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77693 上传时间:2021-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Word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例谈古诗词中的“倒装” “倒装”又叫“颠倒”,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文章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修辞手法,然而很多人虽然发现了这一特点,却经常把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混同起来理解,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那么如何来认识和理解古诗词中所出现的倒装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关于“倒装”在古诗中的形式 古诗词中倒装的出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倒词、倒句、倒叙。 倒词主要指古诗词中的词语因作者表达需要出现颠倒的现象。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

2、倒装,这是为了与下句“更上一层楼”形成对仗和适应诗歌平仄要求而改变了语序。 倒句又称倒装句。倒句是指诗人因表达的需要而改变诗歌句子的关系,一般是倒置诗歌当中相临两句的顺序。如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其正确语序应为:“秦娥梦断秦楼月,箫声咽。”这里出现了因果倒装,作者为了与下句“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形成对仗和韵律上与后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形成顶真修辞的需要而改变语序。 倒叙主要指诗人因诗词结构的需要而改变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情况在叙事抒情类诗歌中常用,如唐刘禹锡的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此诗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

3、”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该诗采用“今昔今”相对比的方式可以更突出今日的遗憾情感,章法上回环婉曲,收到了曲尽其妙的表达效果。 二、关于“倒装”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情况及作用分析 (一)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诗词有其严格的格律限制,诗词需要符合韵律规则押韵和平仄。因此,作者在表达时就出现了词语的倒置。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诗中“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调换语序,一是为了避免颔、颈两联动词都用在句末,将“归”、“下”换到

4、句中,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让 “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苏轼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其中“绿水人家绕”应为“绿水绕人家”,这里“绕”字后置主要是为了与“小”“少”“草”“道”“笑”“恼”押韵。 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句子的情况,在上文“倒句”中有例子李白词忆秦娥,这里就不作详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句子结构的颠倒用法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5、。 (二)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 诗人为了突出某种特殊的情感,在写作时有意将词语的语序改变。如北宋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中“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两句,后一句应为“黄花报霜信”。此处将“霜信”提前,表面上是写景物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强调突出自己晚年生活的“凄楚”情怀。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句,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遥望”为“远远地望”,此处突出强调了在外守卫边疆城池的士兵遥望着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 (三)为了追求“新意”而改变词序、句序、结构的情况 所谓“新意”即:事物不新字词新,字词不新事物新,字词不新句子新,句子不

6、新结构新,结构不新立意新。反正处处求新是每个诗人写作时的共同心愿。要想达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这一目的,按照常规思维表达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因此诗人就会考虑选择词序或句序的变换。如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初阙中“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两句。其正常语序应为“新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如果采用正常的语序,就难以实现创新,同时也会缺少很多诗味。又如:如果将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改为正常组词“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的意境美就会大大折扣。再如晁?之临江仙?信州作词中“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两句,明显是要与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

7、句不同。 结构上的求新往往以倒叙为主,诗人选择倒叙的行文方式主要是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化平淡为神奇。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去年和今年的今日在都城南庄的见闻不同而引起内心无比的惆怅和感伤之情,诗歌采用倒叙手法将一个很平常的见闻写得饶有情趣。 (四)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而使用倒装 凡是可以用反复、对偶、排比、回环等整齐或比较整齐的语句,却故意加以变化,用参差的形式,别异的词面写出来,这种修辞现象就叫做错综。运用错综的修辞手法,可以避免语言呆板、单调,而使之生动、活泼、多样。如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这里的词序颠倒与前面顺序周瑜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形成了错位之美。 “倒装”是一种表达或表现形式,作者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作品的内容、主题服务,而诗歌的主题多为抒发情感,所以把握诗歌中的倒装修辞手法对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吴川市覃巴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