述如

9、:东莞冬天也不是很冷 、昆明四季如春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 2、世界的气候主要有:热带的气候、温带的气候、寒带的气候。 3、亚洲东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非洲 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在南美洲。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2006 年 3 月,世界人口总数达到 65 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每增加 10 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出现人口负增长。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

10、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是人口稀疏地区。人口密度=总人口/ 总面积 3、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穷 控制人口,计划生育 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 4、 不同的人种:(重点)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 优劣之分。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 亚洲东部主要为黄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汉

11、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 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中国,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州 伊斯兰教: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

12、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是世界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 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 2、地形:地面起伏很大,中部 高,四周低 ,中部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长江(6300 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 4、气候: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影响 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二节:人文环境 1、 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6 个国家人口超过 1 亿(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2、 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亚、东南亚是黄色人种。西亚、中亚是白色人种。 3、 经济:大多是发展中

13、国家,日本发达国家。70 年代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大力发展出口加工 工业,推进本国经济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大量出口石油资源如:沙特阿拉伯。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 1、概况:东临太平洋,西临 日本 海,人口 1.27 亿,黄色人种,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 岛、数千个小岛组成。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接地带,火山、地震频繁。 2、象征:富士山、樱花 3、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是富士山 4、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5、工业: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从国外大量进口,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以工业

14、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和濑户内海沿岸。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6、文化: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7、城市:政治中心东京 古都京都 工业城市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第二节:东南亚 1、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 通道。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2、地形: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最大平原:湄公河平原 3、河流: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人口: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15、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5、城市:大城市主要分部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6、气候: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 7、农业:泰国、越南、缅甸(水稻) 、泰国(橡胶) 、菲律宾(焦麻和椰子) 、印度尼西亚(椰子) 、马来西亚 (棕油:世界油王) 8、旅游:旅游业发达。大金塔(缅甸) 、婆罗浮屠(印尼) 、吴哥窟(柬埔寨) 、水上市场(泰国) 、 下龙湾(越南) 、花园城市(新加坡) 。 第三节:印度(首都新德里 ) 1、人口:世界人口第二大国,2003 年 10.6 亿, 2、位置:东临孟加拉湾,西临 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3、地形: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有恒河平原,南部

16、有德干高原。 4、河流: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5、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6、农业:60 年代,实行了“绿色革命” ,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现在基本实现粮食自给。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 7、工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有一定成就。是世 界第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8、城市:政治中心新德里 棉纺织中心孟买 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 南亚硅谷班加罗尔 第四节: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1、面积: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 1 万多千米,南北宽约 4000 千米,面积超过 1700 万

17、平方千米。 2、位置: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里海。 3、地形:由西向东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湖:母亲河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 5、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6、经济: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亚欧大陆桥。 7、城市:政治中心莫斯科 波罗的海沿岸圣彼得堡 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 太平洋沿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位置:三洲五海之地,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土

18、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2、资源: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运往西欧、美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霍尔木兹海峡 3、水资源:水资源极度缺乏,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4、人种:白色人种 5、宗教: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6、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 城市:首都华盛顿 金融中心纽约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八年级上册(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 中国的位置 我国位于_北_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

19、温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北回 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_寒带。 2、 国土辽阔 我国陆地面积 960_多万平方千米,与_欧_洲的面积差不多,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_2 万_多千米,邻 国有_14_个,其中与我国有两段不连续国界线的国家是_印度_和_俄罗斯_;大陆海岸线长_1.8 万_多 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_300_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依次是渤海_,_黄,东,_南海; 我国领土的四至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N)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73E)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_黑龙江主航道中

20、心线上 (53N) 4、34 个省级行政区划 _省_、_县_、乡三级区划;23 个省、_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形状和省级行政中心。 (课文 10 页表格和地图册 4、5 页)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众多的河湖 河流与湖泊有灌溉、航运、渔盐、旅游等方面的便利,还提供了水资源。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为_塔里木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为_黄河; 我国最长的河流为_长江;我国最大的湖泊为_青海湖(咸水湖)_; 世界最长的运河是_京杭运河_;我国最大淡水湖是_鄱阳湖_。 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_雅鲁藏布江、_怒江;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有_额尔齐斯河。

21、 1、 黄河的治理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注入渤海。黄河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以内蒙古的 _河口_和河南的_桃花峪_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丰富的_水能资源可进行发电;黄河水的灌溉使宁夏 平原_和河套平原_成为“塞上江南”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使得黄土 高原成为我国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之一;下游成为“地上河” 。治理的主要措施:上游,兴建水利工程;中游,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河堤。治理的关键在于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 2、 长江的开发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22、河流,被称为水 能宝库和_黄金水道_。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长度 6300 千米,以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为界分为上、中、 下游。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_三分之一_; 长江通航里程 8 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 2/3,货运量的 60%。 ,因而被称为“黄金水道” 长江的开发:上游: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中游:疏浚航道,建设港口,提高运输 下游:防治洪水,植树种草,涵养水源;裁弯取直,疏通河道;退耕还湖,修建水库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 惜和节约

23、使用 。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重点)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区)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0、我国的工业 工业分布特点:(沿海) 、 (沿河) 、 ( 沿交通线) 9、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 保证。 10、轻重工业区别:轻工业主要为生产日

