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76701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及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语 号考名姓 级班 密 校学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一)阅读两段选文,回答7-11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

2、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_。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_,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_,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n):汴水。余浸:支流。岩阜:假山。芡(qin):水生植物。富:丰饶的物产。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醉翁之意 (2)佳木秀而繁阴不在酒 意:

3、_ 秀:_(3)修竹森然以高 修:_(4)以为陂池 以:_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_(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_ 3细读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春季:_ 秋季:_ 4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文中的A、B处。(2分)A:_ B:_5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_ _ 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

5、赏。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心窃乐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7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9读懂山水(5分)(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6.(4分)要求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临:靠近(高踞)。 意:情趣(乐趣)。乐:以?为乐(把?当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

6、 诚:确实(果真;实在)。7. D(2分)8.(4分)要求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 -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语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9读懂山水(5分)(1)(2分)要求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若画面或语句不完整,酌情扣分。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2)(3分)要求与评分:联系文段内容,言之成理。甲段,1分;乙段2分;若表达不好,酌情扣分。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

7、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5分) 1(1)情趣 (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3)长 (4)把 (4分。解释对一个词语得1分。)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3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4A 江湖 B 山林(2分)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密篇二:醉翁亭记练习(答案)一,完成填空1,作者 欧阳修(1

8、0071072),字 永叔_,号醉翁_,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名之者谁( 命名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 .临溪而渔(到)(捕鱼)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树林阴翳(遮蔽 ) 觥筹交错。(交相错杂)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清)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9、(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_。(寄托) 15、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16、伛偻提携。(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 17、杂然而前陈者_。(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19、苍颜白发。(脸色苍白)20、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在)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_。(凝聚) 开。(雾气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回去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_。( 归依)临(到) 风_。( 面对 ) ( 称 )于泉上者。( 靠近) 太守谓谁( 是 ) 其间(在) 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快乐) (语气词 吧 ) 泻出于( 表

10、修饰 )朝而往(表修饰)两峰之间者( 从 ) 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 ) 泉上者( 在) 禽鸟乐( 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转折 )( 茂盛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 者( 秀丽 ) 寓之酒( 表并列 )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A.望之蔚然而

11、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名之者谁?( 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之乐 )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醉翁亭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山之僧智仙也 _,命名者是 太守自谓也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远景,其次写 近景。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_。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比喻 ) 锦鳞游泳。(比喻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拟人、

12、对偶)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借代)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10翻译下面的语句。(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13、翁亭也。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意:情趣 寓:寄托 得:领会 辄:就上下 去 离开 而

14、 表承接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乐。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_。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故自 号 曰 翁 也 ,而 不 知 守 之 乐 其乐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滁州人、宾客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的主旨?醉能同其乐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衬托太守之乐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

15、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 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翻译下面的语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野芳发而幽香,

16、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文段先写 朝暮 之景,再写四时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野芳发而幽香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风霜高洁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水落石出 _,它现在的意思。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17、,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滁州人、宾客、太守乐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众宾欢也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6用简洁的

18、语言概括文段大意。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B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五、选择题1

19、、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G庐陵欧阳修也。 表示判断的语气:(A、G) 表示解释的语气:( B、F )表示肯定的语气:( C、D、G )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E)六、填空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其中描写琅琊山的是望之蔚然而深秀 _,描写酿泉的是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_,描写醉翁亭的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点明主要人物、事件和“醉翁”由来的句子

20、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醉翁也。将“醉”与“乐”融为一体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2、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其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草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3、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依次写了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4、第四段日暮醉归,从禽鸟之乐 写到游人之乐,进而写到太守之乐 并用太守之乐其乐点明全文主旨。5、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与民同乐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七、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A判断句 B倒装句 C省略

21、句 D被动句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A )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B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5、帝感其诚( D ) 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A )篇三:醉翁亭记练习题(有答案)八年级下醉翁亭记小测练习题 班级_ 姓名_(答案) 一,完成填空1,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_,号醉翁_,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 旷达情怀。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名之者谁( 命名

2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 6.临溪而渔(到)(捕鱼) 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树林阴翳(遮蔽 ) 觥筹交错。(交相错杂)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11.林壑尤美(特别)12.泉香而酒冽。(清) 1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14、得之心而寓之酒_。(寄托) 15、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16、伛偻提携。(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搀扶指小孩) 17、杂然而前陈者_。(杂乱的样子)(在面前)(摆开)18、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19、苍颜白发。(脸色苍白)20、颓然

23、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在)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而岩穴暝_。(凝聚)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回去 )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吾谁与归_。( 归依)临溪而渔(到) 把酒临风_。( 面对 ) ( 称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 太守谓谁( 是 )颓然乎其间(在) 其乐(乐趣、以?为乐、快乐 (快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语气词 吧 )泻出于( 表修饰 )朝而往(表修饰)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 泉香而酒冽( 表并列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禽鸟乐( 表顺承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转折 ) 佳木秀 ( 茂盛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

24、进 )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 得之心而寓之酒( 表并列 )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名之者谁?( 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水之乐 )3以上文段中,

25、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意不在此而在彼 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 醉翁亭 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 山之僧智仙也 _,命名者是 太守自谓也 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远景,其次写 近景。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_。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比喻 ) 锦鳞游泳。(借代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拟人、对偶)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借代)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设问)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 )10翻译下面的语句。(1)山水之乐,得

26、之心而寓之酒也游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罢了。(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11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12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4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15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2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意:情趣 寓:寄托 得:领会 辄:就 上下 去 离开 而 表承接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 乐。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_。4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常识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自 号 曰醉

28、翁 也 ,而 知 太 守 之 其乐 也5“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 滁州人、宾客 6“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醉翁亭记7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8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的主旨?醉能同其乐9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衬托太守之乐10“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翻译下面的语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9、。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秋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文段先写 朝暮 之景,再写四时 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0、 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野芳发而幽香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风霜高洁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 水落石出 _,它现在的意思。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四)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老人弯着腰

31、,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滁州人、宾客、太守 乐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众宾欢也 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B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第 26 页 共 2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