24、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业主要为加工工业、资源开采及冶炼、 机械制造、农药化肥、修理工业等产业。 11、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区(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本溪、辽阳、抚顺,是我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 ,矿产资 源丰富,主要有煤矿、石油、铁。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区(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唐山)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铁矿石。 (高新技术产业) 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无锡) 。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三角工业区(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中山、珠海)全国最大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2、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

25、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从 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14、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

26、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 1 月 0 等温线;是我国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我国的

27、四大地理区域 南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1 月份 0等温线,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划分 依据:气候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划分依据:降水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划分依据:地势 (海拔)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区 1 月份气温 降水 地表植被 河流流量 河流冰期 北方地区 低于 0 少 温带落叶阔叶林 少 冬季结冰 南方地区 高于 0 多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多 冬季不结冰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28、 建筑风格 传统运 输 北方地区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甜菜 坡度小,墙体厚 陆运 南方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 甘蔗 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干旱的西北地区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风力形成的雅丹地貌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植被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高寒的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

29、木盆地 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四大牧区:青藏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范围:包括 黑龙江 、 吉 、 辽宁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 山地 和 平原 为主。东部为 长白 山地,北部为 小兴安岭 ,西倚 大兴安岭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东北平原 。 3. 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 鸭绿江 和 图们江 流过,这两条河是 中朝 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 北部有 黑龙江 流过,它是 中俄 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黑土地 ” 。 【农业

30、】 6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气候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高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一年一熟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寒潮 影响容易发生 低温冻害 。 (2)有利条件:地势 平坦 ,土壤 肥沃 ,适宜大规模的 机械化 耕作;气候 雨热同期 ,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盛产 小麦 、 玉米 、 大豆 、 水稻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 地。 8. 东北平原开发历程。 东北三省 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6.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位置:世界上最

31、大的黄土堆积区,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2、 成因:风成说:一、土层均匀覆盖,二、自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三、矿物成分与中亚、蒙古一致 四、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3、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一、土质疏松,二、地形因素,陡坡多,三、夏季多暴雨,四、地表植被少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 4、后果:一、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二、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 少;三、向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 5、生态环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 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

32、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人口增长 6、措施:一、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二、工程措施:修梯田,打坝淤地 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四、分区域综合治理 6.4: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1、 地位:首都,1949 年 10 月 1 日,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 机构: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5、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6、 历史:3000 多年前,蓟,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凸字形轴线格局 7、 古迹:长城、天坛、明清故宫(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 8、

33、城建: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兴建现代建筑。 7.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1、范围:主要包括 上海 市, 江苏 南部和 浙江 省北部地区。 位置:位于的 长江 下游地 区,濒临 黄海 海和 东海 海。 2、地形地势、河流:地形以 平原 为主。地势 低平 ,河网 密布 ,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 名的“ 鱼米之乡 ”。 3、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 内陆 地区;同时这里又 是我国 南北 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4气候: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气候特征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 二、 我国最

34、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 密集 、经济发展水平 最高 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 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上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上海 ,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 综合性工业城市 。其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 长江流域 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随着 浦东 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作用进步加强。 7.3: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1、概况: 地区 回归时间 组成 区旗、区花 香港 199771 香港岛、九龙、新界 紫荆花 澳门 19991220 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 莲花 1、 工业:港澳第三产业发达,香港是国

35、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 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 2、 联系: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 80%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的工业转移到了祖 国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 7.4: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 1、 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2、 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 物产:海上米仓(水稻) ,东方甜岛(甘蔗) ,水果之乡(热带、亚热带水果) ,森林之海(著名的树种 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亚洲天然植物园) ,东南盐库(海盐) 4、 旅游:玉山、日月潭 5、 工业

36、: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硅谷新竹科技园)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 8 个国家相邻, 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面积 160 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 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三山”自北向南依次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 山;“两盆”自北向南依次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河流: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

37、河,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 河。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干旱。原因: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 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影响:气候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 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 4、农业:绿洲农业:小麦、玉米、高粱主要农作物,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瓜果是新疆的特色 农产品(坎儿井) 5、能源开发:新疆的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 1/3,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陆上天 然气总储量的 22。 为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

38、部,国家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起点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时上海,即 目标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西气东输的概况以及给东西部带来的好处,对西部来说:(1)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 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2)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3)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4)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来说:(1)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分)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 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39、经济基础 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主要表现:东中西不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解决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发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的人口。 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我国最早制定了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 ;我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

40、: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 。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 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藏族的传统服装 藏袍 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 温日较差大而设计的。 4.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

41、的天堂。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 :高原之舟指的是牦牛,它的毛长皮厚 可以保持体温,预防寒冷、体矮身 健,可以载负重物。 7.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 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 低 ,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 充足 。主要 的农业区有南部的 雅鲁藏布江 谷地,东部的 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好处是:气温较 温凉 ,土 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 青稞 、 小麦 生长。 9.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

42、爱喝青稞 酒。因为青藏高原土层 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 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 25%,黄河总水量的 49%,澜沧江总水量的 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 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A,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B,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A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 采取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